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需要创新,创新引领发展,关键在于人才.我国历经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型,目前正在向社会主义科技型强国迈进.为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型强国,仍需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所以,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加大创新型人才的投入是我国现阶段实现科技强国的主要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2.
人才资源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最可宝贵的资源,人才交流是国际科技合作的最重要内容。随着科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吸引急需的尖端人才、创新型人才为我所用,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已成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亮点,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显重要,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然而,中小企业并非都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最突出的是人才问题,中小企业本来吸引人才竞争力就较弱,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入,还出现人才不断流失现象。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创新型人才的缺失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所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问题.创新是一个国家与民族进步的灵魂,只有科技创新才能推进社会进步,而大学是学生步入社会的重要教育阶段,在这一阶段深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此,以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为着手点,探究如何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对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本强国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将加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国家越来越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6.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7.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批知识水平高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支持这些高级人才开展科技革命和科技创新的大量资金。我国近年来对科技革命、科技创新给予了极大地关注,政府和民间都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科技活动,使我国的科技力量有了长足的发展。到今天,尽管资金、人才仍然短缺,但科技界越来越觉得,我们最缺乏领导大型科技项目的将帅之才。正如九三学社的王文元委员说的:“我们缺少一批能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的将帅之才,缺少大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律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进入知识创新试点的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包信和研究员也说过:“现在,缺钱、缺设备已经不再是主要矛盾,最重要的问题是缺人,缺优秀人才,缺领军大兵团作战的帅才”。那么,为什么我国缺乏这方而的人才,今后我们应当如何去改善。  相似文献   

9.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发展要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作为人才发展理念的重要创新,坚持"以用为本"既是实现人才发展的出发点,又是最终落脚点,同时也是对如何用好用活人才的现实解答。当前,要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进发。为此,必须紧紧围绕"用"字下功夫,从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评价和人才流动五个方面把握"以用为本"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0.
经济和社会的竞争,从本质上看就是人才的竞争;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其中最核心的一个内容,就是以人才为载体的先进观念、科技、管理等智力要素的引入和送出(培训)。云南省外国专家局在该省的国际人才交流过程中,一直肩负着"架桥人"的角色,在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次又一次地发挥着"画龙点睛"和"四两拨千斤"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个系统化、社会化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不能就人才论人才,孤立地看待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人才问题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及各行各业发展规划相衔接。今年年初,我国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要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并把建设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队伍作为主要支撑条件之一。如何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科技人才队伍。有力支撑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总体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当前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2.
张玉生  田雨 《人才瞭望》2023,(19):19-2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是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教育、科技、人才体系中的关键环节。高校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中承担着重大使命。青年科研人才的发展是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提升的关键,也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推进我国科技创新进步的基础。为充分激发高校青年科研人才的创新潜能和活力,为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本文聚焦高校青年科研人才职业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一个以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知识.人才.科技将是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从而使教育的作用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重要。而人才的培养,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中是重要一环。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中学教师工资一直不高,结构不合理,且出现大面积拖欠工资现象,所有这些严重影响中学教师价值量的体现,成为阻碍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国际化人才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一、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提出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人才。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所谓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就是指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并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除了具备一般人才的特点外,  相似文献   

16.
之江实验室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自2017年9月成立以来,之江实验室围绕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前沿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创新,集聚了大批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创新人才,探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工作机制和人才创新生态,为高能级新型科研机构建设提供创新的核心引擎与源头动力。  相似文献   

17.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当前我国工作的一个重点,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是根本。创新型人才的合理流动是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当前对我国创新型人才的流动状况、特点、影响因素、政策制度等问题进行全面考察、分析有助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进一步改善人才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现代企业存在和谋求发展的基础,技术创新在整个创新体系中居基础和核心的地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强化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真正源泉,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核心的部分。模仿创新是技术创新模式之一,模仿创新能实现快速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模仿创新具有现实意义,欠发达地区企业的模仿创新是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宋蕾 《人才瞭望》2005,(4):12-13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没有人才,科技创新就是一句空谈。因此,温总理在国家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了三个“需要“:“我们需要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需要一批在关键领域和重点岗位的科技领军人物,需要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这是从不同层次概括了我们必须具备的科技人才资源。没有这样的人才队伍,就不能支撑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科技进步、创新和腾飞,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期间,我国大力引进国外技术和人才,积极推动我国科学家和企业走向国际舞台,国际科技合作进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截至2010年,我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同其中97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104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在46个国家的69个驻外机构派驻了141名科技外交官,加入了200多个政府间国际科技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