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二三百万年前类人猿向人转变之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之树已经硕果累累。然而,人类对认识之树本身,至今却仍然了解很少。现在已到了非研究人类认识本身不可的地步了。辩证逻辑对辩证思维特殊规律的研究,就是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之一。可是,在一些同志的头脑中,却有若干无形的绳索,束缚着对辩证思维特殊规律的研究。束缚之一是,有些同志片面地机械地搬用了恩格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遵守着同样规律的指示,认为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只能是对立统一规律。  相似文献   

2.
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9页)。对立统一规律既是宇宙的基本规律,也是思维运动的基本规律;但是它在思维领域中的表现形态是不同的。人们用对立同一律或具体统一律来标志这种不同。对立同一律或具体同一律就其反映思维运动的基本矛盾来说是思维领域的最基本的规律,但它对作为宇宙基本规律的对立统一规律来说,则又是特殊的规律。本文旨在从辩证思维的基本矛盾出发,研究对立统一规律在思维运动中的特殊表现。  相似文献   

3.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目前,我国哲学界对“一分为二”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就是围绕着这一根本规律进行的。有的同志认为“一分为二”是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表述;有的同志认为“合二而一”也同样可以表述对立统一规律;有的同志则认为只有把“一分为二”同“合二而一”结合起来,才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完整表述;又有的同志对这三者都持否定态度,认为这几种说法都不如对立统一规律本身表述得清楚明确,等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工作方法理论具有多方面的特征,本文拟就这一理论的辩证特征,作初步探讨。特征之一:灵活地运用唯物辩证法诸规律 (一) 对对立统一规律的运用。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诸规律有过很多阐述,特别是对对立统一规律有很多重要发展。这一理论上的贡献,贯穿于毛泽东对工作方法问题的整个论述之中。毛泽东处处坚持矛盾分析法,强调矛盾问题的精髓,使对立统一规律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都获得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一) 人们都承认,辩证逻辑是研究辩证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可是当提到辩证思维有没有自身特有的基本规律时,意见就不一致了。从五十年代到现在,一直有许多人认为,辩证法的三条基本规律,同时也就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此外辩证思维就不应有独特的基本规律。列宁关于辩证法、逻辑和认识论三者是“同一个东西”和恩格斯关于辩证法规律同辩证思维规律“彼此一致”、存在规律和思维规律“本质上是同一的”的著名观点,往往就是这种主张的立论根据。我们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在对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理解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思想混乱。有些同志认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可以有四个、五个、六个……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会越来越多,以至无限,而最基本的规律却只能有一个,即对立统一规律;还有人提出了所谓系统的五条或七条规律,要把它纳入唯物辩证法之中,甚至取代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有的同志根据经验归纳法,发观了“分离与结合”是宇宙间运动变  相似文献   

7.
波浪式发展规律与对立统一规律的关系,如同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与对立统一规律的关系一样,是表现形态与内容实质的关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唯一的根本规律。它具体地表现为平衡不平衡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这三条一般规律,这三种表现形态,相互之间也不是一种并列的关系,而是一种由里及外、层层展开的关系。依据现在已经达到的认识成果,我们可以认为,在当前条件下的科学的唯物辩证法规律  相似文献   

8.
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规律(即基本规律,下同)究竟是几个?是一个,还是三个?这是哲学界长期以来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庞长富同志今年四月十九日在光明日报《哲学》专刊上发表文章,认为“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即对立统一规律”。再次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兴趣。通过讨论来明确这个问题,对于理论和实践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辩证逻辑研究的开展和深入,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是什么以及如何表述它的问题提出来了。有种意见认为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对立统一律就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按照这种意见,研究唯物辩证法规律在思维领域中的特殊表现的任务就被取消了。因而,这不是一种积极的意见。目前国内逻辑工作者对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有种种不同的表述:如“两点论”、“对立同一律”、“具体同一律”等等;在国外也有各种不同的表述:如  相似文献   

