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宏任 《领导文萃》2012,(20):72-75
《清史稿·曾国藩传》说:"国藩事功大于学问,善以礼运。"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大师",事业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功。曾国藩的成功是因为他既能识人又能容人,胡林翼能用人,不能识人,而左  相似文献   

2.
据查,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到达过金字塔的顶点:老鹰和蜗牛。老鹰凭的是它那对飞翔的翅膀,蜗牛靠的是它背上的壳。可惜人们大多只羡慕鹰的翅膀,却少有人看重蜗牛的壳。这是社会的偏见,也是生活的悲哀,如同现下经济环境中人们注意的依然是那些大企业,对小企业往往“关注不足”。其实,正是这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小企业,不仅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和就业机会,而且还孕育着新的思想。毕竟当企业的生存由市场为其“签证”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规模已不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你要生产出真正优秀的产品。优秀的产品会制造市场的短缺,这种短缺才标志着企业的生…  相似文献   

3.
西奥多·罗斯福有句名言:“普通人成功并非靠天赋,而是靠把寻常的天资发挥到不同寻常的高度。”可以这样归纳普通人成功的经验: 一、学会自我约束。一位使数家“疲软”的医院生机再现,因而美誉遐迩的医院院长对我说:“成功哪是靠什么天才,有一瓶胶水就够了,在你裤子上抹一把,再往你椅子上抹一把,然后就坐下吧,不干得如花似锦你就别起来。”这话正道出了普通人成功的诀窍:养成自律习惯,执著于目标,把“摘桃子”的时间推迟,最终却能得到最大最甜的蜜桃。而许多“天才”的弊病却在于期望过高过急,指望唾手可得仙桃,一旦受挫便怨天尤人,意冷心灰,反倒连青桃也没弄到。50年前,一组研究者对几百名大学男生做追踪调查,了解他们  相似文献   

4.
造船业在世界各国都是十分重要的产业,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奠定了它在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简单地说,从造船业能看出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水平,是一个既难经营又难管理的产业。说它难经营,是因为造船市场是世界性的,你的资质、生产条件在船东那里一清二楚,就连电焊工都是经过世界权威机构检验过的。管理上更需要很多过硬的功夫,比如工期,签了订单,工期就是最高目标,质量标准不能降低,但工期必须保证,延误一天,就要被罚,那么本来利润就薄的产品,很可能就要发生亏损。船是要在大海中航行的,要经过大风大浪的考验,因此,管理上也要…  相似文献   

5.
正天道并非一定酬勤,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深度思考须拥有一套深度思考的方法论。1.可繁殖的知识量。艾德睿智国际教育咨询合伙人李笑来把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可繁殖的,也就是死知识;另一种是可繁殖的,它可以让你提高、进步,让你变得更深刻。真正聪明的人都是下苦功夫,曾国藩读书的原则是一本书不读完决不读下一本书。真正的好  相似文献   

6.
正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少林武当,其中的高手过招,或以内力相拼,或以奇招取胜。少林重内功修炼,先打好基础,再修炼招数,一点一滴都要经过长年累月的磨练,直至精纯方可进阶,这点从少林达摩堂铺地青砖上深深的脚印便可略窥一斑;武当路数恰好相反,入门不追求内力的专门修炼,而是通过日常一招一式的练习和各种技巧的掌握来提升武功的境界,内力的提升只是这种修炼过程的副产品。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倘若时间足够长,人也足够勤奋刻苦,最后至少都能当个武林高手,如果再加上一些天资禀赋、机缘巧合,成为一代宗师也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利益看,精神总是可以征服利剑的。这话是拿破仑说的,虽离现时较远,却仍传达着一个道理:思想政治工作是执政党治国理政,强国富民不可轻视的建设内容之一。现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也罢,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也罢,随伴经济建设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不断加强,绝不应受到轻视,因为从长远利益看,精神的力量更具生命力。我们天津天铁集团公司是一家远离市区的大型国有企业,同全国众多国有企业一样,经济环境的改变也曾使我们企业的生存遇到考验。面对困境,我们在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的同时,充分注重了调动员…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奋的民族,凭着这种精神品质创造了一次次的辉煌。无论对国家、对企业、还是对个人的发展而言,勤奋的精神品质都尤为重要。但看看我们身边的青年学生们,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很多时候都反映出缺乏这样一种精神品质。他们平常生活拖沓、作风懒散、追求享受;他们不愿吃苦、不愿付出、不勤劳;他们有的以生在一个富裕家庭为炫耀的资本,他们有的抱怨自己的家长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他们以好逸恶劳为荣对埋头苦干的人嗤之以鼻他们……针对这种现状,在对我们的青年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勤奋的精神品质就很为重要。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9.
控制     
<正>一位在感情上极度失意者感叹:"一个人一生之中的悲欢离合,如果能由心控制,那就好了。"听到他这样说的人,自然都以为他在异想天开,绝无可能。若是真可以由心控制的话,那么任何人都只会选择一个"欢"字,其余一切皆可不论,离、合只不过是一种现象,并不重要。离可以欢,也可以悲;合可以欢,也可以悲,所以重要的只是:欢。但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之中,只有欢这一种感觉,那么,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也可以说他根本没有欢。因为若没有了悲来做比较,如何能知道欢之所以为欢,是和悲大不相同的呢?  相似文献   

