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绩效管理遭遇失败的七个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在市场竞争压力的驱使下,一股绩效管理的浪潮正在席卷中国大江南北的企业。不少企业甚至打出“绩效管理年”这样的宣传口号,然而不幸的是,当很多企业花费了大量精力、物力引入所谓的绩效管理系统后,并没有让企业真正地提高绩效,反而引发了各种新的矛盾。从1999年开始,我们就致力于研究绩效管理,也有幸见证了中国企业,特别是国内的电力企业引入绩效管理的坎坷之路。据我们观察,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足,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其难度远远超出了管理者的心理准备,很多企业对绩效管理的理解是孤立和片面的,甚至并没有真正理解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2.
据调查,有30%~50%的员工认为,企业所谓的正规的绩效考核是无效的。尽管对高中级管理者绩效考评在民营企业界是非常普遍的,但是真正能够从中获得绩效改善和收益的民营企业却不是很多。那么.民营企业该如何扬长避短,有效考评企业高中级管理者呢?  相似文献   

3.
许莹 《人才瞭望》2008,(1):77-78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具有战略思维的管理人才的匮乏,是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管理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企业要快速发展,要建立核心竞争力,需要一批类似“杰克·韦尔奇”式的企业独有的管理人才。然而,真正适合企业的优秀管理者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而是来自企业自身的培养和实践。企业要想保证并持续加速管理者的核心专长与技能的形成,必须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针对企业管理者的培训开发体系,对管理者的培训需求进行细致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人们会去做结果可预期的事情。员工要求行为与结果的可预期性,这合情合理。企业的管理者重视员工的预期管理,并努力让员工的行为可预期、结果可预期、未来可预期:在此基础上,获得员工的承诺并帮助员工履行承诺,达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动自发”,这样的管理者才是有效的管理者。  相似文献   

5.
管理精萃     
1国内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联想集团:办公司就是办人。   海尔集团:海尔的真正动力源是所有的劳动者,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合格的高素质的员工。   长虹集团:尊重每一个人,管理是管理者思维的管理,是管理者境界的管理,是管理者目标的管理。   春兰集团:企业的动力源主要是人。   小天鹅集团:企业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始终充满着忧患意识。情系职工,依靠职工。   荣事达集团:营造“和商”人文环境,规范员工行为。 (北电 )女性经营企业少亏损   最近一项调查发现,中国内地女性所经营的 150万家企业中,只…  相似文献   

6.
导致管理者产生隐性渎职行为,既有企业层面的文化环境等因素,也有管理者本身的问题。伟大的管理理念要真正在企业得到执行和贯彻,遇到的障碍和问题会很多,而管理层的执行不力却是最根本的一个问题。越是那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推行的阻力就越大。因为很多时候,公司的规模与管理能力并不匹配,公司的外在形象与管理内涵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的领导人常叹言没有好的管理书目可读,殊不知中国的古典著作中蕴藏了多少宝藏。拿《三国演义》来说,虽然是一部文学著作,却蕴含了太多的管理哲学与领导艺术,其中最值得企业领导人借鉴的六大领导艺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彼得·德鲁克指出,企业在选拔来自外部的管理者的时候,大约3个中有1个是准确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个数据用在今天的企业身上依然有效,实际上中国企业的平均成绩尚未达到德鲁克讲的这个水准,即使在管理水平较为领先的西方企业那里,选拔外部管理者的准确率也始终在50%上下徘徊。  相似文献   

9.
比较中国和西方的企业,有一个非常直观的印象:中国的许多企业,从资产规模和销售额上看是典型的中小企业,但从雇员数量上看,则与西方的大企业不相上下。但遗憾的是,我们许多管理者并不是将劳动而是将资本设备等作为管理的核心,真是令人费解的现象。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认为,中国的企业管理真正应当将劳动力的管理作为中心任务,其中首要的是如何用人。香港的企业中流行一种说法,叫做“做企业就是用他人的努力来赚钱”,这话不无道理。更极端一点来说,管理就是寻找用人之道。用人最核心的概念是寻找一个合适的机制。公司制定的各种制…  相似文献   

10.
管人的真谛     
骆蔚 《人才瞭望》2005,(1):86-87
我们不得不重申斯蒂芬·罗宾斯的警告:当心陷入“流行管理”的圈套,正如一个木匠不能用锤子解决所有问题一样,管即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毫无捷径可言,没有任何新方法能让一名管理者从平庸走向出色,或者立竿见影地扭转公司的颓势。然而,所谓优秀的管理者是那些不断寻求更有效的思想、方法与实践并囊之于工具箱中,再辐射到商业环境中去的人。真正的大师是那些能将深奥、复杂的学术研究、理性分析以简明易懂的方式示人并使之获益的人们。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纳什当属此列。把斯蒂芬·罗宾斯称为组织行为学领域的大师,实不为过。初识斯…  相似文献   

