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党的历史上永恒而又常新的主题。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贡献就在于 :他从 2 0世纪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反思中 ,提出了三个世纪性难题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并从当代中国的国情出发 ,从实现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入手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中 ,破解世纪难题 ,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初步形态  相似文献   

2.
“二为”方向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和邓小平文艺理论的经典表述 ,也是对具有“诗教”“乐教”传统的中国近、现代文论精神的发扬光大 ,更是对 2 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二为”方向以其鲜明的实践品格、深刻的历史理性、科学精神和博大深邃的人文情怀 ,为新时期文学续上了“五四”文学的血脉与精魂。邓小平文艺理论已成为 2 0世纪中国文论的宝贵遗产 ,同时也必将成为建设 2 1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可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第一二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共  相似文献   

4.
<正>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些伟人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产生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思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毛泽东思想写到自己的旗帜上。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我们的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将要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  相似文献   

5.
人类即将告别20世纪。在这个时刻,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本世纪的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20世纪,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一百年,是中国翻天覆地的一百年,在这一百年当中,中国从屈辱走向了振兴。这一百年的历史,是风云激荡的历史,是可歌可泣的历  相似文献   

6.
论邓小平对中国的设计与改造—为纪念“真理标准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而作王影聪李昌明党的十五大报告对20世纪中国的发展历史作了概述,其中有一段很精辟:“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已度过百年华诞,但仍保持着青春活力,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卓越的创新能力的创新型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集中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进行了一系列伟大的理论创新,取得了影响至深至远的重要成果。其成果集中表现在毛泽东、邓小平和习近平三位杰出的代表人物身上。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念、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中国共产党创新成果的主要代表。21世纪,中国共产党将继续保持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新的征途上继续开拓创新,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的革命力量”。他明确地指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社会力量——“文化力”。邓小平也在这样的意义上阐述过“文化力”。他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3页)。他还说过:“要懂得些中国的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对多党合作制度的创新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即 :在合作性质和对象上 ,由“阶级联盟”发展到“劳动者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在合作体制上 ,由一般的“方针政策”发展到“基本的政治制度” ;在合作方针上 ,由“八字方针”发展到“十六字方针”。邓小平对多党合作理论的创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变革传统儒学“中国中心主义”的文化世界观是中国现代化首要的基本的历史课题。但从“中体西用”到“西方中心主义”,再到建国后借助社会主义优越性重新膨胀的“中国中心主义”的历程表明,中国人重建新文化世界观的努力失败了。20世纪80年代后,邓小平根据对时代与中国的全新认识,提出了“世界公民”的重要思想,从而为中国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崭新的文化世界观基础。考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世界观的历史变迁,人们不难认识到邓小平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这一历史真理。  相似文献   

11.
义利问题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乃至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概括了中国历史上义利观的三种观点 :贵义贱利 ,重利轻义 ,义利统一 ;分析和论述了邓小平对历史上义利观的继承与发展 ,邓小平的义利观是义和利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2.
<正>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邓小平同志在回顾党的历史时曾说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在参加学习班系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后,感到邓小平之所以能够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与他的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分不开的.他在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特别是他在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期间,在指导中国进行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执政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超越,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为民谋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执政伦理思想可以归结为:立党为民,执政为民。其中以民为本,执政为民是邓小平执政伦理思想的基石与根本出发点;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它的制度保障;共同富裕是它所追求的最终目的;“三个有利于”则是它的价值判断标准。它们共同构成了邓小平执政伦理思想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说 :“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 ,站在新的历史高度 ,进一步丰富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集中体现就是“三个代表”的论述。我们应当完整而正确的学习、理解 ,把它贯彻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与中国“第二次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来源于中国“第二次革命”的实践。邓小平在60年代初、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先后发表的《怎样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构成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孕育、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三个里程碑。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有一个“基本问题”或“最高问题”,就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包含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一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二是“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的基本思路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必须按社会经济规律办事,三是逐步发展中国经济。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还包括一系列重要原理和基本范畴。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中的瑰宝,具有突出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是20世纪重视文化建设的三位政治家,毛泽东同志毕生关注着中国的文化事业,从“文化书社”到“文化大革命”,从“文化”始,以“文化”终。邓小平、江泽民的文化思想从大的层面来说是毛泽东文化思想的一部分,其理论框架与毛泽东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观念是相通的,而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每一时期领导人的文化思想又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剖析了不同历史时期领导人文化思想的特征,对新时期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站在世纪的交汇点上,通过学习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重要思想,对21世纪中国教育进一步全面体现“三个面向”进行了教育理念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对 2 0世纪中国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 ,是站在世纪前列的伟人。他拨乱反正、实事求是 ,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他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道路 ;他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为实现祖国统一打下了基础 ;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对祖国人民的无限忠诚 ,是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时代主题,这就是中国现代化,这是一个跨世纪的大课题。从两宋以来,中国先后有六次痛失完成社会变革、走向近代化、现代化的历史机遇;今天正是一个百年不遇、千载难逢的大机遇。“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带领20世纪中国现代化起步的三位历史巨人。“三民主义论─—新民主主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改造论和建设论)”,是指引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三面主要理论旗帜。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邓小平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起了决定性作用,但也有毛泽东的奠基之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理论思维高度回答了三大课题: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体制现代化目标问题;中国现代化主体确立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新中国以来党的教育指导思想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即毛泽东时期、邓小平时期和江泽民时期。通过历史回顾和评析 ,我们看到毛泽东的“三个教育”、“三育两有”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四有新人”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素质教育”、“双服务双结合”是三个历史时期教育指导思想的核心。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的教育指导思想 ,并可概括为 :教育要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教育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坚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