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祖墀 《经理人》2007,(11):80-80
就企业的根本价值来说,风险的本质是什么?风险究竟涉及了多少范围?而企业又将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2.
李龙 《决策探索》2009,(15):13-13
市场有风险,企业有盈亏,拿出全县财政的绝大部分,对一家企业进行超常规奖励,如此“鼓励”民企的方式妥当吗?如果项目不成功,有没有人为此而负责?  相似文献   

3.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09,(6):6-6
在金融危机下,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家反周期的企业?反周期的一个最大标志就是赢!即别人跑不动,而你却在加速。不过即使是身处反周期行业,企业就一定能赢吗?未必。而同样在周期行业,未必是所有企业都处于周期。关键在哪里?仍然是企业自己的竞争力。实际上,从表面看起来也简单,领跑企业的秘诀仍然不外乎商业模式、产品技术、管理变局。不过,它们的真经在于这些模式、技术和管理,对于别的企业来说,具有的不可复制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愿景》     
《领导文萃》2008,(23):155-155
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够取得成功?有些企业可以伟大而持久?对此,胡佛认为,因为这些企业能够观察和了解别人的需要、渴望、兴趣、价值观和口味是如何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能努力为消费者服务,使得他们生活得更好。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企业家要有创新意识,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经理人》2008,(7):34-37
灾难突如其来,一切陷入非常态。企业如何挺身而出贡献商业力量?CEO怎样沉着指挥维系正常运转?经营如何不因突发危机而中断受损?360°灾害管理,使系统灾难管理机制在中国企业落地生根。多难兴企,从此不再遥远!  相似文献   

6.
季榕 《经理人》2009,(8):4-4
中国的企业家真正意识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了吗?中国的企业一夜之间就文化起来了吗?在当今浮躁氛围当中,有的企业家急需企业文化这个招牌,来掩饰自己文化上的缺憾。有的企业,职工生活保障问题尚不能解决,就开始对那些为生计而忧虑的员工大谈愿景、使命、企业价值观等概念,企业员工讥讽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为“饱汉不知饿汉饥”。而有的企业,用重金聘请知名教授整出一大堆时髦而高深的概念,出版了林林总总的刊物,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李森 《经理人》2009,(10):130-131
创新已常态化和全面化,如产业链创新、战略体系创新、管理创新、企业社会责任创新等等。如何通过高效整合而构建起协同性创新体系?如何通过协同而赢得长久发展驱动力?中国企业创新需要中国式协同茧命!  相似文献   

8.
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大多是从企业管理而不是从质量视角出发。能否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产品,把企业文化变革作为产品质量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9.
曾立平 《经理人》2007,(11):38-39
如果你想全方位地提高企业在各个方面的竞争力,如果你很明白持续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如果你有变革的勇气,想让企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组织,那么,你到底该怎么办?对千千万万的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这是一个紧迫而又现实的问题。他们可能会问:我的企业创新能力强不强?我到底该从哪里着手,加速创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经理人》2008,(7):69-69
你的企业里是否有经常发生这些问题? “为什么设计部门老是提不出有创意的Idea?为什么研发部门开出的产品,制造部门总是做不到?在厂内作任何测试都合格的情况,而出厂后,顾客的抱怨总是不断。”  相似文献   

11.
李静 《经理人》2014,(4):8-8
在3Q大战以及无数互联网企业纠纷的背后,我们不难找到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在市场竞争中,技术的使用是不是可以没有任何界限?而如果有界限,又应当以保护谁的利益作为界定标准?这些标准是否真实存在而又具有执行性?  相似文献   

12.
沈伟民 《经理人》2009,(5):42-43
对于企业来说,金融危机下出现的种种措施近乎一场“拯救运动”。而那些亏损或者倒下的企业难道就不自我“拯救”吗?有,但是事实上,大量的企业却会越“救”越“死”,那么,这些“误救”有什么样的招数?  相似文献   

13.
趋势、机制、模式是左右企业发展的三大关键词。概括来说,当下经济有两种产业,一种是夕阳产业,一种是朝阳产业。如伺将夕阳产业转化为新生力量,将朝阳产业继续往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企业家们又该如何掌控自己的企业,而不是受困其中?  相似文献   

14.
全球性金融危机引发了企业大规模裁员、降薪.应该说这是防御风险的正常反应。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同一行业的企业.一家是举步维艰、濒临破产.而另一家却如火如茶,产销两旺?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涂冬梅 《经理人》2010,(5):102-104
据有关方面估计,上海世博会期间日均人流量将超过40万人,而整个世博会期间人流量有望突破1亿人。面对这样一个人流量高、时间相对较长的传播契机,企业该如何搭上这艘顺风船借船出海?直接参展的企业宣传侧重点又该在哪里?没有机会在世博会现场登台露面的企业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了?  相似文献   

16.
马云 《经理人》2010,(3):78-79
今天,人们看起来要乐观许多,似乎都认为经济已经触底反弹。但是,经济究竟是否已经真正复苏?当前,资金都投向了大企业、基础设施和股票市场,而忽略了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没有复苏,经济怎么可能复苏?  相似文献   

17.
《经理人》2013,(10):101-101
EMBA的价值是知识实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联手一汽一大众奥迪,开创了国内EMBA创新教学的新模式。为什么读EMBA?读EMBA有什么用?读EMBA后.对我的企业将产生什么影响?相信,所有的企业管理者在百战归来,坐进大学课堂读EMBA的时候.都会追问自己这三个问题。而这三个问题,从大学EMBA角度,也是校方必须给出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姜霞 《管理科学文摘》2010,(34):260-261
酒店文化,一直倍受关注。但什么是企业文化?为什么要建立酒店文化?酒店应该建立怎样的企业文化?酒店文化与酒店竞争力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很多酒店的管理者。酒店文化是酒店员工共同拥有的价值观、酒店精神、经营哲学等,是一种渗透在企业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是企业的灵魂所在。酒店是一个企业,企业是一种盈利组织,无论酒店对外宣称的是什么,如果一家酒店丧失了盈利性就也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所以,酒店文化肯定是以保证利润提升为出发点而又在酒店的价值链中有所体现的一个环节。据此,我们可以引导出酒店的企业文化就是酒店的一种价值观,做好酒店文化是增强酒店竞争力的指南针。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好企业?什么是不好的企业?有没有一个标准,既能公正评价企业的优劣,又让人们心服口服?  相似文献   

20.
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表现在企业综合实力和员工的收入不断增长两个主要方面,即资本和劳动双方对财富的分配是一种持久而合理的双赢。而在现实中,许多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其中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