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没有人才的企业是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而人才与企业整体发展之间矛盾也越来越深化,导致企业人才流动频繁,因此,企业怎样留住人才,扭转人才流失的局面是其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此,笔者以此为出发点,从人才的重要性、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此来促进企业解决有关人才方面的问题,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才资源的整体配置有赖于市场的成熟度,而市场机制的完善又与企业行为的规范、信息的流通密切相关。因此,把握高端人才全球化流动的机遇,当务之急应是营造包括企业行为、市场中介在内的人才引进环境。 相似文献
3.
4.
经济全球化使人才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加剧。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创新已成为现代企业的生命之源,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创新的资本,高科技人才是现代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产品不断创新的活力所在。当今世界,跨国公司在网罗国际人才方面,其手段趋于多样化,它不仅通过优厚的待遇将人才“请进来”,也放下架子“走出去”摒弃国家、地区、民族等门户偏见,通过在异国他乡设立分公司、研究所、培训中心、研发中心、办事处等各类机构,就地选才、用才。现在.在数百家跨国公司工作的技术人员都是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微软和IBM的研究和技…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大人才工作.2013年上半年,焦作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人才支撑作用服务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意见》和《焦作市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办法》两个文件.为引进和培养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2013年5月以来.焦作市人才交流中心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了系列人才引进活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7.
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人才的巨大作用得到了彻底凸现,全社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有了质的飞跃。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国有大型企业普遍出现了人才引进困难、人才流失等现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分配机制和用人机制受到传统格局的制约,而这些传统格局对于大型国有企业来讲,短期内很难彻底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引进、稳定高层次人才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大计,则以人才为本,人才资源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基石,因此加大人才的培养对国家科技发展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初,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了当下社会对人才工作的方向,将人才的培养、引进提升到关乎国家命运的战略意义.笔者主要探讨国内高校对青年人才引进与培育方面的现状,并阐释了高校对青年人才引进与培育大格局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9.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一个地区经济跨越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更是引领发展的灵魂与核心。2007年.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启动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苏州、无锡、常州、南通、镇江等市也都积极响应,在省计划的基础上.纷纷实施各自的领军人才引进工程.从而在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领军人才争夺战。为此。欠发达地区必须抓紧思考并采取应对措施.以免在这场竞争中错失良机.不断边缘化。2008年8月下旬.由笔者带队的课题组.专门深入苏南苏中各市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比研究,实证分析。初步总结了他们的工作理念、经验与做法,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投资类人才落户门槛过高是各地来沪企业反映集中的问题之一,而投资类人才是企业的主心骨,也是引进内资的关键。有政协委员建议———近年,各地来沪投资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统计数据显示:各地来沪投资总量和增量与外商投资相比,已经实现双超。各地来沪企业对上海财政贡献也很大,约占上海总税收(去掉海关代征税)的1/5强。另外,各地来沪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比大、数量多,对上海就业贡献明显。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至今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大量的人才.目前,我国正处于引进海外人才的战略时期,高层次的海外人才可以加快我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建设,吸收高层次的海外人才可以了解和掌握各行业的先进科研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有利于我国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政策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政策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研究背景,明确海外人才智力引进的基本概念,分析河北雄安新区海外人才引智构成体系和现状,通过SWOT战略管理框架归纳目前雄安新区引进海外人才自身和外部环境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借鉴国内先进地区海外人才引智的成功经验,为优化雄安新区海外智力资源利用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焦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为全面启动"焦作英才588计划",破解人才引进中的难题,2013年,焦作市人才交流中心坚持把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重点,多形式、多渠道先后引进高层次人才1362人,其中博士67人,硕士389人。 相似文献
14.
引进国外智力和人才: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是我们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的第一年。尽管国际社会风云变幻、动荡不安,中国又遭受“非典”疫情,但是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经济仍然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对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人才引进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吸引了大批人才,人才引进的成果十分显著。据不完全统计,自1991年以来,从省外调入广东的高级职称人员就有6000余名,其中正高级有700余名,占广东正高级人才总数的20%多;1998年,在全省300多名出站博士后人员中,广东自己培养的只有100多名,其中200多名都是从省外、海外引进的;1999年,从外省引进博士后 相似文献
16.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最可宝贵的资源,而与此相对应的,人才市场的开放使人才流动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在这样的形势下,怎样稳定企业人才队伍是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乃至高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尝试从四个方面提出相应举措,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国与国之间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愈来愈激烈,引进国外智力的地位和作用也愈来愈凸显。我国加入WTO后,必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竞争,引进国外智力也必须在遵循同一游戏规则的国际平台上展开。国际人才竞争零距离人才争夺并非从今日始,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有几个新的情况特别要引起我们注意:一是人才短缺与日俱增。现在,不仅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发达国家都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下的人才引进机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年全球最受关注的事件莫过于由美国次级抵押债务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受金融危机冲击,各类公司纷纷裁员。根据美国劳工部2008年12月19日发布的报告:自2007年12月出现衰退至2008年11月期间,美国已发生20712起裁员事件,受波及员工人数超过210万人,几乎所有经济部门的就业岗位都有减少。其中,制造业减少8.5万个,建筑业减少8.8万个,零售业减少9.1万个,金融服务业减少3.27Y个,休闲娱乐业减少7.6万个。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1月4日,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盛装开幕,本届大会适逢中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和大会创办第十届,是一次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大会。 相似文献
20.
1983年7月8日,邓小平同志根据改革开放以后的形势和任务,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分析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形势下,引进国外智力的必要性,他深刻地指出,”要利用外国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对这个问题,我们认识不足,决心不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