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如何采用更加灵活的用工模式以降低企业成本,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挑战。灵活用工,作为人力资源服务的新模式,凭借帮助企业节省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缩短招聘周期、转移用工风险等优势,正在加速发展壮大。《2019中国灵活用工及灵活就业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2025年,中国灵活用工市场复合年均增长率将高于23%,到2025年,国内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2.
张璇 《人才瞭望》2017,(14):182-183
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严格按照相关法规执行,将直接影响企业自身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缺乏合法舍规、行之有效的劳动用工管理,随意损害员工合法劳动权益的问题较为突出.笔者阐述了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意义,针对现实中发生的案例进行分析,并对企业在劳动用工管理中应加强的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全面掌握漯河市郾城区企业用工情况,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郾城区人社局组织专人会同淞江产业集聚区、工信局采取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区36家重点企业用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企业用工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原因、人社部门的做法以及下步的思考和建议报告如下:一、漯河市郾城区企业用工基本现状本次调查的36家区定重点企业中,有22家企业不存在缺工现象,占企业总量的61%,有的企业如方汇药业、众益达还进行了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4.
一、焦作市劳务派遣机构设立及劳务派遣用工基本情况焦作市现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4家,其中具有劳务派遣资质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6家,其中市直单位10家,主要分布在解放区和山阳区,县市6家。据统计,截至2014年6月,全市共使用劳务派遣用工14365人,劳务派遣用工单位289家,主要涉及行业有煤矿、金融、电力、卫生服务、生产制造、服务以及部分事业单  相似文献   

5.
01"职小萌":打造企业招工和人才就业的直通车为促进就业,FESCO(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搭建"职小萌"精准就业培训平台,对接匹配企业用工需求,为当地求职者提供实用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切实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大势走向不明、完工船价低、用工成本上升、主体工种劳动力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未来一个时期内船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注定将面临更多的困难。笔者简述了当前船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高旻 《人才瞭望》2017,(16):171-172
劳动用工管理对提高企业员工管理水平及降低企业劳动用工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是推进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深度解决企业用工不规范及风险过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将以劳动用工风险规避为核心,对劳动用工的深化管理进行明确阐述,并对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意见,从而为进一步深化劳动用工管理及规避劳动用工风险提供理论知识方面的相关帮助.  相似文献   

8.
初晓光 《人才瞭望》2017,(6):211-212
对企业来说,企业发展核心要素就是人力资源.当前,大多企业管理者充分意识到人力资源规划重要性,并将人力资源规划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层面实施.笔者依据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力资源规划总目标,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中长期人才资源发展策略,以期对行业发挥参考借鉴价值,进而增强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的普及推广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较多机遇,人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者应改变管理思维,注重数据的分析、利用,注重整个企业内部、社会数据的分析,为企业选、育、用、留人员理性思考提供数据支持.人力资源管理者应适当改变工作内容,适应企业动态需求变化,压缩层级,增加与员工的互动.管理者需转变角色,适应自身角色转变,参与企业战略管理.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正式生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该法的颁布对于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和保障企业员工利益有重大的意义,与此同时,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内都将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本文通过从人格特质分类视角对员工与组织契合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酒店行业经过前期的迅速发展及多元化扩张后,目前进入了行亚调整的阶段.在此过程中,酒店人力资源流失率较高、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不清、用工成本控制要求与劳动力供给实际之间的矛盾突出等问题愈加凸显,急需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提高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本研究旨在以酒店行业的人才需求特征为研究对象,依托聚类算法、相关性分析等大数据技术,以建立酒店行业大数据中心的途径,定期对线上和线下的酒店人力资源供需信息进行全面的搜集与深度加工分析,最终在一年内形成多期定量描述酒店行业人力资源需求特征的数据产品.  相似文献   

12.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开始实施,依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降低用工成本和规避用工风险的必然选择,企业变被动人力资源管理为主动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在“选、育、用、留、裁”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中,招聘属于第一环节,也是极其重要的基础环节。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社会,各大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而且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甚至已经成为每位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将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深入到企业中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分析大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一步探究如何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4.
田结合 《人才瞭望》2017,(12):230-231
人力资源是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将其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一种战略进行管理,利用人力资源的稀缺性、难以复制性、价值性、难以替代性等独特优势,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竞争能力及市场竞争核心能力,为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最佳的人力保障.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其的一种战略形式,不仅是对人员的流动性进行管理,更要对人员的价值、才能、才干等进行管理,明白企业需要的人才、已经拥有的人才,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笔者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与竞争优势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会计是把人力资源作为社会或企业的人力资产,对其成本和价值进行分析、计量和记录,对其供给与需求进行预测,对其投资效益进行分析,做出人力资源投资决策分析并将其结果报告给各有关方面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前都是通过别人介绍外出打工,现在有政府部门给我们送来岗位和政策,我们心里非常有底……"由吉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船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发起的"春风行动"联动日大型招聘会,在船营区搜登站镇举行。27家用工企业携200个岗位参会,岗位涵盖打磨工、水工、焊工、维  相似文献   

17.
徐宏 《人才开发》2012,(2):41-43
通过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体系的分析,可以充分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需求,为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重要的人才基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体系的各种构成要素可以促进企业全面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全面实现人才强企战略目标提供理论支持。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体系建设可以提升企业文化建设速度,为建立优秀企业文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2016年,福建省人社厅大力实施“稳就业、防失业、促创业”行动计划。一是加强与经济部门联动。密切关注各类企业尤其规模以上企业运行及用工状况,确定就业用工重点服务企业,予以政策倾斜和服务保障。二是统筹重点群体就业。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强化对就业困难人员、贫困人口以及关停企业失业人员的就业援助。三是强化用工监测服务。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分析评估及就业人才需求预测,积极为企业提供人才招聘、技能提升培训等服务,降低企业招工用工成本。四是落实支持企业稳岗政策。鼓励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稳定职工队伍,对未裁员、少裁员企业,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发放稳岗补贴。五是鼓励企业开展用工调剂。积极搭建各类用工调剂平台,开展企业间淡旺季用工调剂,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六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推进校企合作,建立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鼓励采取订单培养、定向培训等方式,提升培训质量。七是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推进“众创空间”等创业创新载体建设,加强创业教育培训,扶持一批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创业大本营。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培训整合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力资源培训整合分析 当今企业要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注重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其实现知识差异化、技能多样化、能力综合化,增强其整体凝聚力和协同意识,使企业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体。而要实现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源培训无疑是针对性强、递进关系明确、可控性好、成效快的一个途径。 企业员工在特定时期内可能存在多方面的培训需求,对人力资源培训者而言,应安排哪些培训、先安排哪类培训往往是煞费苦心的事。若将各类培训有机整合,使各类培训并驾齐驱,则既能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以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时代,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企业的生命线,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重要内容的职业开发和职业发展,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有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有意识地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组织的劳动力需求相联系,促进员工的职业生涯开发与发展,使之与组织需求相吻合、相匹配,作为提高劳动力效率的策略,已成为现代企业职业管理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