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影响社员对合作社满意度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全国部分合作社社员的调查,重点分析了影响合作社社员满意度的因素,并用Logistic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员收入水平,社员入社年数,参加的合作社是否由农民大户发起,合作社是否提供种子和种苗服务、农资供应服务、产品销售服务,合作社是否按股分红是影响社员满意度的显著因素。基于这些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社员满意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陕西393户果业合作社成员为调查对象,基于消费者满意理论,建立社员满意理论模型。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3个影响社员满意度的潜变量,即合作社自身形象、社员对合作社感知质量和社员对合作社感知价值,进而构建社员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形象与社员感知价值对社员满意度有较强直接影响作用;合作社自身形象对社员感知质量有较强间接效应。建议合作社从建立股份制以提高盈利能力与发展潜力,通过“口碑效应”带动周边农户积极入社以扩大经营规模,重视对社员在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指导,以及提供集中分级与统一包装服务以降低社员在加工环节支出四方面入手,在提高社员满意度同时,实现合作社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纳税人服务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纳税人服务"问题的提出,是要表达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一种新型关系,不是缩小政府服务的范围,而是从公共产品供需角度出发定位"为人民服务"。在现代市场经济确立的社会文化形态中,纳税人和社会公众对服务的满意度,必然成为对包括税务机关在内的政府部门行政管理的主要目标和评价标准。而税务机关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税务机关在整个公共行政服务体系内的特殊作用,必须创新纳税服务机制、强化服务观念、打造服务人才、培育服务机制、优化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和提高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4.
美国农业合作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康 《小康生活》2005,(2):49-52
美国农业合作社以互助互利,服务社员为宗旨。它是农业劳动者的集体组织,意在服务社员,实行民主管理,盈亏共与。合作社分成供销合作社、信贷合作社、服务合作社等种类。农业合作社在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组织协调、以竞争抵制垄断、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促进工农融合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性及其漂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性可以归结为自我服务和民主控制两个方面。以满足社员利益为宗旨和组织发展导向的自我服务本质规定性及以一人一票为基础的民主控制本质规定性 ,曾极大地促进了合作社的早期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变革 ,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性正在发生漂移 ,这种情况也同样发生在我国 , 并正在对我国当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此 ,一方面 ,要充分认识合作社有别于其他组织的本质规定性及其漂移的不可避免性 ;另一方面 ,不必强制性干预这种漂移的发生 ,而应该鼓励合作社社员通过合作社章程自主选择是否允许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允许这种漂移的发生。政府部门则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合理引导本质规定性的漂移。  相似文献   

6.
在合作社法新修订背景下,定义社员资格制度,通过比较选择开放社员制与封闭社员制,对中国合作社社员资格制度进行界定,并对新老社员博弈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的合作社实行较为开放的社员资格制度,合作社可设置入社"一级门槛"增加社员的归属感和参与感,设置入社"二级门槛"可解决产权稀释问题。对于较发达地区或合作社发展相对成熟的区域,可加设"二级门槛";对于欠发达地区或合作社发展处于不成熟阶段的区域,可降低"一级门槛",不设"二级门槛"。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社员资格制度有助于合作社的规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带动小农户共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7.
"国外的合作社法几乎都赋予合作社以法人地位"不能作为合作社在我国获得法人地位的充分理由。英美法系合作社的法人地位"名至而不实归",大陆法系内部对于合作社法人地位的标准仍存在争议。在我国,财产独立与社员的责任形式独立是合作社获得法人地位的核心标准。在对无限责任的社会认同程度、商事组织立法价值的重大转变以及社员有限责任的社会价值的充分考量下,社员应对合作社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合作社应由法律统一授予法人资格。  相似文献   

8.
为客观地评价"分户经营+专业化服务"型烟农合作社服务能力情况,采用标准化评分法建立了一套全面覆盖、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此方法评价了湖南省LH县JN烟农合作社的服务能力。研究发现,JN烟农合作社服务能力指数为69.21%,说明当前该烟农合作社服务能力一般,还存在一些不足。并从定价与分配机制、服务机制、设备设施、社员对服务的满意程度、专业化服务广度等五个方面提出提升"分户经营+专业化服务"型烟农合作社服务能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尽管农民合作社联社在农业生产和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受到广泛认可,但其发展缓慢。通过对山东省寿光市17家合作社171名社员的调研发现:虽然合作社社员对联社优势比较认可,但多数社员对加入联社并不积极。由于缺乏对联社功能的了解,大多数社员对参加联社持观望态度,存在"加入悖论"。因此,提升社员对运营能力和利益分配机制的理解,增强社员对联社的信心,是推动社员加入合作社联社的关键所在。同时,扎实推进社员培训活动,探索联社"职业经理人"等制度也是激励社员加入联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合作社法规定,社员以农民为主体,农民至少应占社员总数的80%。就职业与身份而言,社员应以"农民"为主体;就社员资格而言,社员应以"农户"为主体。否则,易导致"家庭式合作社"大量出现,阻碍合作社的发展。社员资格的法律规制,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由盈余分配原则所决定。为规范合作社的设立行为,建议规定,来自同一农户的"农民个体"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农民"社员总数的40%。这样,既防止"家庭式合作社"囿于"农户"旧的经营方式,阻碍合作社发展;也符合"社员资格开放"原则,避免对入社人员造成不适当限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合作社法规定,社员以农民为主体,农民至少应占社员总数的80%。就职业与身份而言,社员应以"农民"为主体;就社员资格而言,社员应以"农户"为主体。否则,易导致"家庭式合作社"大量出现,阻碍合作社的发展。社员资格的法律规制,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由盈余分配原则所决定。为规范合作社的设立行为,建议规定,来自同一农户的"农民个体"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农民"社员总数的40%。这样,既防止"家庭式合作社"囿于"农户"旧的经营方式,阻碍合作社发展;也符合"社员资格开放"原则,避免对入社人员造成不适当限制。  相似文献   

