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据业内人士分析,与传统产业相比,人才网的风险最高,成功率不到2%。谁会是这2%的幸运儿?梦怀壮阔的人才网站的老总们都以为“我是金子你是沙”。上市的梦想与期望一如磁铁般牢牢吸附着“圈地”者们前赴后继。然而,就像炒股票的不会人人都成百万富翁一样,搞人才网的也不会都是成功者,在各色网站纷纷上马的“圈地”时代,泥沙俱下尚属正常,然而最后的角斗士只能是吹尽狂沙者。人们说当前中国新增最快的事物之一,便是互联网。如果你今天晚上还是“精神孤儿”,明天早上,当你不经意地打开Modem时,就会被自诩为对你“爱如潮水…  相似文献   

2.
九十年代初,追随“真、善、美”的时代流,流行音乐以其简洁流畅、清丽隽永的旋律线条:细琐言情、摹画内心的歌词内容;立体电声、节奏鲜明的乐队配器;清水芙蓉、自然本色的演唱群体俘获人心,从而打破了建国以来严肃音乐一统天下的格局,眼下如丽日中天,方兴未艾。 “忽如一夜春风来”,流行歌坛的新“星”也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然而,这些“星”们还未来得及“潇洒走一回”,实现其未逮之志,却又被过境入埠、涉水而来的外“星”们挤下歌台舞榭而“丧疆失地”,不得不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氛围中“偶安一隅”,惨淡经营。大有“一朝春尽红颜老”、“不堪回首话当年”的况味!  相似文献   

3.
现代猎头起源于美国。麦肯锡、海德思哲、史宾沙、光辉国际、罗盛咨询“五大猎头”的诞生、成长和壮大过程,清晰地勾勒出了现代猎头萌芽勃发的生动画面。  相似文献   

4.
樊德才     
《人才开发》2008,(10):61-61
1925年生于浙江奉化溪口镇沙堤村。号妙德居士、“乙丑美须翁”,斋曰“补墨斋”。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委员会艺术委员,现代民族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奉化雪窦寺书画社副社长,中国日本美术交流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上海半江老人诗书画社常务理事,中国美术研究院书画师,中国书画研究院高级艺术顾问,上海市静安区老年书画社常务理事等。  相似文献   

5.
《国际人才交流》2011,(11):21-21
10月31日是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逝世两周年。“中国如何培养杰出人才”这个问题,让钱老临终仍难释怀。而在钱老长期学习和工作过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校长让一卢·沙莫(Jean-Lou Chameau)回答说:在实验室中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尖端科技人九。  相似文献   

6.
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鸡犬相闻,它世代受汉文化的浸润,历史上,曾长期受中国朝廷的辖属或保护。第一个在越南称帝的中国人远在秦汉时代,此人堪称世界范围内最长寿的帝王,他就是赵佗。  相似文献   

7.
肖兆权 《人才瞭望》2008,(12):65-66
识人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基础。只有准确地识人,才能合理地用人,事业才能兴旺发达。识人境界的高低,直接考量着组织工作干部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识人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源于事”,考察的是人所为之事和行为表现,谓之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第二种境界是“识于人”.聚焦的是人的个性特质和德才素质,谓之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第三种境界是“归于势”.关注的是人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趋势,谓之日“见微足以知萌,见端固以知末”。这三种境界也反映了识人走向成熟的三个必由阶段。  相似文献   

8.
巴黎街头画     
巴黎,是座名扬四海的“画都”。珍藏在这里的传世之作《蒙娜丽沙》、《拿破仑的加冕式》、《浴女们》、《梳妆》—…使人大饱眼福。与此同时,还有许许多多留在大墙上的“画”,也是很迷人的。这次踏上异国他乡的巴黎,在街头巷尾散步时,无意中发现不少墙上都给有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画”,引起莫大兴趣。这简直处处都是个别有情趣的“四天画展”。有栩栩如生的动物,有多姿多采的人物,有生龙活虎的热闹场面,也有四冶情操的名胜古迹……在一条叫做甘岗波瓦大街的旧墙上,画着一只展翅高翔的雄鹰,在奋飞、在搏击,给人一种昂扬、向上…  相似文献   

9.
真正懂得荷莲的美,不是在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不是在诗人屈原的“集芙蓉以为裳”的诗句中;也不是在盛夏清塘荷叶撑起绿伞的时节,而是在乍暖还寒的暮春午后,北京学院南路,旅美华人实业家──李玉玲的寓所中。事业:接天莲叶无穷碧她西式客厅的左侧桌上放置着两盆亭亭玉立、香远溢清的十余朵美荷。看到它,我马上联想到居室主人接天莲叶无穷碧、一派生机的事业。遥遥望去从卧室迎来的李玉玲女士,黑色裘绒的外套使她富态的外表凭添几分雍容与气派,衬托她的脸庞更加白晰和端庄,一双神采洞察的大眼,一下便猜到我采访的目的。“我…  相似文献   

10.
职业快餐     
筛沙工“你今天为什么不千活?”一包工头问一名瓦工。“昨天干完活后,手开始哆嗦。”“那好,去筛沙子吧,仲 律师 “费赛,你的禽婚官司打宪了么?”“唉,维克多,可算是打宪了。. “财产是怎么分兄的?” “儿子归我,女儿归娜达莎,其余的东西都归律师尸职业快餐  相似文献   

