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远去的皮影     
杨荣兴 《北京纪事》2014,(11):F0002-F0002
制作皮影的老艺人胡长友今年已80岁了,家住平谷区胡庄村。对我们的到来老人很高兴,把皮影的整个制作过程刮毛、描样、雕镂、着色、熨平、上油、订缀等跟我们详细地解说了一遍。整套制作技艺看似简单,实则细致复杂,没有几年是学不来真技术的。制作皮影是胡长友家祖传的手艺,已有三代,他从小就跟父亲学习皮影制作技术,干了一辈子的皮影制作。他的皮影在平谷十里八乡享有直誉。  相似文献   

2.
丁萱  刁杨 《社区》2009,(29):34-35
何泽华注目凝视着他的皮影,时不时抚摸把玩一下,这个40岁刚出头。看起来还很年轻的中年汉子.如此痴迷喜爱皮影,让人有些惊讶,也庆幸皖南皮影还有这样的“喜爱”之人。同时也让我们深切地感到:这或许就是皮影戏千百年来传承不失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第五届全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天稳在皮影雕刻艺术上成就斐然,其作品朴实耐看,常看常新,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功力。在他的艺术生涯中,获得的营养是多方面的,既有前辈皮影大师的言传身教,又有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熏陶感染。他的艺术之路,具有注重传承、寻求突破的特点。对汪天稳的研究,有助于开展一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技艺人物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袖珍人李铭家住大兴。1995年初中毕业后,在姜老师的推荐下,他来到昌平区的一处度假村,在这里当过门童、讲解员、吧台收银员。在这里工作的第11个年头,李铭认识了北京皮影路家班的路海师傅,从此爱上了皮影。  相似文献   

5.
复州皮影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于2006年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对复州皮影的历史概况进行梳理,分析了复州皮影的价值;针对复州皮影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复州皮影的保护与利用的对策,以期使复州皮影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遗产前罗山皮影传承与发展的自然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保护对象成为遗产之前的生存样式的调研必不可少。罗山皮影在没有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已经存在并延续着一种传承与发展的自然模式。这种自然模式表现为:皮影技艺的传承模式、皮影延续的信仰模式、皮影观众的听戏模式、皮影同质的演唱模式等。遗产前罗山皮影正是凭借这种自然模式而持续不断地传承与发展着。  相似文献   

7.
论赤峰地区皮影艺术的造型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影是一门历史悠久,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同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一样,皮影也有其独特的制作过程和人物、布景的造型表现形式。皮影的造型经过长期表演经验、实物制作等方面的积累,形成了一套自己完整的美学模式。赤峰皮影与北方皮影中唐山皮影在造型方面是一致的,具有独特的平面化、艺术化、地域化的表现形式。其艺术造型值得现代艺术设...  相似文献   

8.
陕西作为皮影的发源地,研究陕西皮影不管是对本土皮影艺术的保护还是对现代国产动画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研究皮影艺术的延展性课题日益增多,主要的研究方法多是抽取皮影造型元素或是色彩进行现代设计的改良,延展路径过于单一。本文就尝试通过对皮影艺术的研究,结合历史上国产动画的成功案例,来阐述皮影艺术元素对塑造民族动画品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玉宽 《新天地》2012,(2):51
我用皮影装饰家居,集传统、时尚、知识、趣味等特点于一体的这种装饰方式,使我的现代家居生活既另类又新潮,赢得了新朋老友们的钦羡。我收藏皮影50年,是皮影的顶级"发烧友"。几十年来我通过各种渠道收藏了各地皮影流派的代表皮影制件百余件,其中人物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泰山皮影的艺术现状、制作工艺、表现形式的挖掘整理,提出了对泰山皮影进行"创新性传承"的观点,并通过各种媒介扩大泰山皮影的影响和传播途径,打开设计思路,构思有益于泰山皮影传承性发展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皮影艺术是民间视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本文从中国传统皮影艺术特点、皮影艺术对动画产业的国际化的影响、皮影艺术对中国动画产业化价值进行了探讨,旨在借助传统民族艺术推动动画产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2.
对皮影收藏有着多年感情的我,前不久居然在泰国也淘了回皮影,真是开眼、开怀又开心!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制品的通用称谓。  相似文献   

13.
时下,居室装饰之法林林总总,花样迭出。我用皮影装饰家居,集传统、时尚、知识、趣味等特点于一体。这种装饰方式,使我的现代家居生活既另类又新潮,赢得了亲友们的钦羡。我是皮影收藏的发烧友,近年来,我通过各种渠道收藏了各地皮影流派的代表皮影制件百余件,  相似文献   

14.
乐亭皮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活的灵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和精神内涵。但现在其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存在着投入资金有限、传承后继乏人、保护传承路径单一等问题。通过对乐亭皮影保护与传承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唤醒内驱力让乐亭皮影“活起来”、适应新需求让乐亭皮影“火起来”、抢抓新契机让乐亭皮影“亮起来”等保护与传承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中国皮影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尽管如此,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逐渐被人们淡忘。通过对皮影艺术形式地深入研究,对当代国内外多媒体技术应用形式的广泛分析。阐述了中国皮影艺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建设数字化虚拟剧场的可行性,设计出传统皮影艺术的“数字化虚拟剧场”,同时对数字化虚拟剧场的基本构架进行了全面描述。使传统皮影艺术的存在和传播形式从民间转向数字化平台,在新媒体时代,以崭新的面貌重振青春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山西侯马皮影人物造型的形式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马皮影艺术从清末民初逐步发展起来,其中皮影人物造型既是表演影戏的道具,又是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文章认为侯马皮影人物造型具有和谐美、均衡美、气韵美等美学特征。对于这些人物造型规律的研究,有益于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皮影的造型是通过长期的实践与观察而创造出来的.皮影的二度空间造型的特点,使皮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这是从实际生活逻辑向艺术逻辑的转化,赋予了皮影艺术强烈的装饰特征和鲜明的民族特点.皮影艺术是甘肃民间古老艺术的宝贵遗产,它既承袭了传统,带有宗教迷信的色彩,又更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它的艺术风格、气质和诱人的美的特征,是稳定而不衰的.  相似文献   

18.
皮影始创于刻纸属于一种舞台演出用具,也是一种精美的民间工艺品。历史上,我国曾有九个省区发展出了近15种极具地方民间特色的皮影种类,并一直流传至今。从今天的视角来看,皮影这一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所显现的是一种跨界的、综合的造型艺术形式,同时兼备剪、影、刻、画等造型语言特质。以梳理皮影及与之相关的造型形态语言方式为主,力图在理清其造型规律的基础上,对于当代语汇下"皮影"的继承与再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产业视角来看,望奎县皮影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分析评价望奎皮影旅游资源优势,提出增强营销意识、做好心理营销、开发特色产品、进行创新性市场定位等相关营销策略,对提高皮影戏的知名度、促进皮影旅游发展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皮影艺术作为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剧巧妙结合的独特艺术,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大通皮影艺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