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德治思想以及法治思想中的相关内容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着契合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德治思想以及法治思想中的相关内容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着契合点.  相似文献   

3.
全能体制与21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是炎黄子孙共同关注的世纪性大课题。相当一些激进的学者认为,多党制可以制衡权力高度集中而产生的各种弊病,中国在现阶段实行多党制是实现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必要选择;中国之所以没有在现阶段向多党制发展,完全是因为中国执政党在意识形态上与利益上排斥政治多元化。本文认为,西方的多党制得以有效运行,是以一系列历史、文化、经济与社会条件为基础的。不能脱离这一基础来抽象地判断多党制的意义。其次,本文认为,当今中国大陆已经进入有限多元化的后全能主义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4.
"得中原者得天下"的地缘政治环境孕育了中国长期统一的政治生态,进而内生出了迥异于西方的"政治向心力"制度偏好。中国古代的朋党之争、三个华人社会的体制比较以及"明星村"治理结构的案例分析证明,"政治向心力"的制度偏好并非空穴来风。当代中国继承和发展"政治向心力"传统,必须与发展民主法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超越票决制度 深化党内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内民主局限于党内,属于精英民主,而社会民主是针对整个社会而言的,是大众民主。所有政治都是政治精英之间的互动,他们之间的妥协非常重要。民主是一大进步,它使得政治精英之间的互动变得文明起来。民主的本质就是妥协,政治精英通过民主的机制得以妥协。历史地看,中国"党内民主引导人民民主"的提法具有相当的历史理性。自下而上的民主有负面政治效应  相似文献   

6.
王翔 《经营管理者》2013,(14):62+47-62
政治民主化建设是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少数民族地区民主建设面临着民主制度、机制缺乏,民主意识淡薄以及注重宗教信仰、法治意识缺失等问题。要培育少数民族地区民主型政治文化的基础和条件,就必须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治价值观、有序的政治参与、民主法制建设、政治社会化等手段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在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它反过来又对中国政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实现政治现代化必然要求实现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我国要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必须对传统政治文化进行正确的反思,在结合当代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塑造我国新型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8.
尽管目前中国政府在职能转变、机构改革、行政效率等政府执政绩效和行政能力方面还存在诸多困境,然而这并不是导致当下政府信任危机的唯一原因.通过对2008-2011年四年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分析发现,当下的政府信任危机是中国转型过程中社会总体性信任危机的一部分,而且由于刻板印象和“塔西佗陷阱”的影响,政府信任危机在一定程度上被加深和泛化.更重要的是,政府信任危机背后是中国政治社会转型在宏观逻辑和微观机制上的转变.在宏观逻辑上表现为从计划经济逻辑向市场经济逻辑的转变,从全能主义逻辑向委托—代理的契约逻辑的转变.在微观机制上的具体表现就是在国家与社会脱嵌过程中形成的政治空间内,政府与公众以政府信任危机为契机展开相互博弈和学习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9.
今日之中国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不依赖于对于官的信仰),建设的是民主法治国家,而官本位的回潮之势,更多的是利益关系的扭曲。见不得光的利益,与权力运行的封闭存在着相互强化的效应,酿成比传统社会官本位更劣质的政治文化。今日之官本位,已无传统社会的责任内涵以及与民众的道德契约,实则是权力不受约束下形成的利益"城堡"。在"城堡"外面,是拼命想进入的汹汹人潮。  相似文献   

10.
宪政作为西方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植根于西方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中,废除腐朽的封建专制思想,维护崇尚民主自由的民主政治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后发国家发展民主政治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模式,但是,西方的宪政并不是唯一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民主政治的探索要依据国情寻找有效可行的具有民族特点的发展模式,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模式,打破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思维定式,走社会主义之路实现现代化,展示社会主义政治模式的优越性,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后发国家提供不同于西方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至今已走过三分之一个世纪的历程.在紧迫的政治环境下,政治体制改革实践并借鉴了诸多的改革途径.本文从党的建设的视角,运用历史和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党内民主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突破口作用,并藉此探索政治体制改革背景下党内民主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域下,努力扩大我国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特别是扩大在转型期中国社会积存的社会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畅通其利益表达渠道,有效维护其利益,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均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毋庸讳言,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且一般公认的改革方向是建立一个“高度民主、高度法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是在《法治与未来中国政体》(《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5期)、《民主迷信与咨询型法治政体》(《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秋季号)、《民主与民主的神话》(《天涯》,2001年第1期)等一系列文章中,潘维指出:政治改革的导向存在民主化和法治化两种选择,二者不可能同时兼得。根据中国的国情,也参照新加坡、香港“有法治缺民主”的成功经验和俄罗斯等国“有民主缺法治”的惨痛教训,我们应该选择以“咨询型法治”为方向的政改方案,而且只要“建立了法治的国家体制,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就顺利结束了。”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多次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一度被许多的国家所崇拜和效仿。然而,1840年英国通过大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拉开了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开始了从高层到民间的要求变革图强的呼声。随着社会变革的发展,中国传统政治的消极因素已经严重地制约了中国政治的现代化发展,必须要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政治,肃清家长制作风,增强民主意识;从人治思想向法治思想转变;根治权力崇拜意识,培养人们权利本位的观念;从子民意识向公民意识转变;从依附意识向独立自主意识转变。实现这些转变,把握政治现代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以开启整个政治发展的辉煌历程。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历史传统与具体国情,良好政治秩序与社会稳定大于自由、民主。弗朗西斯·福山认为良好政治秩序夯筑于三个维度平衡基础上,即国家、法治和负责制。他认为,中国拥有强大政府,实现次序也正确,但在改革中需要重视法治和负责制的补位。从中国国家治理来看,促进中国政治发展,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马克思唯物史观与国家治理相统一。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民主已成为各国的必然选择,并有着美好前景。一个稳定的、有效的民主政府的发展,不能仅仅依赖于政府和政治的结构,它还必须依赖于人们对政治的价值取向——依赖于政治文化。本文从对政治文化的认识,引入参与型政治文化,以在农村基层为例,结合了参与型政治文化作为民主的政治文化在我国农村基层构建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建构与现代民主理念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已深深地融入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当前,面对社会多元价值体系的影响和西方文化浪潮的冲击,以爱国主义和整体主义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则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了重大借鉴和契机。  相似文献   

18.
当下中国借鉴训政的方式不可能是总体训政,而只能是有限训政。这取决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规定性,即改革的必然性与民主政治训练的必要性。同时,改革与训政两种政治建设方案的亲和性也决定了有限训政的实际可行性。有限训政的实现形式乃是党内民主与基层训政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08,(9):12-12
按照中央的要求,政治体制改革便是实现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这两大任务必须推进的两大改革之一。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在3月3日的《北京日报》撰文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中有两点必须强调:一是中国的民主政治要发展,要学习借鉴国外一些先进和有益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化主要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历经了曲折,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五六十年代形成的全能政治模式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且影响至今,这当中既有消极影响亦有积极推动,所以只有改革、运用、把握好全能政治,并对其影响下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有一个较全面深入的认识,才能推动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