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近代汉语词缀“生”的用法及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是近代汉语中新兴的词缀。它产生于唐五代 ,发达于两宋时期 ,元明时则逐渐萎缩 ,今天仅在现代汉语的个别方言中保留了其用法。其语法性质是词缀而非助词 ,基本意义是表达一种认定事物情状的类别义。“生”来源于汉语口语  相似文献   

2.
陇东方言中“来”的特殊用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陇东方言中"来"除了有着与普通话相同的用法之外,还有着与普通话不同的六种特殊的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量词"盘"在四川方言中的一个较特殊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本是表器物的名词,后逐渐产生量词用法。本文通过对量词“盘”的分析,试图说明它在普通话与四川方言中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把"字被动句是近代汉语时期新兴的被动句式,在语义和句式结构的共同影响下于元代产生,明代有所发展,但见次率低、结构简单,清代逐渐衰亡,在现代汉语共同语中已经消失,但在汉语方言中还有所保留。  相似文献   

5.
关中方言区大部分地点方言有儿化现象,相对看来,西安、商州、武功、户县及其附近地区儿(化)尾词较多,扶风、眉县及其以西儿尾多自成音节,且儿尾词较少.西安等处单音节名词重叠成AA式后有小称作用,加上儿化作用又兼爱称,加上子尾无爱称.关中方言区以旬邑、西安等方言点子尾词为最多,且名词、形容词、量词可带子尾.关中方言的头尾与普通话特点基本一致.关中方言有一批能产性较强的形容词后缀,构成了形容词生动型."圪"字的使用范围由晋语区延伸到关中方言区,以旬邑等处方言使用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北方方言中的语缀"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方方言中有一个语缀“巴”,一般出现在单音节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的前、中、后位置,读轻声,有造形和造词的作用,并分别成为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的构成标志。  相似文献   

7.
谈黑龙江方言中的词缀“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黑龙江方言中 ,词缀非常丰富 ,“拉”就是一个较有普遍性的词缀 ,本文主要探讨充当词缀时 ,“拉”及其成词的语音、语法、语义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绍兴地区的人称代词十分复杂,多的有三套,少的也有两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绍兴地区原本就有一套人称代词“侬、汝、渠”,后来受北方官话的影响,形成了“叠床架屋”现象;二是绍兴地区的人称复数词尾原本是数量短语“两个”,但随着“两个”的合音、弱化及语法化,逐渐和单数词尾“侬”发生了混同,这又进一步增加了绍兴地区人称代词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从字的结构、形体、来源等几方面对绍兴方言的用字特点进行分析 ,探讨了辨雅俗、审语音、析词义等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新疆汉语方言里方言色彩较浓的一些常见前缀、后缀、准后缀、叠缀的意义和用法逐一进行了考察,并做了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Lefevere的"话语世界"概念及Toury的翻译规范理论,以《离婚》中的绍兴方言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原文及其四种英译本的比较,考察译者各自采取的翻译规范。文本考察发现,四种译本均表现出翻译行为的规律性变化,即译文在倾向于充分性或可接受性方面有规可循。  相似文献   

12.
“子”尾在洛带客家方言中很活跃,本文对“子”尾在名词、形容词和量词中的用法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子”尾作为词缀构成了很多不同于普通话的名词,在少数名词中明显地体现出小称的意义;在形容词中或作为词缀构词,或作为形容词生动形式的一部分,往往表示量增加了一点儿或程度超过了一点儿的意义,大都表示或喜爱或不如意的附加色彩;在量词中也可以作为词缀构词,还表示量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代汉语词缀同现代汉语词缀在性质上基本一致,但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同。近代汉语既有意义高度虚化的真词缀,也有意义半虚化的类词缀,呈现出一种实词、类词缀、真词缀多种用法处于一个共时平面的“多位一体”状态。鉴别近代汉语词缀时,也不能单纯以“词缀去掉后词根的含义不变或词根的词性不变”为标准。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等级大纲>和<词汇等级大纲>为讨论对象,统计并分析了两个大纲在词缀处理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名称、收录和标注、排列次序等.结合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理论,文章认为可以通过词缀特别是类词缀强大的类推功能进一步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