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桂联品趣     
潘春华 《人才瞭望》2013,(10):69-69
我国是桂花的故乡,在联苑中有不少咏桂的佳联妙对,细细品读,别有一番情趣。宋代杰出女词人李清照一生撰有不少对联,其中一首写道:"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上联中的"柳三变"是宋代著名词人柳永,与下联中的宋高宗时学者"张九成"相对。同时,上联中的"露花倒影"是柳三变的词  相似文献   

2.
咏物联,在于托物言志.通过咏物表意言情,提示哲理,具有理趣美. 未沸扬时原腆静; 大跌落后转从容. 这是一副"瀑布"联.从山间流淌、岩前跌落到汇入清潭,瀑布经历了平缓、湍急、跌落再到宁静的过程."腆静""从容"是人所特有的情感,撰联者借以描摹瀑布形成前后的水流状态,移情于物,生动传神.  相似文献   

3.
在宁波民间除了家庭亲、联姻亲以外,还有一种特殊之亲,叫作"过房亲"。 "过房亲"就是在民间"交情友谊亲密者,以子女互相寄名"。"过房亲"在宁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结婚多年没有生育过子女或生育以后怕夭折,就认一个过房儿子或者是过房女儿;另一种是担心自己的儿子或女儿身单势薄,将自己的儿子或女儿过房给兴旺之家,有一个依靠照应。这两种情况,属第一种的过房比较多。过房儿子和过房女儿都称过房爹、过房娘为"寄爹""寄妈"。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我国有许多智者总爱以风趣幽默的妙联来启发、劝诫人们破除迷信。明代文学家徐文长曾经写有一妙联:经忏可超生,难道阎王怕和尚;纸钱能续命,分明菩萨是赃官!此联以归谬法推理,讽刺一些迷信现象,可谓尖刻有力,入木三分。《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曾在自己的书斋门上撰有这样一联:  相似文献   

5.
虎联拾趣     
潘木 《人才瞭望》2014,(9):93-93
在我国浩瀚的联海中,有不少嵌有"虎"字的佳联妙对。古时,有朋友两人去看戏。到场时,甲的座位被乙占去,甲脱口念出上联:"鹊巢鸠占。"乙也不甘示弱,随即吟出:"虎踞龙盘。"上下联语出自然两人不禁相视一笑,各就各位。明代,  相似文献   

6.
倪佳 《人才瞭望》2012,(12):101-101
19岁的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让在面对37岁的洪秀全和声势浩大的太平军时,想用林则徐.结果林则徐路过广东时就病死了。接着想用李星沅,结果李星沅也病死了。再派一个人,是军机大臣赛尚阿,他只训练过阅兵时的仪仗队,到了广西,只敢躲在省城里。没人可用了?不是。用广西提督向荣。向荣很牛吗?太平军就是广西闹起来的,向荣和广西巡抚闹意见,在永安围困太平军时,又留了条口子,  相似文献   

7.
2014年为农历马年,是个吉祥如意年。现撷取几副有关马的趣联,以飨中老年朋友。联曰:"沙马过沙河,沙陷沙马脚;水牛吃水草,水淹水牛头。"此联以水牛、水草巧对沙马、沙河,遣词造句如行云流水般流畅,饶有趣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另一联:"马足踏开岸上沙,风来复合;橹梢划破江心月,水定还原。"  相似文献   

8.
林逸 《人才瞭望》2009,(4):24-24
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者林则徐,不仅自己学识广博,而且还酷爱人才。每次与客人会见时,一定要详细地询问对方的技能和嗜好,还要请客人谈谈所经过的山川景况和地方风俗,介绍介绍交往过的豪杰。回去以后.林则徐就让书记把这些情况记下来。他手下共有四名书记,专门负责这件事。  相似文献   

9.
开发留学人才资源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豫撰柳留学人员是我国庞大知识分子队伍中高层次、复合型和跨世纪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成回国的留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科研、教育和生产的中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因此,做好留学人才资源的开发工作,对于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10.
谈林则徐的人才观□黄文雅林则徐的禁烟抗英史绩,是国人所共知的,而他的尊重人才、管理人才的远见、方略则鲜为人知。我们在追忆英雄爱国史绩的同时,应当重温他的管人经验和用人观点。林则徐不仅善于发现人才,而且也善于管理和使用人才。他既有伯乐的慧眼,又有管人的...  相似文献   