10.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方法论,对其实质和核心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在学术界居主导地位的思想是“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笔者认为,这种提法有些绝对化,否定之否定规律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11.
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具有双重结构:一是辩证规律体系,二是辩证方法体系。在辩证规律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核心规律。在辩证方法体系中,矛盾分析方法却不是核心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才是其最基本的方法。而要认识到这点,就必须在搞清楚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区别的基础上,如实地把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主观辩证法去认识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辩证法思想是唯物辩证法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毛泽东同志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创立了历史辩证法和军事辩证法,提出了一系列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一、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核心是矛盾学说毛泽东同志对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和阐述,是以矛盾学说为核心的。毛泽东辩证法思想在理论形态上的表现,主要是关于矛盾规律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辩证法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研究对立统一规律,指出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以及不断的斗争和最后的互相转变或向更高形式的转变,来决定自然界  相似文献   

13.
我认为把唯物辩证法的规律,简单地归结为“只有一个”,即对立统一规律,是不科学的。庞长富同志提出: “如果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唯一规律还是思想萌芽的话,那末在列宁、毛泽东的著作中这种思想就十分明确了”。这是他持一个规律论的一个主要论据。不错,恩格斯的确说过:对立面的转化是“构成辩证自然观的核心”(《马克思恩格  相似文献   

14.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论战,是一场坚持唯物辩证法同反对唯物辩证法的斗争,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斗争。论战的中心问题是,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事物的根本规律。杨献珍同志在以“合二而一”的矛盾融合论,反对辩证法的核心即对立统一规律时,在矛盾同一性问题上,大做文章。说什么“矛  相似文献   

15.
李英杰同志的《相对绝对论》是一本很有特色的著作,作者提出了人们有意回避的一些问题和自己关于这些问题的独立见解,这表现出作者有很大的理论勇气。列宁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许多同志写过文章论证和发挥这一思想。毛泽东认为“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的矛盾问题的精髓”,也有许多同志写过文章论证和发挥这一思想。这两个思想是否完全一致呢?显然不很一致,根据后一  相似文献   

16.
在今年四月十九日《光明日报》刊载的《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的文章中,庞长富同志认为,“恩格斯对于把量变引起质变作为辩证法的规律,甚至仅仅作为化学上的规律,也是有些保留甚至怀疑的。”作者的这一观点,值得商榷。要确定一条规律是否是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就要看这条规律是否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否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我们认为,量变质变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一样,都具备了这样的品格。恩格斯一贯地、多次反复地肯定了量变质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一条基本规律,并对它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从一八七三到一八八五年前后约有十二年的时间,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中,写出了两篇有关量变质变规律的经典性的论文和许多札记、片断。从这些论文、札记和片断中,可以看出:第一,这条规律是在当时两种世界观的激烈斗争中着重提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了革命  相似文献   

17.
彭泽农、林圃同志在《云南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和《毛泽东思想研究》(1985年第3期)发表文章,对波浪式发展规律与对立统一规律的关系、波浪式发展规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区别,作了具体的说明。应该承认,这对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体系,是一个新的探索。彭、林俩同志提出,唯物辩证法规律是一“根本”三“基本”,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一的根本规律,它具体表现为平衡不平衡的波浪式发展规律,量变  相似文献   

18.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就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对立统一规律就是从事物内部所存在的对立和统一中,从事物所固有的矛盾中,去发现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源。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对立统一规律,就能够正确地把握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真正原因,把握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实质。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始终认定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19.
一种已经形成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要看它与世界的现实状态是否一致。而被传统哲学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对立统一规律,既经不起现实的检验,也违背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辩证精神。现实世界不同事物在“一与多和多与一”即事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联系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差异统一规律,才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真正的实质与核心。  相似文献   

20.
辩证法的体系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两重性质。这一理论“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永远增加着的)认识”(《列宁全集》第38卷第411页),其中包含互相联系的几个普遍规律和一系列基本范畴,这些表现了它的多样化的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各个规律、范畴不是并列的,对立统一规律是最根本的,其余的规律、范畴都是由这个根本规律“派生出来的”(李达:《唯物辩证法大纲》第241页),都是它的补充和表现形态,这些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理论的大一统性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和从不同的侧面表现这个根本规律的许多派生规律和基本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于唯物辩证法规律的相互关系的这种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是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