10.
河之洲     
<正>下山才算成功中国人喜欢把登上巅峰当做成功的象征,然而在登山家看来,登顶只算实现了目标,却不能叫成功。记者采访登上珠峰的运动员:什么算成功?他说,下山才算成  相似文献   

11.
正一场足球赛,球员们积极拼抢、组织进攻,目标在于赢得比赛;如果跑得起劲却跑不到位、挥汗如雨却进不了球,"苦劳"也就打了折扣。同样,干工作无论付出多少辛劳,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只开花,不结果",辛苦的价值也会打上问号。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勤奋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只要任劳任怨、踏实肯干,便可以一切如意。有人说,请别再讲"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苦劳是一种负担,功劳才是你存在的条件和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
成功的真谛     
周国平 《领导文萃》2006,(10):161-162
在通常意义上,成功指一个人凭自己的能力做出了一番成就,并且这成就获得了社会的承认。成功的标志,说穿了,无非是名声、地位和金钱。这个意义上的成功当然也是好东西。世上有人淡泊于名利,但没有人会愿意自己彻底穷困潦倒,成为实际生活中的失败者。歌德曾说:“勋章和头衔能使人在倾轧中免遭挨打。”据我的体会,一个人即使相当超脱,某种程度的成功也仍然是好事,对于超脱不但无害反而有所助益。当你在广泛的范围里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你就更不必在乎在你所隶属的小环境里的遭遇了。众所周知,小环境里往往充满短兵相接的琐屑的利益之争,而你因为…  相似文献   

13.
模糊语言是人们为了克服语言表达的局限性而采用的一种语言手段,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模糊观念要比清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相传乾隆皇帝同刘墉等大臣登上城楼观景,恰巧有一人家出殡,抬着花轿走过城楼下。乾隆就问刘墉:“刘爱卿,都说你聪明过人,现在我问问你,你说全国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答:“生一人;死十二人。”乾隆疑惑不解,刘墉就解释说:“国家再大,一年内生的也只有一个属相,死的是十二种属相。”乾隆的问题是无法用确切的数字回答的,刘墉却用模糊语言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宋朝王安石之子王元泽很小的时候,有客人将一獐一鹿…  相似文献   

14.
鹰谋     
<正>鹰,是一种即使死也要维护自己强者尊严的生物。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弱肉强食的社会中,任何一个企业和公司,从创业到发展壮大,都必须具备鹰的强者心态,树立起自己的王者风范,才能从高手云集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占有一席之地!1.强者,需要具备鹰的利爪,鹰的尖喙,鹰的耐心,鹰的勇敢,但最重要的是鹰的心态。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企业也是如此,如果失去了奋斗,企业的存在也就没有价值了!  相似文献   

15.
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少林武当,其中的高手过招,或以内力相拼,或以奇招取胜。少林重内功修炼,先打好基础,再修炼招数,一点一滴都要经过长年累月的磨练,直至精纯方可进阶,这点从少林迭摩堂铺地青砖上深深的脚印便可略窥一斑;武当路数恰好相反,入门不追求内力的专门修炼,而是通过日常一招一式的练习和各种技巧的掌握来提升武功的境界,内力的提升只是这种修炼过程的副产品。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倘若时间足够长,人也足够勤奋刻苦,最后至少都能当个武林高手,如果再加上一些天资禀赋、机缘巧合,成为一代宗师也极有可能。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我们的领导干部是否敢于直面责任,无疑是对其党性修养的一种考验。笔者无意中发现,现在有一种现象正在悄悄地抬头:谁都愿意说"NO",谁也不愿说"YES"。你与一位领导或一个主管部门商谈一件事,除非是法律明文规定必须做的,使他无法推辞,一般得到的答复总是"NO",而不是"YES"。慢慢地,  相似文献   

17.
乌鸦学老鹰     
《经理人》2005,(11)
鹰从高岩上飞下来,以非常优美的姿势俯冲而下,把一只羊羔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能这样去抓一只羊,就不用天天吃腐烂的食物了.那该多好。于是乌鸦凭借着对鹰的记忆,反复练习俯冲的姿势,也希望像鹰一样去抓一只羊。一天,它觉得练习得差不多了.呼啦啦的从  相似文献   

18.
所谓写出高度,就是起草人站位要高,看得要远,有一种居高临下之感.俗话说:机关的身份,首长的角度.意思是说,虽然做的是机关的工作,但必须站在首长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是写作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检验写作的一个标准.怎样才能站在首长的角度看问题,写出高度呢? (一)全局在胸.就是从全局出发,站在本单位以至全国、全军的角度上看问题,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本单位与全国、全军联系在一起,这样能给人一种高屋见瓴、洞察一切之感.全局在胸是写出高度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听命行事固然重要,但是个人主动进取的精神更重要。在新经济时代,那种"听命行事"的员工已经失去竞争优势了,今天企业欣赏的是那种不必老板交代就主动去工作的人。闻名世界的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说过,有两种人注定一事无成,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去做,否则绝不会主动做事的人;另外一种人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他也做不好事情的人。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  相似文献   

20.
董维全 《领导科学》2006,(22):34-35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兴衰成败。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能否做到淡泊名利,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让人民群众信得过,能否做到官无所求,业有所创,实际上对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都是一种考验。一、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一个人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工作方法的综合反映,是其党性原则的集中体现。我们正处于历史变革的重要时期,执政党的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考验,这对每一位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