11.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为漳州开元寺撰一联:"鸟识玄机,衔得春来花上弄;鱼穿地脉,抱将月向水边吞。"作者构思奇巧,上联"鸟"衔春,下联"鱼"抱月,活灵活现,妙趣横生。清代咸丰年间,状元彭俊偕友  相似文献   

12.
小店巧对     
文宗 《人才瞭望》2014,(6):53-53
一日晚膳后,乾隆招来大学士纪晓岚,二人换上便服走出宫外,来承德大街上闲逛。只见一酒店的招牌上书"半联酒店"四字,店前若市,人头攒动。二人停下脚步,只听掌柜的拱手喊道:"多蒙诸位关照,小店屋内有半副对联,哪位能续上下联,美味佳肴尽用,敝人并愿赠纹银10两。"君臣二人觉着好奇,便走进店内,见堂屋正中悬的半联是:一串无鳞,鳅短鳝长鲶大嘴;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朝代的"王",或曰"皇帝",一开始创基时大都有一点本领或业绩。到了末代的"王"或"皇帝",就成了这样那样的可怜虫。夏桀饿死夏朝的启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他的父亲禹因治水有功,只是被部族推举为带有不固定性的首领,到了启才确立了国号"夏"且有血缘承袭性的王。夏禹的第十四代孙子叫夏桀。  相似文献   

14.
刘义 《人才瞭望》2014,(9):50-50
在民国时期,考大学也是学子们拼命努力的方向。本文提到几则民国大学入学考试题目,颇为有趣,也颇引人深思。第一则是1932年清华大学的国文考试题,题目不难,但其中有一道怪题——"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要求考生对下联。据说后来只有3人答对了,  相似文献   

15.
公羊传经,司马说史;白虎论德,雕龙文心。这是广州"学海堂"上的一副楹联。战国齐人公羊高注《春秋》而有《公羊传》,西汉司马迁著"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史记》,东汉班固作《白虎通德论》,南朝梁刘勰撰《文心雕龙》。这些鸿篇巨制,脸炙人口,传诵千古,以此入联与"学海堂"名副其实。而且联语中嵌进羊、马、虎、龙四种生肖,真可谓:羊欢马叫,龙吟虎啸;生机勃勃,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16.
清朝道光年间可谓多事之秋。鸦片战争爆发不久,广西天地会起义渐成燎原之势。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在福建家中赋闲已久的林则徐突然接到新即位的咸丰皇帝的谕旨,命他赴广西镇压天地会起义,然而就在他前往广西的途中,行至广东潮州时突然上吐下泻,一病不起,著名禁烟英雄就此溘然长逝。  相似文献   

17.
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协商约定劳动权利与义务时,有时会放大协议的效用,使其凌驾于法律法规之上;或对协议条款约定不明确,劳动者"寻出破绽",致使用人单位在"对薄公堂"时难以站稳脚跟。案例回放1解约协议不明确单位再付赔偿款叶某与一外企公司签订期限4年、税后年薪120万元的劳动合同,并出任该公司总经理。双方同时签订管理层激励奖金计划,约定激励奖金数额为叶某年薪的30%。  相似文献   

18.
许多大学生在参加公务员招考时,不愿选择去基层或一线岗位,因为他们觉得起点太低,前途渺茫,尤其是"上升"空间有限。以后,不必再有这种担忧了。今后,河南省省级机关补充主任科员以下的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原则上从下级机关公开选拔,或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试录用。  相似文献   

19.
"比"是一个会意字,即拿一物或一类物,与另一物或另一类物进行比较。"比"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在学校,同学们之间比成绩,比品德;在社会上,人们之间比地位,比权势;在超市里,人们比质量,比价格……"比",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20.
"上海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份异彩。"2002年12月3日中国申博成功这一天,上海一夜无眠,盛世中华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从那时起,复旦大学退休教授、北京人民画院院士、华夏诗联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