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国家和地方的积极推动下,人民调解不仅在近些年实现了复兴而且正在进行制度转型,其核心特征是传统权威与司法权威相融合,通过民间调解将矛盾解决在审判之外,具体体现在人民调解功能的扩大化、人民调解员的法官化、人民调解场所的法庭化、人民调解组织评判的终局化。这种转型稳固了乡村社会的秩序,减轻了国家审判机构的压力,同时也造成了实践中"矛盾外推"、"审判虚无"的弊病。应在坚持以审判为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制度完善,解决上述问题,推动人民调解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2.
马梅玉 《殷都学刊》2011,(4):107-111
上古时期,"千"、"万"常作数词用,二者还可并用作位数词,后发生词汇化,成为一个并列复合词,表"众多,许多"义。唐代时,"千万"虚化为程度副词,稍后就产生了语气副词用法。其语气副词用法的产生是"千万"进一步语法化和主观化的结果。其同素逆序词"万千"经历了类似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李亚平 《兰州学刊》2014,(4):40-47,196
在客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客商经历了从行商到坐贾,从客贩、侨寓到定居的双重转变。对于这种转变,学界形成了"侨居"、"土著化"、"本土化"等不同观点。文章在厘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客商的这一转变应视为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生的"在地化"过程。在进入→适应→融合的发展轨迹中,近代兰州客商的在地化过程突破了传统中国浓厚的乡土意识,诱使客商在客籍兰州安家置业,寻求长期发展。在地化客商作为商人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克服了一般客商的局限性,促进了市场整合和土客互融,也推进了近代兰州区域市场的发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庆"两化"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大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近些年来,大庆虽然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调整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两化"城市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为此,就要进一步优化提升传统工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跨越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区域发展空间布局、承接产业转移,产业集聚发展和产业升级,助推"两化"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5.
李长娟  于伟 《兰州学刊》2010,(9):134-138
在"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男教师霸权话语建构下,乡村女教师的主体性在呈现出在场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被压抑着。在乡村学校场域中,她们处于从属地位,属于"次属群体",她们的主体性实质上一直缺席着。作为乡村男教师霸权话语的权力者,校长及领导层继续构建着缺乏主体性的乡村女教师客体。而乡村女教师主体性的重构是改变乡村女教师地位的关键所在。如何实现乡村女教师自身话语基础上的主体性重构?那就是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从而在女性话语基础上重构乡村女教师的主体性,提高乡村女教师在学校场域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
墨家的核心学说和传播方式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墨侠是墨家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墨侠精神是墨侠的核心思想,墨侠精神也带有一定程度的宗教化特征。在具有宗教倾向的组织架构中,"巨子"是墨侠团体的"教主";墨侠精神的核心要义是对于墨家学说的践行,甚至具有宗教殉道主义色彩;在其践行"教义"的过程中,又奉行苦行的修行方式,具有强烈的救世情怀。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为永久的消除德国对战后世界和平的威胁,盟国对其实行了一场强制化的民主改造,它包括"非军事化""非纳粹化""非军事化"和"民主化"。其中,最为重要、也最受争议的是"非纳粹化"。由于战后西方盟国对德问题考虑的角度不同,直接形成了西占区内部非纳粹化迥然相异的特点,这给德国的非纳粹化进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范畴的提出有其内在的逻辑进程:从黑格尔主义的"抽象人"转向费尔巴哈的"生物人",进而转变为从事生产、生活实践的"现实人",再发展到阶级逻辑中的"具体人",最终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现实化、历史化历程。在这一探索历程中,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内涵实现了多维的革命性规定,在西方哲学史上实现了真正的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9.
“再说”的演化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正中  王立杰 《云梦学刊》2011,32(2):132-134
"再说"最早出现在六朝,作动词短语;宋元时期作短语的用法逐渐增多,明清时期普遍运用。"再说"作动词最早出现在明代,到清代运用得比较普遍;作为连词,在清代时才出现。短语"再说"可以出现在句末和句首,句末"再说"逐渐演化出动词用法;句首"再说"逐渐演化出连词用法。"再说"的词汇化伴随着语法化,虚化是"再说"由短语演变成词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张兴旺 《阴山学刊》2010,23(2):54-59
语法化是人类语言普遍具有的一种语法演变规律,语法化的过程是一个去语义化、去范畴化、类推和重新分析的过程,它能导致新结构、新标记的出现,介词"被"的语法化历程就是典型的例证。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新兴宗教研究中有三个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并引发激烈争议。一是“洗脑/精神控制”问题,这个问题一度被认为已经解决,但近年来又重新引起关注;二是极端性、破坏性膜拜团体问题,主要涉及对这类团体的界定与预测;三是针对膜拜团体/新兴宗教的公共政策问题,当前,美国与西欧的不同处理方式引起了普遍关注。文章回顾了学界对上述三个突出问题的主要研究及观点,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在膜拜团体/新兴宗教研究方面亟需汲取各方面理论资源,加强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示和思路作一番认真的考察十分必要,通过正确解读“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从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反思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五四”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并且从中探讨“五四”运动带给人们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清议”一词概出现于魏晋时期,多用来指代士人的公平论政或泛指社会合理舆论.先秦时期,我国即有清议传统存在,开明君主为取得政清民和之目的,往往借此体察民情.汉代发扬了清议传统,在乡邑间、士人群体间、名士个人间,皆存在清议现象,东汉末年的“清议运动”更是影响巨大而深远.汉代统治者在用人制度上实行的“察举制”尤为重视乡里清议的作用.乡里清议的对象既有布衣平民,又有没落官宦之后或经明行修之士.而乡里清议的内容则注重孝悌、德行和才识.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乡里清议亦渐显其弊.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奥什民族冲突影响很深。政治因素是导致此次民族冲突的根源。奥什市长在其著作中说:"乌兹别克分裂势力计谋成立奥什共和国。"目前南部局势仍然不稳,南北对立严峻,"伊扎布特"女性成员数量激增。吉新政府需要加强主体民族内部团结、处理好民族关系、严厉打击和有效控制宗教极端主义。美俄操控吉尔吉斯斯坦局势在非传统安全、能源安全方面对中国造成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章门弟子与近代个性解放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毅 《北方论丛》2006,(2):92-96
在章太炎“依自不依他”之说的深刻影响下,鲁迅等章门弟子早在20世纪初就提出了“任个人而排众数”的个性解放主张。时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他们更是积极倡导个人自由,充分张扬了“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这一宗旨。今天看来,他们对个人自由的呼吁无疑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历史观,反映了他们对封建专制的深入批判和对社会进步的美好憧憬。而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章门弟子对个人主义的认识也不断趋于深化。  相似文献   

