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论文明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史研究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者着手研究较早,但对“文明”一词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我国学者的研究刚刚起步,而对“文明”一词的定义也不能令人满意。其实,“文明”与“文化”一样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文明”比“文化”的含义更广,人类脱离了原始蒙昧时代,便开始了文明社会的历程,开始了文明的创造。文明史是历史,但不同于一般历史,文明史研究应该在对人类历史进行完整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的历史作为一个发展、进步的过程来观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探讨和阐述与文明有关的问题,力求全面地总结人类历史上创造和积累的一切文明成果,揭示文明的起源、孕育和演进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目前,一些报刊文章以“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为理由,断定原始社会没有文明,社会主义社会属于文明时代。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社会形态,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从人类社会产生时起,到五、六千年前解体,大约存在了三百万年左右。摩尔根根据生活资料生产的进步,把这个社会形态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进而又把这两个时代中的每一个时代分为低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等阶段三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明起源问题,作为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的派生物,与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一样,一直是长期困扰史学界的大问题。几十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个问题的以讨论非但未能取得一致的意见,相反,随着考古材料的增多,讨论的深入,倒使问题愈来愈复杂。到目前为止,成文的看法已不下十多种。大而言之,这些看法又可归纳为如下三类:第一类是主张中国文明史形成于夏朝之前。持此说的,或以大汶口文化作为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唐兰),或以典型龙山文化作文明时代的开端(黎家芳、高广仁);第二类是主张夏王朝是中国文明史的初始。持此说的,或以禹启之际作为原始社会与阶级社会的断限(金景芳),或以“太康失国,少康中兴”作为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门槛(韩连琪);第三类是主张中国文明史往后移、他们或以盘庚迁殷作为文明时代的入口处(晁福林),或以殷周之际作为文明社会的界标(何兹全),  相似文献   

4.
郭旭东 《殷都学刊》2002,(1):111-112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文明史研究中,夏商时代历史的研究,因涉及中国文明的起源、发展、国家的产生、中华民族的渊源等诸多问题而雄居显位。这其中,夏商都城制度的研究又是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本刊和许多学术列物都发表过一些研究历史遗产的文章。在这些文章里必然涉及到研究历史遗产的观点和方法的问题,即如何对历史遗产批判继承的问题。本刊过去对这一问题有过讨论,最近又收到一些这方面的稿件,许多作者都热心参加讨论。用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去研究历史遗产,对历史遗产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批判的总结,以服务于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文化,这是我们思想战线上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要研究历史遗产,必须认真学习属列主义关于历史遗产批判继承的学说。拒绝和轻视这种学习,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方向。所以,欢迎一切在这方面有学习心得的同志发表意见。同时,认真分析我们研究历史遗产的实际,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重新评价我国的历史遗产,也是必要的。有关以上这些,本刊欢迎学术界同志,根据在马列主义思想指导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踊跃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6.
法律的起源很古老,从产生以后一直是在批判继承中发展过来的。 一、原始社会法的产生 人类诞生至今已有约三百万年的历史。约五万年前,即人类蒙昧期的中级阶段,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代;约五千多年前,即野蛮期的中级阶段,向父系氏族公社时代过渡。在野蛮期高级阶段末期,  相似文献   

7.
罗浩波 《天府新论》2007,1(3):101-108
全球化时代人类及其社会文明发展中一系列重大现实课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加强对社会文明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构建具有综合性、反思性、前瞻性的社会文明学理论体系,以审视社会文明的内在本质,统观社会文明的历史演进,评判社会文明的时代价值,引导社会文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对于创作课的开设和进行认真的毕业创作,每一届学生的热情都很高,作品的数量和制作质量逐年都有所提高.有的作品参加全市、全省展出,学校收藏作品也很多.但是如何让我们这门课更加深入,让学生的作品上档次,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总结.我认为就我们目前的情况挖掘学生创作认识能力这一问题还有待解决.这两届学生作品中追求真、追求形式美的东西比较多.这是一件好事,但形式美不是艺术创作的全部.绘画对人类社会的意义绝不仅因为美妙和独特技巧,是它对人类的思想和文明发生重大影响,它凝聚着作者对生活和人生的创见,它能给人以一种启示智慧和力量.正因为如此历史上许多美术杰作在美术史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2007年4月3~4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黄帝与中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来自祖国大陆、台湾、香港和美国的与会学者围绕下列四个问题展开了讨论:(1)黄帝时代的定位问题.有学者把黄帝时代定在原始社会末期,从黄帝时代起开始了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过渡.  相似文献   

10.
高述群 《文史哲》2012,(2):17-25
对儒家文明现代意义的研究,需要廓清对儒家文明的种种误读,理性、科学地甄定儒家文明的历史性地位和在现时代的价值与意义。儒家文明是中国自古以来一以贯之的主流文明,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儒家文明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文明禀赋和文明优势。20世纪的一百年是儒家文明内生力得到空前爆发的一百年,在这百年激变中,儒家文明丢弃了许多旧的东西,接纳了许多新的东西,但儒家文明长期凝练的文明内核与文明精髓没有丢失,反而在历次救亡图存中得到了历史性的继承与弘扬。儒家文明是表明中国人文化身份的主干文明符号,儒家文明在21世纪将进入新的辉煌发展期。儒家文明是我们文明的骄傲;儒家文明还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儒家文明还将走向未来。对儒家文明的礼敬态度,是中华民族对本民族文化应有的尊重,也是儒家文明应享有的尊严。  相似文献   

