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集团制度的创新促进了企业制度变革,而企业制度变革也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而这种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影响。如何发挥企业制度变迁中的积极作用,克服和减少其消极因素,则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史云贵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30-34
制度变迁与社会行为主体的理性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国家制度环境相对稳定,各种制度安排具有合理性、合法性时,各种制度就能获得社会行为主体普遍的认同与服从。博弈各方的利益矛盾与冲突推动着制度变迁。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行为主体在利益博弈的过程中,往往更关注自身个体理性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其他社会行为主体的理性需求。作为关注社会公共利益、公共精神、公共价值的公共理性,是协调与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个体理性与国家理性、大众理性与精英理性的纽带与桥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其理性与公共理性在理论上是统一的。由现代化导致的空前的制度变迁与现代国家制度环境的构建,要求社会主义中国在逐步走向公共理性的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在公共权力主体与各种社会行为主体的有效互动中,逐步实现由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正向的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3.
韩鹏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1):15-20
从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视域看,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结构受到宏观历史情境、变量及其他政策序列、行为主体博弈互动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历史变迁具有路径依赖和渐进转型的特性,存在关键节点并呈现为断裂平衡的过程。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应打破"历史否决点"并适应新的制度环境,不断推动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制度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新方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5):90-94
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制度变迁理论的两种模型。两种制度变迁既是对立的,又是互相补充的。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经历了由政权组织形式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转变的曲折过程。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动力不足,行政色彩过浓。只有重新进行资产组合、运行方式、利益机制等方面的制度设计,才能确保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5.
王鑫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4):39-44
农村劳动力迁移是中国农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不完整产权为特征的中国土地制度是否会阻碍劳动力的流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基于期望效用函数构建了一个劳动力转移决策理论模型,并由此提出一个可验证的假说:土地租值的提升会增加移民的激励。运用1978—2011年的经验数据对该假说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更完整的土地收益权和更稳定的土地产权通过增加土地的租值,对农村劳动力迁移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政策上意味着进一步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以及构建完全的土地市场,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更高生产效率的城市工业部门,帮助中国经济更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鄢洪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86-90
将中国农村医疗卫生制度分为形成期、转型期、重构期三个阶段,然后分别从经济发展绩效、公平分配绩效、农村医疗卫生产品供给绩效维度,分析中国农村医疗卫生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其绩效水平。研究发现:自由主义思潮支配下的医疗卫生事业过度市场化是导致制度绩效低下的主要原因;合作医疗制度在整个医疗卫生制度变迁中发挥着较高的绩效水平;财政投入机制不健全是影响农村医疗卫生制度绩效变化的重要因素;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制度创新必须突破城乡二元医疗卫生制度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7.
浅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制度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波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8(1):35-39
本文以制度变迁理论以及其它相关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试图在认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基础上深刻阐述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制度变迁之路,提出有效的制度变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产物,它的发展历史是民间金融主体追求获利机会而变迁的历史。农村民间金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金融的需求问题,与正规金融相比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民间金融的发展。然而,民间金融作为体制外的一种发展模式,由于缺少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正常的监督和管理,还存在着大量的不规范行为,因此,国家应该对民间金融因势利导,逐步使其法制化。 相似文献
9.
陆兴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启蒙运动背景下西方经典女性主义理论家对日常生活问题的探讨,首先在于清算和批判了把女性局限于日常生活领域的男性中心意识形态,明确指出女性并不是劣于男性的生物族群,并不是只配在日常生活领域中当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其次她们强调女性接受教育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和精神空间都不局限于日常生活领域以及实现经济的独立和自主的重要性;再次她们强调增进女性在非日常生活领域的权利更有助于两性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性的和谐与解放。由于时代局限,西方经典女性主义理论家对于日常生活之于女性解放的意义和价值、日常生活中女性的多元特质和多元存在样态还缺乏思辨,给后来的女性主义研究留下了巨大空间。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 ,制度及制度变迁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所以 ,一个国家完善其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这已被西方国家所证明。就是说 ,高速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完善的制度 ,缓慢的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一个不完善的制度。因此 ,我们应该完善我们的制度 ,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祁艳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5):70-74
日常生活属于经验世界,审美艺术具有情感性、自由性、独特创新性、开放对话性、反思性等特征,属于非日常生活世界。审美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演变经历了3个阶段:融合—分离—再融合。3种层面的日常生活审美呈现,表现出日常生活和艺术融合的趋向。把审美精神内化为生活态度,才算真正实现日常生活审美化。 相似文献
12.