11.
朱云 《人才瞭望》2013,(10):65-66
如何使绩效管理在中小企业中真正发挥作用,成为企业发展的现代化管理工具,已刻不容缓地摆在管理者面前。对工作做出有效的计划,对工作绩效的真实考核,并保持对员工的有效激励和反馈,企业就能激发每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推动其能力发展与潜能开发,形成一支高效率的工作团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为了减少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12.
张晓东 《人才瞭望》2017,(20):197-198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是否愿意授权和是否有效授权,是决定管理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据此分析了管理者授权的概念、意义、程序和有效授权的要求,有利于管理者发挥他们的判断力和影响力,借助他人的力量去实现组织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卓越?最简单的意义是比以前“好”,是比他人“好’”,不同寻常。创新。卓越是始终在前面的,没有止境。追求卓越是一个不断向前的进程。它对我们的吸引,我们对它的执著,使我们变得越来越绚丽,越来越了不起。崇拜明星。英雄,追求卓越是人们长期探索的话题。那么,他们为什么那样卓越2我们怎样更卓越?读上百本传记,阅千次卓越人报道,听明星、英雄谈话,再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强者,凡比自己卓越的人,太多太多的经验中,似乎有一条是共同的:我早就想做成这件事,我一直追求成为这样的人!所以生命进程中,他们最明白:我究竟…  相似文献   

14.
虽然风险管理,已被人们谈论的很多,但真正做得好的并不多。当今企业需要冒一定风险,只有这样才能获取利润。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管理者才能进行革新,阻止问题出现,实现管理者自身的价值。本文通过对风险管理的定义、现状、企业风险深层次剖析、企业风险细分及应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从而为现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特别是正处在转型期的油公司,如何正确认识自身风险,并进而实施科学的风险应对和管理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林莉 《人才瞭望》2005,(6):49-50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如何管理员工绩效已成为管理者们非常关心的问题。而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持续不断的绩效沟通是保证绩效管理有效性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绩效管理的效果。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绩效沟通。但是,现实中一些企业进行绩效沟通却遇到了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学而优则仕”。如今,则是“技而优则官”,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企业各部门负责人,很多都是从技术岗位上提拔上来的,这在中国是一个普遍现象。特别是在高科技企业,管理者面对的是产品生命周期短、产品技术含量高的行业,领导的是知识员工。没有技术背景的管理者是很难胜任管理职位的。这是因为技术型管理者有以下  相似文献   

17.
袁莉 《人才瞭望》2014,(2):75-76
XX公司是一家国有大型建筑企业,有较高的市场美誉度和品牌知名度。但目前的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企业尚存在一定差距。卓越绩效模式是世界成功企业公认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方法,是促使企业追求卓越绩效的有效经营模式,能为企业取得出色的经营绩效提供有效的评价标准,能够为顾客和利益相关方提供不断改进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执行力对于部门经理的重要性 很多学者和管理者认为,成功的企业源于企业管理者卓越的执行能力,而失败的企业应归咎于其拙劣的执行能力,执行力差是个共性问题。如何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增强组织核心竞争能力,成了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美国著名企业ABB的原董事长巴尼维克说“一个企业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这话或许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我们回顾一下中国乃至世界的企业,  相似文献   

19.
绩效考核是企业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岗位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促使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进行管理沟通的一项重要活动。绩效考核的结果直接影响到奖金发放、评先评优及职务升降等诸多员工的切身利益。企业管理离不开绩效考评,虽然每个企业都有一套绩效考核制度,但很多企业没有真正将绩效考核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20.
真实的团队合作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政 《人才瞭望》2006,(7):84-85
几乎每一位管理者都信奉团队合作的意义,至少在口头上他们是这么说的。然而可悲的是,真正在自己的企业中实现团队合作的人寥寥无几:真实世界中他们反而常常在企业中制造勾心斗角和部门间各自为政的环境。但他们却仍然不断地兜售自己对于团队合作的信仰.好像仅凭口头上的推广就能让它成为现实。尽管”(财富)500强”中有超过1/3的企业在自己的网站中公开宣称团队合作是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但实际上只有很少的企业真正理解和在行动上支持团队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