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侃侃抛出这句巴菲特名言的,是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两年前,因为一时的好奇,这个名叫吕桑源的孩子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接触股票,如今,吕桑源对股市已经有了一些朴素的认识,8岁孩子学炒股的事情,也在全国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北大教授与他的小股民儿子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彭戈 《今日南国》2006,(21):48-50
“虽然像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但今年以来,总体还是上涨了七成。”来自重庆的张先生是越南股市的熟客,他告诉记者,越南股市曾有三年多的低迷,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重新活跃,股指一路上扬。“我从今年3月重新进入,投了60多万元买了西贡商信、拓琵水电等几只股票。”越南股市,亚洲新兴发展中国家成长最快的证券市场之一,正在成为中国投资者新的“淘金天堂”。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09,(5):55-55
今年71岁的张德科老人是新疆阿勒泰市公路总段退休工人,他隔不几天就会用220伏电流来为自己做“健身运动”,当地人都称他为“奇人”、“电人”。他的身体不仅是导体,而且还能控制电流。电流通过他的身体后能将一条活鱼在两分钟内烤熟。张德科老人经常通过自己身上的电流给亲戚朋友治疗风湿、关节炎、腰疼等疾病,疗效十分明显。他的身体通过220伏电流后,5个手指就是电针”了,用来电疗。  相似文献   

4.
鲁迅论焦先     
镇江焦山,传说是因汉末处士焦先(光)隐居于此而取名的,今天山上还有他的遗迹.他是个奇人.皇甫谧称他“扩然以天地为栋宇,羲皇以来,一人而已.”  相似文献   

5.
<正> 一、引言:问题与研究方法康德美学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命题,这就是所谓“审美无利害关系”,康德认为“美是无一切利害关系的愉快对象”,这是从对象方面说的.从主体方面看,他认为,只有当人以一种非功利关系的观点看待一个对象时,他所得的愉快才是审美愉快.审美愉快的最大特点就是主体的自由性.总之,他认为物我之间的无利害关系是“鉴赏判断的第一个契机”康德的这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大地,有一位被誉为“东方第一奇人”、“中国第一超人”的人.他的特异功能,早已通过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的播放.名闻遐通。凡在“东方之子”中看过他神功的人无不为之折服、倾倒,为不己。从昨日到今天.他原本没有本质的区别。然而,他的名字和他的爱国之心,爱民之情:无私奉献.不求索取;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积德行善.爱洒人间: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耳誉.以及短短七年便向社会、家乡和人民捐款八千多万圆,使他又跨入了“中国大慈善家”的行列。他是谁?他就是充满神秘傅奇色彩的著名社会活勤家、全国政协委员──天地…  相似文献   

7.
生活于明末的徐霞客,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地理学家。“他的考察日记,并不像是十七世纪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二十世纪的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徐霞客的活动超前了三个世纪,其价值很难为同时代的人所理解。不要说那些八股学究把他视为怪诞,就是饱学之士也只能以宣山川之秘的奇人相许,说《徐霞客游记》是“于地理之学,未尝无补”的“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相似文献   

8.
中国股市流动性对提高股票收益率,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股票收益率与经济增长对 股市流动性的影响也在日益增强。将经济增长、股票收益率和股市流动性同时纳入TVP-SV-SVAR 分析 框架中,从时变视角分析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股票收益率是股市流动性和经济增长的 单向Granger 因果关系,股市流动性对股票收益率具有较强的时滞效应且时变性非常显著,经济增长对股 市流动性的冲击效应呈现“勺子”形态,而股市流动性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呈现“山谷”形态,不同时点 的股市流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和时变性。据此,建议从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完 善股票市场制度、建立风险对冲机制等方面保持股市充足的流动性,以提高股票市场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23、自由是相对于社会相对于你的控制而言的,自由人就是要审慎地对待社会所强加给我们的一切,审慎的过程也是在社会中习得的。刘文学和地主的故事。在刘文学的视界里,走投无路的地主始终就是一个地主,一个被贬抑的身份符号,他不是一个“人”。而此时的刘文学本人也同样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政治意识形态所寄予的  相似文献   

10.
一二十三年前的一九五六年,青年作家王蒙同志发表了一篇震动文坛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小说的主要情节是这样的:新选拔到北京市某区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林震,是个刚从学校毕业两年的年轻的党员。对于新生活的开始,他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美好的僮憬。然而,不久他便感到一种不堪忍受的官僚主义庸俗习气充斥于他生活的周围。组织部第一副部长刘世吾,是个“看透了一切,以为一切就是‘那么回事”的人。他对事物有着“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林欢 《社区》2008,(6):56-56
职场新人S君两年前踏入社会,工作不久即投身股市,进进出出,没赚到什么钱。2007年2月27日,上证指数狂跌200多点。S君杀回股市,买的都是他认为有“价值”的蓝筹股。此后,他坚定自己“价值投资”的决心,在“5·30”最恐慌的时候也没有抛。现在所持股票已经翻番,S君后悔当初买少了。  相似文献   

