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媒体对司法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案例层出不穷。如何构建媒体与司法活动之间的和谐关系。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媒体对司法活动的监督除有积极影响外,也有消极影响。造成矛盾与冲突,其原因在于双方的立场、视角和利益不同,以及当前我国司法体制机制的不完善。构建两者的和谐关系,应从健全媒体监督制度和完善司法独立制度两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
姜显昱 《理论界》2008,(7):168-169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改革发展,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媒体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取决于媒体对新闻自由的把握以及政府对媒体处理新闻事件的支持态度。因此,媒体要更好地实现公众参与,更有效地监督政府,更充分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民与政府能够通过对话达成共识与团结。  相似文献   

3.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接受人民群众外部监督,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重大制度设计。201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人民检察院办案活动接受人民监督员监督的规定》,以构建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体制科学化为原则,探索多元化监督办案模式。实证研究表明,人民监督员制度运行正常有序,但存在人员抽选机制不完善、监督范围不均衡、权利保障不到位、管理体制不科学等现实问题,还需要从理论和实务层面做出积极回应,创新提升人民监督员监督案件实质性参与效能,完善人民监督员管理机制,优化履职案件监督权利保障规程,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的参与性。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体监督司法审判是公民和媒体新闻自由的直接要求 ,是人民主权、权利制约权力原则的本质体现 ,是实现审判公开的重要手段 ,有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和司法权威的树立。必须充分肯定新闻媒体对司法审判活动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5.
有效防治期权腐败,必须创新人民监督机制。要健全人民充分享有知情权的阳光制度,解决人民不知道如何监督的问题;要建立人民拥有全方位参与权的保障机制,解决人民不敢监督的问题;要完善人民参与监督的利益激励机制,解决人民不愿监督的问题;要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机制,建立规范的网络监督机制,解决人民不能有效监督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孙浩 《南方论刊》2007,(4):60-61
人大代表是人民的利益代言人,代表能否切实代表、维护人民的利益,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和评判。在我国,由于对代表的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对人大大表的监督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也由此造成一些代表履职不理想的情况出现。加强对人大代表监督问题的研究,完善相关机制,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新闻媒体监督司法审判的实践中存在多种形式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媒体监督得到加强,但司法界对媒体监督的正当性认识不足,存在抵触情绪;媒体监督缺乏规范和约束,出现“媒体审判”和“媒体腐败”现象,招致司法界采取自我防范和限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具有重要作用的人民群众监督,是民主社会独有的一项治国战略。但目前还存在人民不懂监督、不能有效监督、不知道如何监督、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推行公开办事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改进公民举报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权;强化舆论监督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批评权;规范网络监督机制,开辟有效监督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9.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设置初衷是监督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案件,但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查权转隶于监察委员会以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监督对象已经不存在。从实际情况来看,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运行并未取得预期效果。职务犯罪侦查权具有专业性、秘密性、高效性等特征,综观世界各国立法,没有通过外行人以参与具体程序的方式对该权力的运行进行监督的先例。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可以借鉴国外民众参与检察的制度与实践,使人民监督员制度回归其应有功能,即只对检察机关的公诉权进行监督,防止检察机关不当起诉或不当不起诉。职务犯罪侦查权转隶后,对监察委员会侦查行为的监督需要通过检察监督和司法审查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的战略目标。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传媒,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媒体表达当中与和谐社会主旨敏感相连的负面报道入手,具体分析媒体如何以不和谐音促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1.
媒体新闻失实一直是业界和社会抨击的诟病,它不仅损害媒体公正无私的社会形象,亦给社会造成不和谐影响.从近期媒体新闻失实事件分析发生缘由提及预防时策当对有关方面不无丝毫裨益.  相似文献   

12.
媒体新闻失实一直是业界和社会抨击的诟病,它不仅损害媒体公正无私的社会形象,亦给社会造成不和谐影响。从近期媒体新闻失实事件分析发生缘由提及预防对策当对有关方面不无丝毫裨益。  相似文献   

13.
媒体监督司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近年来,媒体干预司法的现象时有发生,媒体与司法的伦理冲突日益彰显,妨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应对媒体监督司法重新审视,平衡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媒体监督一方面使得司法活动更加透明公正;另一方面,影响司法独立,公民的部分权利受到侵犯。媒体监督与司法活动之间会发生冲突,其原因在于:法律事实有别于新闻事实;司法独立排斥媒体监督;媒体报道的及时性与司法活动的程序性相矛盾;媒体的感性与司法的理性存在对立。媒体机构与司法机关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应通过法治途径,扩大司法信息公开的范围,提高媒体和司法的自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司法权的性格及其构成的解读,结合媒体监督的优缺点,旨在探讨司法权的舆论监督制约机制在自媒体时代下如何建构,提出应当吸收传统媒体监督的优点,防范"媒体审判"的缺点,发挥自媒体的长处,积极引导公民个人对司法权的理性监督。  相似文献   

16.
列宁不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察机关,对于保证国家干部当好公仆起了很大作用。一监察机关,顾名思义是起监督作用的,列宁建立监察机关,正是为了对国家干部实行监督。列宁非常重视巴黎公社关于防止人民公仆变成主人的创举。他发挥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普选和监督思想,指出“官吏”职务不能由人民直接担任时,他们必须“受人民的特别监督,成为由人民选举,一经人民要求即可撤换的代表。”①并强调“对于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民主监督思想是中国民主监督理论的第一个里程碑。本文从有机构成的视角对毛泽东的民主监督思想进行了重新审视,试图对毛泽东民主监督思想内在逻辑体系重新进行解构。提出毛泽东的民主监督思想是由民主、"让人民来监督政府"和"人人起来负责"的监督这三部分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系,打破了学界对其民主监督思想的传统认识。并认为民主是民主监督的思想基础和逻辑前提,是党和政府为什么要"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根本原因;"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是民主的必然要求,说明党和政府必须主动接受人民监督,保障人民的监督权利,为人民监督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人人起来负责"的监督是民主和"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必然结果,这三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8.
人民监督员制度已经实施10年。毋庸置疑,人民监督员制度确实发挥了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践中,也逐渐凸显了这一制度由于法律依据不足,导致人民监督员监督职能难以发挥,监督效率不高等各种问题。人民监督员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与检察院顶层设计这一制度的愿景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状况值得反思。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之,使人民监督员制度真正发展为一种刚性的、外部监督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张薇 《鞍山社会科学》2005,(6):12-12,23
当前,我国各种关系基本协调,政局基本稳定,社会基本和谐。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在基本协调、稳定、和谐的前提下,人民内部各类关系和矛盾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和警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在经济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不同程度地普遍得到实惠的情况下,人民内部一些关系与矛盾日趋复杂与紧张,存在某些不安定的隐患、不和谐的因素,影响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网络监督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监督过程中应处理好网络监督与网络谣言、网络暴力、媒体审判以及传统媒体监督的关系.网络谣言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网络监督的方向,在网络监督的过程中,要努力抵制网络谣言,并和其进行“赛跑”;网络暴力是一种网络侵权,要对网络自由表达的手段和内容进行必要的限制;网络监督有时会发展为媒体审判,这会危及司法独立,但媒体监督和司法独立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即保障社会公平;传统媒体是对“网络监督”的监督,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相互支持与合作,共同推动了舆论监督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