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凡最难     
林清玄 《人才瞭望》2016,(17):83-83
与几位演员在一起,谈到演戏的心得。有一位说:“我喜欢演冲突性强的人物,生命有高低潮的。”另一位说:“怪不得你演流氓演得好,演教师就不像样了。”  相似文献   

2.
《人才瞭望》2009,(7):22-22
1.一次在清华大学食堂吃饭,对面坐了两个女生,听到一位对另一位说:"我还没吃饱,想再吃一点儿。"另一位说:"你要什么?我去买。"前一女生说:"就是那种扇形锐角饼,你帮我再买两块儿。"  相似文献   

3.
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可以说老舍是一位具有幽默天分的作家,被文学界赞誉为幽默大师。追求艺术表现上的节制与分寸感,产生了悲剧与喜剧,讽刺与抒情的独特的幽默风格,也使幽默成为一种艺术,一种象征。  相似文献   

4.
高手     
朱树元 《人才瞭望》2014,(6):102-103
一天,我经过一条野河时,看到一个瘦高男人在钓鱼。我喜欢钓鱼,也喜欢看人钓鱼,就走了过去。我看到这个男人脚边的水桶里游动着几条背部乌黑、足有筷子那么长的大鲫鱼。我说:"能长到这么大的野生鲫鱼都是相当精明的,你能把它们钓上来真是不容易。有什么诀窍吗?"男人扭头看了看我,说:"一般的鱼饵料是不行的,得用蛆子。这种野生大鲫鱼的警惕性很高,像蚯蚓、红虫、面团之类,它们见得多,知道是诱饵,不会轻易上当。但它们很少见到蛆子,就会麻痹大意,容易上钩。"  相似文献   

5.
高胡 《人才开发》2010,(9):60-62
梁惠王见庖丁解剖牛时又轻又快,便问:"你干这种活有多久了?怎么干得这么轻快啊?"庖丁说:"快30年了,没有一天不是干这种活。时间长了,干得多了,熟能生巧。现在上了年纪,手就慢多了。"梁惠王说:"干了这么久,仅刀子大概就用坏了几十把吧?"庖丁说:"不,干得久了,也就不费刀子了。你看我手里这把刀,已经使用19年了,而且从来没有磨过。"梁惠王不解地问:"这是怎么回事啊?"庖丁说:"在你们看来,一头牛全身都是皮和肉。可是在我的眼里,一头牛只是些骨骼而已。"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真实的例予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根据老师的要求,很自信地在学生中指点"智力超常的学生",被点的孩子眼睛一亮.一年后,老师跟心理学家说,"真是不可思议,原本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学生,经你一点,个个都变了,请问你是怎么判断的?"专家微笑着说:"没有任何诀窍,随便指指而已.  相似文献   

7.
尽孝     
语文课时,老师教我们尽孝,向父母嘘寒问暖,问他们一天工作顺不顺利、累不累等问题。第二天老师要同学报告父母的反应。一位同学说:“我的父母说:‘你缺多少钱,就说吧!’”另一位同学说:“我更倒霉!我父母问我:‘是不是今天发成绩单了?’”  相似文献   

8.
有一句话我等了30年,现在终于可以说了:"老爸,我总是跟你说,我会回来拿到我的学位的!" 我要感谢哈佛大学在这个时候给我这个荣誉(荣誉法学博士学位)。明年,我就要换工作了(注:指从微软公司退休)……我终于可以在简历上写我有一个大学学位,这真是不错啊。  相似文献   

9.
文森说:"办好泰拳馆,真正的意义在于做一位民间大使,推动文化交流,把泰拳带到中国,也是想推行一种健身养生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在宁波民间除了家庭亲、联姻亲以外,还有一种特殊之亲,叫作"过房亲"。 "过房亲"就是在民间"交情友谊亲密者,以子女互相寄名"。"过房亲"在宁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结婚多年没有生育过子女或生育以后怕夭折,就认一个过房儿子或者是过房女儿;另一种是担心自己的儿子或女儿身单势薄,将自己的儿子或女儿过房给兴旺之家,有一个依靠照应。这两种情况,属第一种的过房比较多。过房儿子和过房女儿都称过房爹、过房娘为"寄爹""寄妈"。  相似文献   

