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道德教育成为当今继网络之后的又一热点.网络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巨大的使用价值,同时也存在值得警惕的负面.然而信息网络就像潘多拉的魔盒,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麻烦”.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领导者的道德都为世界各国所高度关注。这种关注既是因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伦理共识,是人类发展与延续的精神基础,同时也因为领导者道德缺失在国家政治层面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一些西方领导者从不同角度对领导者道德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网群人数激增,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也日显重要,笔者拟以云南独立学院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价值观和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失范的心理诱因入手,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积极应对策略,以促进高校大学生自觉提高网络道德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人肉搜索”这一网上行为,分析探讨网络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网络伦理缺失的表现,提出解决网络伦理缺失的途径,以期达到唤起网民道德自觉、道德良心,进而实现网民道德自律的目的,使网络活动能够健康、有序,合乎规范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标 《管理科学文摘》2009,(16):110-110
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总是扬善抑恶的。它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而网民道德,是网民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慎独”意味着网民独处时,在没有任何外在的监督和控制下,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Internet时代的来临,现在越来越快的连接速率让网民真正的生活、工作在一个宽带的时代。特别是网络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与时代共鸣或相悖的伦理道德观念。人类正面临着一些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6.
薛颖 《经营管理者》2012,(1X):305-305
网络营销中的道德失范问题对于网络营销环境和网络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网络营销道德失范的主要成因包括企业的营销理念等主观因素以及网络信息不对称和网络监管体制不健全等客观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营建可持续发展的网络营销环境。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迅速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爆炸性地增加,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和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的缩影,所受到的影响日渐明显,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网络给他们带来了诸多影响,网络也正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如何借助互联网,因势利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8.
人类中心主义的否定 在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上,“人类中心主义”一直占据了主导。早在古代,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就把人类看作判断一切事物是否存在的评判者。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更是占据统治地位。道德只是对人而存在,只有人才能得到道德上的关怀和尊重,道德义务也只有对人而言才应该承担,在人类生活之外不存在道德关系。因此,强调人对自然的权利,人是宇宙之灵,万物之主,太阳为人而生,星斗为人而亮,自然为人而存在,人是自然的主人,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一切为人的利益服务。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必然导致“人类沙文主义”,产生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度、无休止、肆无忌惮的索取和掠夺,忽视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把人和自然置于绝对对立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表征体现为网络空间中道德文化的迷失,网络暴力违反了道德建设的初衷,虚假信息与错误价值观的误导,网络侵权违法行为管控难等。对此,针对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软法治理应运而生,具体表现为软法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加大,在网络治理中软法是硬法的有效补充,软法在网络治理中具有正面效应。针对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应加强软法基础理论研究,构建软硬法的衔接机制,进一步规范软法制定程序,构建内外联动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网络道德的形成、特征以及与传统道德的差异。通过"经纪人假说"理论阐明滥用网络资源的根本成因,并从外部性的角度分析构建网络道德的客观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探讨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引导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分析及教育对策进行探讨,旨在对当前的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有一点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网络交往道德是建立在网络社会基础上的新的道德体系,本文通过对健全大学生网络交往道德规范来调节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有主客观各方面的原因,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认知教育、慎独教育、法制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言论和行为,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道德量化的这个问题的研究,来证明动物跟人一样具有道德。道德并不是人特有的情感。道德只能通过行动来表现即量化,无法通过本质来定义。动物有道德跟人一样,取消人类的主体性,反驳人类的对于其他生物的优越感和控制权力,从而达到动物与人类平等,取消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15.
就中国的传统而言,人们往往从道德的角度来考虑政府,政府的好与坏依靠于政府官员道德水平的高与低,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只要政府的道德性不成问题,一切都不成问题,至少不会有很大的问题。但是,这种观念的症结在于把道德作为人类生存的绝对无待的基础,不是道德依靠其他的东西,而是其他东西依靠道德。果真如此吗? 正是由于这样的追问,我们来考虑政治中的道德问题。我们来讨论道德主义对于政治观念的影响,我们来分析制度建立本身所依赖的道德观念。我们既思考道德对于权力而言所表现的无可奈何,我们也思考物质生活水平对于道德的性质所表现出的强有力的作用。我们之所以进行这样的思考,并不是要否定道德本身以及它所拥有的能够振奋人心的高尚与伟大,而是想更为严肃而认真地考虑道德在政治中的真正而恰当的地位。我们不希望在这里获得一个唯一而准确的答案,而是想让现在已经疏于思考的人又能积极思考。我们不是想让有道德的人放弃道德,而是希望道德能够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变革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道德在不断变化,政治制度也在不断变化,人类社会也在不断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人类对于自由与幸福的追求。这正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基础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大学生也成为使用网络的重要群体之一。然而在享受自由的网络学习、便捷的网络生活和轻松的网络交往的同时,由于网络的负面影响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大学生中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也日渐凸显。因此,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是摆在我们目前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给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探索加强中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方法,就具有了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网络世界就像一块神奇的土地,非常有吸引力,因为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飞地".笔者根据十年来中学教学和管理经验,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列举了网络的负面影响,提出应加强网络管理,占领网络教育这个新阵地,充分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教育,进而提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德育工作的做法和防范应对网络负面效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领导科学》2015,(5):1
吴江龙、刘伶俐在《对于权力的想象:一种网络舆情的理解视角》一文中指出,网络舆情不仅仅是民意的简单汇合与反映,实际上已成为一股强大的话语权力。舆情在形成上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对于权力的想象,而正是这种对于权力的想象支撑着网络舆情发展成为权力本身。网络想象表面上是合理的质疑,但实际上从一开始就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并预设了一个道德审判的主题。它颠覆了等级制,却又创设了另外一个等级制。通过屏幕与键盘,在同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人们可以不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有主客观各方面的原因,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认知教育、慎独教育、法制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言论和行为,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大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特征三种表现形式,并对调适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提出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