16.
卢毅 《齐鲁学刊》2005,1(5):22-26
现代新儒家与“整理国故运动”虽然同样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但二者的研究目的与方法均截然异趣,由此导致了双方的研究结论尤其是对传统儒学的评价大不相同,其中不仅存在着严重的分歧,而且还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正是缘于此,现代新儒家对“整理国故运动”进行了严厉的抨击。  相似文献   

17.
苏青将女性生理层面上应该获得的权利置于文化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之上,标志着女性解放由五四的"女儿世界"进入了纯粹的"女人世界"。研究苏青,一方面是找回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失踪者",一方面是给当下女性文学创作和研究提供一个凝视肉体的写作参照。  相似文献   

18.
:1 91 5年至 1 92 3年前后 ,是五四新文化时期。这一时期有百万以上知识分子是近代科技发展的主力 ,其贡献 :基本确立了自然科学的学科体系和思想体系 ,创办了一批专业学术期刊 ,将我国近代科技的研究与传播提高到新水平。五四时期知识分子贡献特点 :基本属于知识分子群体的自发行为 ,以民间形式为主 ,创业艰难 ;对科技的贡献突出表现在孕育功能上。五四知识分子以爱国心为原动力 ,提倡科学 ,大批出国留学 ,这些是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群体能在困难条件下做出诸多贡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抗日战争和南斯拉夫的抵抗运动有着三个方面的差异性:第一,从其性质来看,中国的抗战基本上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而南斯拉夫的抵抗运动则具有民族解放和社会革命的双重性;第二,从其抗战力量的组合来看,中国实现了国共合作,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南斯拉夫则基本上是共产党领导的单独抗战;第三,从其抗战的规模和影响看,中国战场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而南斯拉夫战场仅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次战场,只能从牵制德军的意义上肯定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罗建伦 《齐鲁学刊》2012,(4):115-118
西晋石崇等人组织的金谷雅集可以说是文学史上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文人自发组织的雅集活动。在这样的集会中,文人名士无拘无束地游玩、饮酒、赋诗,并将集会所创作的作品编集,是文学史上一次较早的、可信的有结集产生的文人文学活动。同时,它还为后世的雅集活动提供了一个模式。由于研究资料的缺乏,学界对这一重要雅集活动的研究稍嫌不足,本文再次尝试考察金谷雅集的面貌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