11.
“官位”与“官德”■萧德安著名作家萧军说过:“好人不见得是好官,但好官却必须首先是好人。”萧军的话,道出了广大群众的心声。群体看“官”,不是看其“官位”高低,而是看其“官德”好坏,即看其人品官品如何。达不到群众心中“好人”标准的为官者,在群众眼中是算...  相似文献   

12.
董宏 《人才瞭望》2000,(7):46-46
“以柔克刚”是我国古代老子的著名 哲学思想,为中外许多人所推崇。它能 滴水穿石,避其锋芒,挫其锐气,治根治 本,以弱胜强,变被动为主动。但仅仅以 “柔”来达到干部人事管理的目的,也不 是完全理想的。因为,运用“柔”的手段 进行干部人事管理有时是有局限性的。 其一,速度问题。有时运用“柔”的手段 不能以较快的速度达到干部人事管理的 目的。其二,力度问题。有时运用“柔”进 行干部人事管理,其力度弱一些。其三, 不对症问题。有时由于“柔”与“刚”出现 不相融,不发生任何反应,“刚”不为“柔” 之所动。 “刚”能以其…  相似文献   

13.
温亚 《人才瞭望》2016,(11):91-91
三江口中学的郝求真老师,是全县教育系统出了名的楹联爱好者。一次,有一学生在作文中将“触景生情”写成“触颈生情”,“待人接物”写成“代人接吻”,郝老师便用所学的楹联知识在其作文批语中,戏作一联。  相似文献   

14.
德育课一直是中职生的必修课,是对其进行育人教育的主阵地。为了提升德育课的育人实效,2008年教育部批准颁布了课改新教材。新教材的颁布、实施,虽然彻底扭转了德育课脱离职高生实际的历史,但是却没有改变其普遍沉闷的教学现状。本文借助一堂“优质课”教学实例做范本,就德育课如何构建有“情”有“趣”的课堂,通过“情”打动学生,通过“趣”吸引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如何打破沉闷课堂,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育人实效,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稻花飘香     
天地间最重要的生灵是什么?是人。人世间最要紧的事情是什么?是吃饭。昔者仓颌造字,造到“饭”字的时候很伤了一番脑筋,后来不知怎么灵机一动,一下子造出了个千古绝字:一个“食”“字加一个“反”字,成个“饭”字。“饭”字这般结构,其意一目了然——有“食”为“饭”,大家高兴;无“食’侧“反”,人人不安。个体无饭反其身,群体无饭反其国。吃饭之事成了关乎社会稳定平和之要,为此还编出了顺口溜: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不是一般俄,是饿得慌,人一债就容易出事,不可等闲视之。所以历来的中国政府都把满足国人吃饭…  相似文献   

16.
止敬 《人才瞭望》2010,(8):31-31
现在的地理方位是用东、南、西、北表示,在古代则以“青龙”“朱雀”“白虎”“玄武”来代表。 南京的玄武湖,东晋初年被称为北湖。“玄武”在我国古代神话中通常指北方之神,其具体形象是龟的身上缠绕一条蛇。因此,玄武湖实际上是北湖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韩琼 《人才瞭望》2010,(7):108-109
年老退休是我国自古至今对国家官员的一项管理制度。古代史书中把官员退休称“致仕”“致事”“致政”等。我国史书很早就有“告老”的记载,《尚书·卷八》载:“伊尹既复政厥辞,将告归,乃陈戒于德”,孔安国作注说:“告归”,即“告老归邑,陈德以戒”,这是史书中所见有关“告老”的最早记述。《周礼·曲礼上》中也有“大夫七十而致事”的记载,“致事”就是“致其所掌之事于君而告老”。这些事实说明了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官员年老退休的思想,而且这种做法是符合礼、义规范的。  相似文献   

18.
面对垃圾问题,香港政府和市民各界经过反复意见磨合,基本达成其识:就是应该“减废”“处理”“回收”三者并重,同时还要在垃圾集中处理时注意地区环境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土”“洋”猎头百般红紫斗芳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猎头”是二战后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服务行业。20世纪90年代初,猎头公司进入我国,虽然起步蹒跚,却渐呈燎原之势。21世纪以来,随着政策壁垒的解冻,“洋猎头”们纷纷进入中国攻城掠地,高端人才市场“土”“洋”之争剑拔弩张。才市花香蝶自来在业外人士看来,猎头公司是人才市场上的新生事物,而事实上,早在1994年,一些国际知名的人才中介公司就已经以管理顾问、人力资源顾问等变通方式陆续进驻上海、北京、深圳等国内主要的人才集散地。如雷文管理顾问香港公司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雷伯逊咨询顾问公司在上海开办了办事处。后来,史宾沙管理顾问…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不竭动力。”这是江泽民同志近几年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创新是当今时代的强音,它具有广义和狭义的丰富内涵。“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是对其广义内涵高度概括,也可以说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生产关系到生产力,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无所不受其“灵魂”的支配,无所不是创新的舞台,无所不在其发展中展现创新的成果。 那么,何为“创新”呢?美国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教授在他的1912年德文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最先提出了“创新”概念——“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