11.
◎悲剧不是在喜剧落幕时开始的,而是和喜剧一同开演的。◎平时总踮脚,走不远;关键时不踮脚,够不着。  相似文献   

12.
美国诗人兰德尔·贾雷尔德在一首诗中说:“即便世界明天就要结束,我也要栽我的小苹果树。”美国新奥尔良水灾时,有位叫约翰的年轻人被突发的洪水困住了,他只得爬到屋顶上避难。有个邻居漂浮过来说道:“约翰,这次大水真是可怕,不是吗?”约翰答:“不  相似文献   

13.
错过的礼物     
读中学时开始叛逆,总嫌大人不理解自己。父母送我的14岁礼物是一本《简爱》,因为父亲觉得我肯定会喜欢这样的故事,我确实喜欢,却恨他们不了解我早已读过、买过,赌气拿出另一本,淡淡地说:“我已经有了。”还记得父亲眼中骤然暗下去的小火花。真是可恶的自己啊!一直有个心愿,  相似文献   

14.
金子 《人才瞭望》2014,(2):92-92
有一次,苏格拉底的一位门生匆匆忙忙地跑来找苏格拉底,边喘气边兴奋地说:"告诉你一件事,你绝对想不到……" "等一下!"苏格拉底毫不留情地制止他,"你告诉我的话,用三个筛子过滤过了吗?"他的学生察觉情况不妙,不解地摇了摇头。  相似文献   

15.
《人才开发》2009,(10):57-57
在国际交往中,一个人的言行不仅表现着他个人,还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因素。1981年,我在北京饭店会见发明彩色电视的美国RCA(美国无线电公司)的代表团,他们的一位工程师随口对我说:"这个饭店住着各种肤色的人,这就像我的国家一样,各种肤色的人在一起就是美国的力量所在。"显然,他的话语中包含了他认为的"美国精神"。  相似文献   

16.
陆琪 《人才瞭望》2013,(3):89-89
许多年前,我喜欢听一些比较小众的歌手的歌,譬如许巍、陈绮贞、李健。这些名字,如今是文青们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但是很多年之前,他们都是默默无闻、小到不能再小的小人物。歌坛也好,演艺界也好,如何才能红,这似乎是有法则的——你要么就长得很好看,要么就很会做宣传,要么就愿意付出潜规则的代价,要么就有实力唱得好或者演得好。真是这样吗?让我们来看看许巍、陈绮贞、李健这些人,他们长得好看吗?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餐厅生意好,门庭若市,餐厅的老板年纪大了,想要退休,就找了三位经理过来。老板问第一位经理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第一位经理想了想,答道:“先有鸡。”老板接着问第二位经理说:“先有鸡,还是先有换一种角度思考,你就超越了一次自我。  相似文献   

18.
"师父,你在仰望什么?"小和尚问。"我在仰望星星。"老和尚说。"星星离我们是那么遥远,你够不着它,也摘不下它,看它又有何用呢?""美丽的东西并不要我们去够着它,去占有它,把美丽放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去仰望、去欣赏、去追求,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吗?""追求一个遥远的、虚幻的、不真实的美丽,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遥远并不意味着不存在,比如那遥远的星星,它的美丽和光芒,是真实的,也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9.
邢亮 《人才瞭望》2014,(8):98-98
瓶沙王回去之后,释迦牟尼的弟子非常困惑地问师父:"瓶沙王为何如此胆小怕事,连惩罚罪犯都不敢?"释迦牟尼说:"那是有原因的。"于是就对弟子们讲述了瓶沙王前生的故事。瓶沙王前世是一个婆罗门。他的妻子一直没有为他生孩子,于是他们就领养了一个名为那俱罗的孩子,一家人和和睦睦。后来,他的妻子终于生了个儿子,他们对收养的孩子就有了些微妙的感情变化。一天,他们夫妇出门做工,便关照那俱罗好好照顾弟弟。  相似文献   

20.
林书民说:"人与人的心灵好似一口口水井,从地面上看是相对独立,但是在若干米的井下,水却是‘共通’连成一片。未来的喜马拉雅中心,希望能使每一位身临其境的人,拆掉各自心的围墙,达到一种心灵的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