韩春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80-85
对20个省份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农民的精神生活环境和条件良好,农民的生活满意度高于城市居民,且他们对未来生活有更强烈的期待和信心。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精神生活中有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他们接触较多的是传统传媒,更注重中国传统节日,近一半农民所谓的宗教信仰是非正式的世俗化的。而是否信教与年龄无关,且城乡无显著差异。农民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评价,更多是考虑到依赖于物质生活的文化生活,同时对心灵生活也有所思考。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艺术已经发生了从精英艺术到大众艺术的全方位转型,视觉上的"好看"已经成为渗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了。这一变化广泛而复杂。传统意义上的精神活动被物质化的内核所操控,传统意义上的精神和物质的二元划分不再具有现实意义。被物质化的艺术、审美活动及其表现形态进一步改造、建构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以及价值取向产生着重要影响。视觉艺术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化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和人们精神生活变化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14.
在生命教育的背景下,农村教师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身心健康不容忽视、职业倦怠不可轻视、专业发展不可怠慢。农村教师生存状态中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是由社会地位的严重失落、多重压力下的职业倦怠和专业发展资源的匮乏三方面因素共同引起的。鉴于此,提出以满足农村教师的生存需要为前提,以激活农村教师的主体生命意识为保障,以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核心,以提高农村教师的心理调节能力为根本,以追求农村教师的生命意义为目标,探求解决农村教师生存状态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这个大众媒介时代,原本长期被人们忽略的日常生活改头换面。以电视为平台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文章分别从电视民生新闻、日常生活电视剧和电视娱乐节目三个常见的电视节目形式入手,全面生动地展示了日常生活元素在电视文本中的表征,揭示了日常生活对电视节目运作以及电视文本意义的生产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制度、制度效率和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绍政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3):41-46
制度从本质上讲,是在多人社会中用来协调人们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以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合作剩余的一系列规则或管束人们的一种行为规范。高效率的制度安排并不必然意味对低效率制度安排的替代。放松管制,允许制度创新自由进行,旧制度安排将会在新制度安排的竞争下,按照效率的原则逐渐被淘汰,实现低效率制度安排模式向高效率制度安模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生活质量主观指标的发展及其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生活质量主要体现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包含人们对生活的幸福感体验与满意度的主面指标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生活质量主观指标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并在80年代以后逐渐趋于成熟。一些国际组织都采用了主观指标或建立了自己的指标体系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活质量。作为主观指标发源地的美国,在其研究与应用上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洲一些国家紧随其后,亚洲也开始了对人全面关怀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王彬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5):109-113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近来在国内引起广泛讨论.但日常生活审美化并未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美学现实,它不过是大众文化产品以审美方式呈现在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新型媒介文化人制造的文化幻象;大众文化不仅没有消弭审美与日常生活、高雅与通俗的界限,相反,它销蚀或钝化了大众的审美鉴赏力,不利于审美心境的营造,同时文化的视觉转向为审美现代性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探究“引导农村与整体社会相整合”的变迁理论为旨要,辅以云南13个自然村的实证材料,以富永建一的“社会变动理论”作为分析框架:解读农村社会的结构变动,探讨农村社会的发展动因;从“结构一功能”之视角,重新阐释农村社会变迁进程中的某些问题;期望为考察农村的社会变动确立一种新的单元和层面。 相似文献
20.
黄哲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7-40
日常生活既是认识民族社会的入口,也是民族社会理论产生的本源。以列费伏尔和赫勒为代表的西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家把日常生活作为现代性的表征来讨论,中国语境下的日常生活研究除了继承西方这一哲学传统之外,在历史、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也有所扩展。相比之下,民族学现有的日常生活研究内容较为庞杂、分散,缺乏系统的理论方法,很多有意义的日常生活议题尚待进一步拓展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