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兵兵 《现代交际》2011,(10):177-177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一名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将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发展幸福能力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高校辅导员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作为培育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引路人,影响着高等教育育人目标的实现。本文从幸福感的内涵着手,分析了影响着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主客观因素,试图探究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因此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预防其职业倦怠感,对于高校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校女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有性别优势,也有不易克服的劣势。时间、技能、人际交往资本的欠缺使女辅导员多条职业发展路径狭窄。对此,学校要制定辅导员使用和发展规划,增加转岗机会,科学考评,优化性别分工;辅导员自身转变性别观念,做好社会角色管理和职业发展分期管理,提升职业发展能力,解决性别上的职业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高校越来越重视辅导员职业素质的提高,但是对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心理感受以及职业倦怠行为的关注度还不够。辅导员队伍如果出现职业倦怠,将影响学生教育管理的效果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研究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现状,探讨预防职业倦怠的对策,将有助于提升辅导员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6.
高职辅导员对工作认同感在于工作中能够努力上进,当前针对高职辅导员缺少科学的奖惩机制以及职业发展规划,所以造 成高职辅导员在工作中缺少一定的职业使命感、荣誉感等。高职院校需要就辅导员工作机制进行完善,以提升高职辅导员的工作热情, 并解决辅导员的工作困境,进而提升高职辅导员的综合素养能力。本文就提高高职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研究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相关 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使高校辅导员工作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分析和研究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是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及社会调查对民族地区大学生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民族地区辅导员职业能力基本要求,对民族地区辅导员职业能力现状进行了总结,对提升民族地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高校心理辅导员是辅导员队伍中特别的一支队伍,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还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从高校心理辅导员现状入手,从高校心理辅导员的非专业性、多角色身份、心理状况等角度分析其困境,研究有效解决其困境的对策,有助于拓展高校心理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路径,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健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9.
就业关乎青年的主观幸福感.实证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城市青年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总体而言仍高于城市非青年群体和农村青年群体.就业质量对提升城市青年主观幸福感有正向促进作用,且主要通过收入、社会保障和职业发展机会三个维度发生影响,工作强度和工作稳定性的促进作用在统计上并不明显.要提升城市青年的主观幸福感,需从提高收入、加大保障力度、提供更多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机会入手,同时还需要降低这一群体对工作和就业的厌倦情绪和无力感.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幸福是人生追寻的终极目标,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美好的。而人的一生。有l/3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对所从事的职业是否具有幸福感将直接影响到生命的质量及其工作效果。教师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职业,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校青年辅导员作为教师中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11.
以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为背景,分析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必要性,研究高校辅导员的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四点提升辅导员职业素质能力的对策:加强辅导员的思想道德教育,落实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机制,建立常态化的辅导员培训机制,完善辅导员考核制度,从而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办高校辅导员是履行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利于推动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本文从民办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怠倦的特征表现及原因分析,浅谈克服职业怠倦的策略,为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其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如今许多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职业幸福感缺失的情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提升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4.
辅导员职业认同是指辅导员对于所从事辅导员这一职业的肯定性评价,职业认同对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总结出促进辅导员工作程序化,摆脱事务性工作的拖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大表彰奖励力度,提高辅导员的职业成就感;加强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增强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动力等几个方面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  相似文献   

15.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持力量,政治引领力是辅导员工作的核心职业能力。提升辅导员政治引领力是培养担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的实践需要,是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迫切要求,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内容。文章通过全面分析辅导员政治引领力提升的现实困境,建议从提高辅导员专业素养、创新引领方法、加强网络育人、完善高校制度等方面下功夫,促进辅导员政治引领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汪海伟 《职业》2014,(26):51-52
胜任力模型已成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评价分析工具,正推动着高校绩效工资制度的深化改革,研究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从而推进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对科学评估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老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需要辅导员确立自己高尚的人生境界,既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法宝,又是拥有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的前提。文章阐释了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人生境界的基本内涵后,提出了提高其人生境界的基本方法,即增强理论修养,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职业能力,淡化功利色彩,这既是一种精神追求,更是一种胸怀气度,只有这样才能为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全员育人理念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辅导员工作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基础,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由于知识储备不足、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程度不高等原因,辅导员在职业能力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高校需要通过加强辅导员培训、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创新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等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张颖  刘幸娟  祝敏 《现代交际》2012,(10):191+190
根据目前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缺乏的现象,本文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增进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意义和价值,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建议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职场青年的社会适应问题对推进社会发展和提升青年职业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高校青年辅导员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对其社会适应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以山东省X高校的青年辅导员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辅导员职场社会适应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