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文南 《人才瞭望》2014,(11):22-22
中国古代,新生入学不仅有隆重的"开学仪式",而且备受重视,"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每年的9月1日,是各大中小学开学的日子。古代的儿童一般四至七岁入私塾读书,称之为"开书"、"破学"或"破蒙",根据《礼记》和《弟子规》而流传下来的"开学仪式"则历经千年未改。通常的"开学仪式"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叔”字:“父亲的弟弟或称呼跟父亲辈分相同而年纪较小的男子。”但在古代,“叔”字丝毫没有叔意,没有一点长辈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人才瞭望》2009,(6):49-49
请问:《劳动法》规定不得约定试用期包括哪些情形?  相似文献   

4.
古书《酉阳杂俎》中有个著名的“妒妇津”的故事:相传刘伯玉的妻子断氏嫉妒心很强。刘伯玉曾经称赞曹植在《洛神赋》中所写洛神的美丽。断氏听到后,气愤地说:“你凭什么说水神那么美!瞧不起我?想休了我是吗?我要是死了,还当不上水神?”后来断氏果真在渡口投水自杀。后人将她投水的渡口称为“妒妇津”,妇女在此渡河的时候都不能浓妆艳抹、衣着华丽,否则就会风浪大作,据说是断氏又开始嫉妒了。  相似文献   

5.
《人才瞭望》2009,(5):52-52
“忐忑”一词形容心神不定,如“忐忑不安”、《五音集韵》、《字汇》、《康熙字典》等典籍都有收录.很能使人望文知义..但它的读音何来?字源何处?似乎很少有人论及。  相似文献   

6.
祁建 《人才瞭望》2014,(10):107-108
马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地位极高,具有一系列的象征和寓意。马是刚健、热烈、昌盛、发达的代名词,《易经》中说:“乾为马。”在北京,许多地名都与马有关系,比如马甸、马连道、马家堡、马相胡同、马泉营、马驹桥、马连店、马房寺、马民胡同、马园胡同、马道胡同、马连佳、马坊村、马厂、马房、马头、马官营、马圈、马家坟、马家沟、马各庄、马神庙、马尾沟、马坡、马望店和马刨泉等。  相似文献   

7.
“醮”“蘸”两字,酷似双胞胎,如一时疏忽,极易出错.2011年6月26日《解放日报》“朝花”副刊标题“笔蘸深情颂‘先锋””,即为一例.揣摩文意,此处的“醮”当用“蘸”字才对.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5日发表署名文章《外界指中国“创新不足”有误》,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9.
胡艺 《人才瞭望》2010,(6):76-76
部分毕业生嫌工资低"有业不就",频繁跳槽。2010年3月30日在湖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上,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陈传德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不正确观念"深感痛心"。(2010年3月31日《长江日报》)  相似文献   

10.
赵义 《人才瞭望》2014,(2):56-56
茶圣:陆羽,唐朝人,以嗜茶闻名,著有《茶经》3卷。诗圣: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杜工部集》。草圣:张旭,唐朝书法家,他擅长草书,书法造诣很深。史圣: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一书的作者。医圣: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对我国医学发展影响很大。画圣:吴道子,唐朝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  相似文献   

11.
每事问出自《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意思是说,孔子一进太庙,就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他都问到了。每事问就这样被后人继承下来,指凡遇到不懂的事,就向别人请教。每事问用得最好的当数刘邦。刘邦是每事问的高手。他的口头禅就是为之奈何。论学问、论武艺,刘邦都远远不及项羽,然项羽最终败给了刘邦,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为之奈何上,刘邦会问,而项羽不会问。  相似文献   

12.
学生会干部是高职院各项活动组织中不和或缺的角色,提升学生干部队伍的内涵建设在高职的整个发展格局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九洲药学院学生会队伍提出了"五个有"的工作构想,即"干部有思路,党员有担当,成员有干劲,学生有朝气,局面有突破"。本文基于"五个有"工作构想下,谈谈高职学生会干部团队建设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背景资料:4月13日上午,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学术交流中心门前,近20名专家、教授在几分钟内将560多本书付之一炬。组织者称,被焚书籍是盗版书、“伪书”或“误导书”,会污染读者心灵,烧书旨在拒绝1心灵垃圾”。《梦里花落知多少》最先被烧。“专家烧书事件”,震惊了校内外,也被贴上“焚书倡儒”的标签而广为流传。所谓的垃圾书是否该烧呢?引起了各方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夏天,在央视十套的《百家讲坛》栏目,再度“火爆”了一位名叫钱文忠的上海复旦大学教授,他讲述的是历史上真实的玄奘。十二讲播出不久,钱文忠的风采和口才便使全国上千万观众记住了这个学识渊博的年轻学者,也让他成为全国熟知的名副其实的”明星教授”。  相似文献   

15.
周拓 《人才瞭望》2009,(10):99-99
曾有人在《杂文报》撰文,认为多年来对“建国”一词的使用有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来讲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怎么能说是1949年才建的国呢?对此,笔者颇有同感。  相似文献   

16.
《咬文嚼字》2013年第5期刊有一短文,题为《觥筹不能写成杯觥》,文章认为汉语中没有杯觥交错一词,有的只是觥筹交错。觥筹交错,我们耳熟能详,其中觥是古代的一种酒器,筹是行酒令的筹码。语出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  相似文献   

17.
下笔已千秋,稽古共知尊汉学;还朝能几日,考工惜未补周官。此为挽王引之之联,作者是清乾隆五十八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的英和。王引之,字伯申,号曼卿,江苏高邮人。清嘉庆进士,官至工部尚书。继承其父王念孙精音韵训诂之学。著有《经义述闻》《经传释词》,谥文简。  相似文献   

18.
王宗祥 《人才瞭望》2016,(19):66-66
格非先生长篇小说《望春风》中第一章《父亲·德正的新房》,写儒里赵村大队支部书记赵德正准备结婚要盖新房。因为屋顶的椽子没有着落,赵德正打算把一些无主的坟包里的棺材板剖开做椽子。小说写道:“木匠们嘴上不好说,心里都担心沾上晦气,伤了阴鸷,背地里把赵德正的祖宗八代都骂了个遍。”(《收获》2016年第1期)文中用“阴鸷”有误,应为“阴骘”。  相似文献   

19.
2003年2月25日下午,46名在京工作、生活和居住的"老外"拿到了北京市公安局颁发的首批3年和5年有效期外国人居留证和相同期限的多次往返签证.  相似文献   

20.
佚名 《人才瞭望》2014,(10):78-78
臣妾,古代指地位低贱者。《战国策》说:“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注云:“男为人臣,女为妾。”所以也以“臣妾”指臣服者、被统治者。显而易见,“臣妾”是一种统称,指作为臣民的众男女,对具体的一男或一女,不能称作“臣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