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国主义精神要落在实处周新亚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是神圣的、崇高的一种感情。在以往它是不屈不挠进行殊死斗争抵御外来侵略和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前进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今天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在思想建设中既有主次、又各有特点。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区别之点:(一)二者的内容不尽相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是以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疆土、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热爱长期生活在这个国土上的勤劳勇敢的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维护祖国统一为其主要内容。当前,党中央把我国人民在八十年代的三大任务:即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为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的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因为这三方面较集中的体现了这样一个基本精  相似文献   

3.
1771年,土尔扈特等部从伏尔加河东归故土,给故乡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清朝统治也从此影响着他们的史学传统.通过对几篇18-19世纪"土尔扈特系谱"的研究,可以取得对这一历史过程的初步认识.随着历史的发展,卫拉特史学从对清朝"输出"历史知识开始向"接受"清朝官方史学知识转变:使用了土尔扈特东归后清朝分封后的冠名;系谱更多表现的是贵族阶层受清朝皇帝册封的历史;编纂体例受到清朝表传体例的影响.这些转变说明,土尔扈特蒙古人被纳入清朝藩部体系后,其史学意识无形中已被打上清朝官方史学的烙印.  相似文献   

4.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及新时期的继承和发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及新时期的继承和发扬万建强爱国主义历来是凝聚民族精神、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伟大的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抵御外敌侵略、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对不同的时代,对不同的国家,爱国主义有着不同的特定内容。同时,正因为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从内容到形式又都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其产生和发展有着自己的内在规律。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选集》第3卷第608页)因此,我们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和反对世界霸权主义、维护人类和平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就和古代的爱国主义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在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前夕,西藏民族学院历史系86级同学结合中国现代史教学,就“继承和发扬五四青年的爱国主义传统”进行了专题讨论。同学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史料为依据,充分论证了五四时期青年们为救国救民而英勇斗争,积极探索,不断奋进的革命精神;探讨了学习五四革命精神的具体内容、途径和方法。一致认为,五四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奋进,图强。纪念五四,就要以五四青年爱国主义精神为榜样,热爱祖国,刻苦学习,奋发工作,图中华振兴,谋国家富强。同学们还联系西藏实际,谴责少数分裂主义分子的破坏活动,决心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把五四青年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认为,①坚持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②以忠于祖国。反对侵略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  相似文献   

8.
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爱国必然热爱社会主义或拥护社会主义,这是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维护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的地位。爱国必然为维护中华民族独立自主和强盛做出贡献,以维护中华民族独立自主为内容的爱国主义。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祖国的统一。爱国必须拥护“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做出贡献。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具有普遍的感召力、巨大的凝聚力;爱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在新时期,更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团结一切爱国力量,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新疆地处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的最前沿,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的教育是新疆高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新疆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要突出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新疆历史和区情教育、民族团结和"四个认同"教育,增强各族大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和反对民族分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确保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历来是鼓舞我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伟大旗帜,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共同劳动和生活中,在抗击外来侵略、抵御外侮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造就了宝贵的民族性格。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表现为对祖国壮丽的山河、勤劳的人民、灿烂的文化、丰富的宝藏的深沉的爱,对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强烈愿望和责任感。但是爱国主义不是抽象僵化的先验原则,而是生动具体的历史范畴。它在历史发  相似文献   

12.
颇罗鼐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活跃在藏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本文通过<颇罗鼐传>中的重要事件,分析了主人公颇罗鼐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的一贯立场,以及高尚的人格品质和为西藏局势的稳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爱国主义教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新时期爱国主义表现为四大特征 :共同基础是祖国的整体利益高于一切 ;本质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一致 ;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既是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 ,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原则 ,这两方面构成了爱国主义的二重属性。爱国主义不能只讲道德规范不讲政治原则。将爱国主义教育从世界观引伸到个性倾向的坚信感 ,使坚信感成为活动动力信念确立的标志 ,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视点  相似文献   

14.
《苦寒行》是曹操于建安十一年征讨在壶关的高斡时所作。诗里有这样一句:“思欲一东归”。 笔者所见到的各家关于“东归”的注解大都是说诗人曹操想回他的故乡谯郡,我以为是不妥的。从载有壶关和亳县的地图上可以看清两地的地理方位:由于两地的经度距离近而纬度距离远,形成了一个东南、西北方向的对角。如果曹操从西北方的壶关,回到东南方的谯郡,叫作“东归”,实在牵强得很。再说,作为当时全军最高统帅的曹操,为什么忽而想起要回他的故乡谯郡呢?其实,“东归”是在用典,有《苦寒行》中的“悲彼《东山》诗,……”为证。《东山》中有这样两句:“我东曰归,我心西悲”。《苦寒行》中的“东归”是“我东曰归”的简缩,它脱胎于“我东曰归”。且“东归”和《东山》  相似文献   

15.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民族团结乌尔希叶夫最近,中共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人民日报》1994年9月6日)把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作为向全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6.
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阐明爱国主义传统与共产主义实践的内在联系,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从社会发展规律上认识爱国主义传统与共产主义实践相结合的必然性,从二者的结合上具体地理解现阶段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从而把继承爱国传统与坚持共产主义实践统一起来,做一个坚定的清醒的爱国者,这是把爱国主义教育引向深入的一个重要途径。 爱国主义传统与共产主义实践相结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我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在长期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尽管我们也有过短暂的分裂和朝代的更迭,但是在我国人民中所凝聚起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却世代相传从未间断。它集中表现在抵抗外侮,维护祖国统一、主权完整的斗争上,这种爱国主义传统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巨大精神力量。作为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使中华民族能够经受住无数自然的和社会的千难万险的考验,而一直保持旺盛的生机。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共御外侮,全民奋起,团结抗日,威武不屈,挽救危亡,高扬了爱国主义。今天更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建设祖国四化大业,早日完成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是根植于各族人民之中的瑰宝,是维护祖国统一的旗帜,是教育和鼓舞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精神支柱.作为祖国的儿女,无论属于哪一个民族,无论处在什么位置上,都必须坚定地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逐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这是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和具体表现.因此,从根本上讲,爱民族与爱祖国是一致的,二者相依相存、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保障爱国主义是法律的伦理责任,这基于两个方面的缘由。一是法律内在价值追求所致。法律从诞生起就具有精神性的内在追求,爱国是法律追求的精神原则。二是法律独特作用使然。法律与国家之间休戚相关的联系,决定了法律必定以维护国家为其最重要的职责,因而保障爱国主义是法律责无旁贷的使命。法律负有维护爱国主义情感不受伤害的责任。法律以在相关领域、相关法律部门设定义务或授予权利的形式来维护爱国主义的情感。法律负有维护爱国主义行为正当性的责任。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合法权利,禁止任何行为对法律保护对象的侵犯,从而保障爱国主义行为不违反法律,保持爱国主义行为正当性的道德本质。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集体精神中的现代阐释,是指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意志、行为于一体的意识形态,是调节个人与国家、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人生价值准则。当今时代,爱国主义仍然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奋进的核心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坚强纽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切实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