11.
一汤因比的历史理论的第一个部分是他的关于“文明起源”(The Geneses of Civilizations)的学说。根据他的说法,世界上迄今为止一共出现过二十一个文明,其中有六个是属于第一代的,也就是说这六个文明是直接从原始社会中起源的。原始社会是静止的,到今天还是静止的。原始社会的数量大得多,据说经他们调查登记过的就有六百五十个。为什么这六个社会变成了文明社会而其它社会却没有变成文明社会呢?还有,在这六个文明社会出现以后,又陆续出现了十五个文明,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汤因比的这个学说就是回答这两个问题。汤因比在阐述他自己的主张之前先批评了两种学说:一个是种族说,一个是环境说。他认为文明的起源不是因为某种族比其它种族天赋优越,也不是因为这个种族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别安逸,特别有利于文明的起源。接着他就提出了他自已的学说,就是所谓“挑战与应战”学说(Challenge and Res-ponse)。  相似文献   

12.
德国学者雅斯贝斯在分析历史的结构时提出了广为流行的“轴心时代”(AxialPeri-od)理论,从多元的角度较为准确地把握住了世界文明史上第一个辉煌而复杂的时代。由这个时代造就了直至今天的文化状况,被“现代新儒家”第三期代表杜维明先生称作“第Ⅰ型文明”。这是世界文明的源泉,也是今天世界文化一体化进程的共同基础。在当今,东西方文化各自存在内部的转型,同时也存在着区域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融。值此,探究文化转型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机制会给今天躁动的思考一点方法上的指导。毕竟文化转型从来就是艰巨而繁难的历史课题。一史前…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时代人类及其社会文明发展中一系列重大现实课题的解决,呼唤建构具有综合性、反思性、前瞻性的社会文明学理论体系,加强社会文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审视社会文明的内在本质,统观社会文明的历史演进,评判社会文明的时代价值,引导社会文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美国史研究中军事和安全领域一直都很薄弱,对美国的核导弹发展及其政策演变这一历史课题的研究则着墨更少。近年虽出版了大量通俗和普及读物以及历史故事,在一个侧面上反映了国内大众对核武器问题的关心程度,但学术专著却并不多见的现象则表明国内学术界在原始文献占有上的不足,长期使用第二手资料严重制约了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无疑美国学术界在研究中拥有资料优势。不仅美国国会图书馆、总统图书馆和各大学图书馆都收藏了不少的相关资料,而且在美国的学术研究中,学者还可以利用自由信息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积极谋…  相似文献   

15.
论华夏族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华夏族形成的问题,同我国原始社会史和早期文明史有密印关系,是历史学和民族学所共同关心的一个课题。本文拟提出一些看法,清学术界指正。  相似文献   

16.
晚年马克思的"柯瓦列夫斯基笔记"对印度、阿尔及利亚、美洲的公社及其土地制度、公社土地私有化问题的探讨,属于"原始社会、文明起源研究"的范畴。就其精神实质而言,笔记是服务于马克思对人类原始公社、原始土地制度、原始社会及其发展轨迹、解体过程,以及文明要素、文明社会的起源、形成问题的学术研究的。探索"原始社会、文明起源问题",是这一笔记的真正主题。  相似文献   

17.
论文明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新近的考古资料说明,人类已经存在三百万年左右。那末,文明开始于什么时候?原始文明有什么特征?探讨这个问题有利于揭示文明运动的规律,增强建设两个文明的信心,很有现实意义。 文明的起源问题,有两层意思:一、文明起源的基础是什么;二、文明发端于何时。主观唯心主义者强调文明是人心内省的结果。客观唯心主义者则把文明当作神的启示和恩赐。由于文明产生的基础歪曲了,文明发端的时间也弄错了。十二大文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考察这一社会现象,把文明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来解释。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就是物质文明;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这就驱散了蒙在“文明”问题上的层层迷雾,使文明产生的基础露出了真相。至于文明发端的时间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或文化类型都是特定的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结晶 ,道教文化也是如此。所以 ,要了解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内在蕴含 ,不能离开固有文化的考察和探索。众所周知 ,中国以其悠久文明而见称于世。这种文明具有多元的复杂内容。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道教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曾经对中国历史产生重要影响。如何从时代意义上解读道教文化内涵 ,加以理性审视 ,这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项不可忽略的工作。自 1978年以来 ,由于政府对学术工作的重视 ,我国人文科学研究取得一系列成就。道教研究在这种背景下也日益兴旺起来。鉴于道…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出现过许多璀灿的古老文明,但大多数都于沧桑巨变之中消声匿迹。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学却经历了两千余年的风风雨雨,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盛行不衰,并长期居于独尊地位,此种现象实为世所罕见。这固然与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密切相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儒学自身概念体系的特点所决定。本文试从概念制约性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 第一个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康拉梅·施米特把自己的写作计划告诉恩格斯,希望得到指导.1891年7月1日恩格斯在回信中说:"您关于信贷和金融市场的著作,最好到第三卷(指《资本论》——编者注)出版后再脱稿;在这本书里,您可以看到关于这一问题的许多新的东西和更多尚待解决的东西;可见,随着新问题的解决,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暑假休养后,第三卷很快即可完成.您的第二个写作计划——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还需要认真考虑.然而,我劝您:放它九年,先不拿出!这是目前存在的所有问题最难解决的一个,因为情况在不断地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