12.
海燕 《老友》2008,(1):43-43
一个人如果精通一门外语,我们会投以赞许的目光;如果精通两门外语,我们或许更多的是欣赏;而如果一个人通晓五门外语,那么我们恐怕除了咋舌称奇,就只有崇拜了。近日,笔者在南昌走访了一位通晓英、日、法、意、西五门外语的奇人。这位奇人是原江西大学的离休教授——刘平,他是学校外语系的"元老",当年学校组建外语系,刘教授可是功不可没。在教育战线上,刘教授一干就是几十年,他呕心沥血,默默奉献,培育出一批批学有所成的骄子。  相似文献   

13.
华夫 《华人时刊》2006,(11):44-47
一个叱咤风云的地产大鳄,一个10年汇聚40亿资产的商界奇人,却对办学情有独钟。将巨资投入办学,一个民营企业拥有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成系统的教育组织体系,这在全国尚属首家。“我要自己培养教育出民族的脊梁!”,他如是说。是心忧天下的赤子情怀,还是阔言自炒的人前做秀?是企业品牌的战略延伸,还是头脑冲动的自我放逐?本文尝试解读杨卓舒一言难尽的教育情怀。  相似文献   

14.
改善中国股市发展规模现状的苦干对策思考何孝星,徐轶截至1993年12月31日(199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我国股市挂牌的全部股票为218种,其中“上交所”128种,“深交所”95种。1993年全年A股成交231.59亿股,成交总金额4187.07亿元...  相似文献   

15.
晚年的奉献     
他,是一名老共产党员,离休已整整十个年头了,还挑着一个村子的重担。他在短短几年内,以无视个人得失的胸怀带领全村人从贫穷走向了富裕,由落后变成了先进。他就是襄汾县离休干部,现襄陵镇河北村党支部书记——史庆奎。 1985年,史庆奎同志因患严重的胃溃疡,从县农机局副局长的岗位上退休了。初归的几个晚上,他夜  相似文献   

16.
他是一个拥有“玉米叶龄管理栽培方法”和“一种红蜘蛛防治方法”两项国家专利的地道农民;他种的玉米亩产达1326公斤;他带动周边3213户农民种植玉米12000亩,辐射区人均增收达400元;他被当地的老百姓称为“襄汾的袁隆平”,他就是山西襄汾县南贾镇南刘村的“玉米奇人”郭高升。.郭高升48年如一日致力于农作物高产规律与技术的研究摸索,先后搞过“卫东8号”小麦提纯复壮、玉米抽雄杂交育种、果树新品种引进、玉米小麦套种  相似文献   

17.
编辑部故事     
《可乐》2007,(7)
心甘情愿被套牢股市越来越牛,成了大家每天必谈的话题。刘师兄:“雨林,你长期投资彩票,只买不中,现在股市这么红火,想不赚都难,我看你不如转行投资股票。”主任:“小伙子,千万别一时头脑发热。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光看到贼吃肉不行,还要看到贼挨打啊!我劝你还是投资自己熟悉的彩票行业——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哩。买股票,小心被套牢了!很惨的。”扣儿:“你甭吓唬他,你以为雨林不知道被套牢的感受啊?他已经被女朋友套牢了。”“这么惨?那你打算怎么办啊?”主任同情地问。雨林:“惨什么呀,我压根就没打算解套啊!”  相似文献   

18.
论浮士德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涅告诉一位青年人说,要了解歌德就如同要了解整个时代一样,歌德本身就是一个“大世界”。别林斯基指出:歌德他活在一切里面,一切活在他里面;他象大自然一样方面众多。是的,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的一个人就代表了一个时代,包含了  相似文献   

19.
魏剑美原名“建美”,他之所以要改名为“剑美”,就是要以文字之剑和思想之剑为武器,“对不公平的现实,对丑恶的人性,对腐败的官场,对媚俗的教育,对堕落的世风”等等不良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将这些现象背后的丑陋灵魂赤裸裸地暴露在大众面前。“剑美”剑锋所指的重点则是中国文化中一个极为突出的痼疾:“官本位”和特权思想。“官位”决定一切,官运通而一通百通,官位废则一废百废;官位不仅决定了一个人的名誉和地位,也是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标准,更是引诱一个人堕落的渊薮。魏剑美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无情的解剖和深入骨髓的刻画,其目的就是要提醒人们“换个起点,换个活法”。  相似文献   

20.
英茂  小君 《华人时刊》2008,(2):25-27
两千多年前,占罗马帝国一个叫泰罗的人发明了上千个符号代表几千个词,他用这些符号迅速、完整地记下了著名哲学家西赛罗的演说,从而打开了速记王国的大门。 2007年,60岁的翟振英创造了一段速记佳话:用4年时间坚持不懈地速记400多万字,完成了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速记版”。2007年10月,记者走近这位“速记奇人”和他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