12.
经典意义上的合作社是社会弱势群体之间联合互助的经济组织,自然人构成了合作社的社员基础。至今,全球不少国家仍秉承这一合作社传统,禁止法人加入合作社成为社员。而在中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龙头企业领办合作社成为现实的选择。龙头企业领办合作社实质上是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外部市场交易关系内部化到合作社不同类型社员关系之中。但是,龙头企业加入合作社产生的异化行为导致国际合作社联盟(ICA)倡导的合作社原则在中国本土实践中发生了漂移,突破了现行合作社立法的制度安排。因此,我国合作社立法的完善应当关注龙头企业领办合作社这一现实,并对龙头企业加入合作社时的资质条件及其作为营利法人社员享有的权利进行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合作社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合作社能够为社员的分散经营提供合作服务并对社员的单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合理安排指导与调度。我国曾经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市场经济与农村生产分散性之间的矛盾加深了,而这一矛盾的缓和依赖于合作社的实施。可以预见,合作社将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合作社是农民以自己的人力资源作为合作对象组织起来的一种人力资源合作新形式。人力资源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应该遵循社员人社和退社的自愿与自由、社员民主管理的自助与自主、经营原则的稳健与服务,以及盈余共享与债务承担有限等运行原则,建立了人力资源合作社的注册与创建、组织结构、管理者遴选、经营运作和利益分配和债务承担,以及合作社合并、分立和解散机制,指出了人力资源合作社运营过程中应注意规范决策机制,加强全程社会监督,消除内部人控制等弊端,加强与政府、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广泛合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余姚市马渚镇瑶街弄村的入户调查,实证分析了社员农户对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满意度、非社员农户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八成以上社员农户对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满意"和"非常满意";非社员农户2/3有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意愿;非农产业越发达,非农收入越高,农户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意愿就越强.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合作社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合作社能够为社员的分散经营提供合作服务并对社员的单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合理安排指导与调度。我国曾经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市场经济与农村生产分散性之间的矛盾加深了,而这一矛盾的缓和依赖于合作社的实施。可以预见,合作社将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公共管理理论改变了传统模式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对公共服务评价注重"顾客"参与,注重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优抚安置作为国家和社会向法定范围内的军人及其家属提供的公共服务,也必须更加注重服务对象的参与及其满意度。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是国外军人保障的成功经验;培育和发展优抚类社会组织,是解决我国传统优抚安置工作弊端的需要,是优抚安置工作应对挑战的需要。探索创建以优抚类社会组织为载体的优抚安置对象自我服务机制,可以作为优抚安置制度创新的一种尝试。应倡导和鼓励退伍转业军人创办优抚类社会组织,明确社会组织可介入的优抚安置服务领域,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和规范优抚类社会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江西省11个县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487份社员问卷调查数据表明:社员对合作社的服务需求优先序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技术与种苗等生产资料、提供资金帮助、提供市场供需信息、提高农产品价格与市场地位。从社员所处村的区域特征、户主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农产品技术环境特征、社会经济环境特征五方面选取17个变量构建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表明:家庭劳动力个数、主要农产品为粮食作物与养殖类对提供技术与种苗等生产资料的社员服务需求影响显著,农产品技术含量、主要农产品为粮食作物与瓜果蔬菜类对提供市场供需信息的服务需求影响显著,年龄、性别、生产经营规模、农产品投入费用、兼业化程度与资金获取难度对提供资金帮助服务需求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创新社会管理思想为指引,以政府部门购买公共服务为范例,以“石拱桥原理”作为分析工具,揭示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创新的现实路径:人民群众监督政府,促使政府购买服务并监管社会力量,向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否则将承担相应的责任,以期从根本上提升当前公共服务供给绩效。  相似文献   

20.
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价值链各环节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应用中国13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合作社价值链各环节对合作社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合作社在产后销售服务中有无最低收购价以及合作社有无开展资金服务对社员满意度和合作社营利能力均有显著影响;合作社农技培训人数、农资供应比例以及农资是否可以赊销对社员满意度有显著影响;而合作社农产品的品牌经营和质量控制情况会显著影响合作社的营利能力。鉴于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进行有针对性的价值链整合,以提升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