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任溶溶的诗歌语言非常独特,这种独特性体现在诸多方面。本文在分析任溶溶诗歌的基础上,指出其诗歌语言的特色之一是情境化,进而论述了情境化的实现方式及其给任溶溶诗歌文本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阳明心学推崇人的生命价值和主体意识,强调处于本体地位的“本心”和“良知”,其中包含了“狂者胸次”“自然人性”等性灵思想的萌芽,经由以王畿为代表的龙溪学派和王艮、罗近溪、李贽等泰州学派的演绎,阳明心学中蕴含的个性解放思想得以张扬,进而对徐渭、陶望龄、王思任、张岱等越地文人的文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徐渭提出的“求真绝伪”、陶望龄“自胸膈中陶写出”的作文主张、王思任强调“言己”本色、张岱推崇的“冰雪之气”,无不受到王阳明及其后学的直接或间接的熏陶。不过,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仍保留了阳明心学中崇“理”的一面,体现出文化传承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阮大铖是晚明一位善写喜剧的著名作家,其极富创作特色的《石巢四种》风靡大江南北。他深谙曲律、通晓舞台技艺,在蓄养家班不断演出的基础上,与当时著名艺人(彭天锡等)和戏曲鉴赏家(王思任、张岱等)密切交流合作,研艺赏曲,积极创新,为促进昆剧的普及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杨嗣昌的旅游理论是比较系统的 ,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旅游资源的配置理论、风景名胜的评价理论、旅游观赏的审美理论、民俗旅游的开发理论。他同王思任、袁宏道、袁中道等人一起 ,代表了晚明时期我国古代旅游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学术信息一则我院“九五”科研三十个课题立项已获院学术委员会评审通过,院长批准,这30个项目是:古汉语语法学百年史(朱声琦);中国现实主义新诗艺术发展研究(江锡铨);宋代诗歌理论史(王思);当代语文教学艺术研究(李新宇);未登科记考(赵民乐);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6.
中唐诗人刘禹锡从顺宗贞元二十一年始任屯田员外郎,到文宗大和元年继任主客郎中,其间跨度达二十三年之久,这在唐代郎官中极其罕见,甚至对后期的郎官文化都产生了影响。刘禹锡三任郎官、四任刺史,长期的京城任职与刺史外放,对他的诗文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郎官经历与诗歌创作关系较为密切。具体而言,表现在诗歌中的郎官意识非常明显,其中的刘郎意象在中唐成为郎官的代名词,并在文士中流传广泛。郎官期间的诗歌创作主要反映了郎官悠闲精致的生活,游园与宴饮是最主要的两大主题。诗歌酬唱则成为其任职郎官期间的主要创作形式,在唱和形式和诗歌内容上都有一定的新变,从而掀起了中唐唱和诗创作的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7.
晚明无行文人阮大铖是中国戏曲史上无可避开的剧作家。他遭废斥后,侨居南京终崇祯一朝,却并未“匿居”,与当时著名诗人、曲家王思任、冯梦龙等有着较广泛的交游,成为其戏剧创作的“黄金时代”。他学汤显祖而别成一家,谐趣喜剧《石巢四种》在当时和后代都有较大影响。他的悲喜交融的娱人观,创作“臆也”的虚构论,编剧要“易歌演”的实践主张,以及“一笑有悟”的灵感论,也都是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8.
苏轼任徐州知州期间与王巩多有交谊,二人诗歌互答,志趣相投。钩稽带有“组诗性质”的诗作,既可观苏、王二人在徐州相约、相会过程中诗酒风流的知己之情,亦可窥苏轼知任徐州时对党争的隐性描述及其旷放之外的孤独心境,是研究苏轼文学交游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
最初知道王思任其人,还是从周氏兄弟的文章中,即鲁迅的《女吊》、周作人的《文饭小品》与《关于王谑庵》。《文饭小品》的原书虽未见到,但觉得这一书名很有意思。抗战前,康嗣群先生还用《文饭小品》之名出版过期刊,内容也很可赏览,可惜只出了三期(?),在我收藏的期刊中一直非常珍视,现在康公已经作古,期刊的《文饭小品》,经过浩劫,理所当然地也与我诀别了。浙江古籍出版社近年来很重视乡邦文  相似文献   

10.
李白对齐文化始终怀有极大的热情。齐文化在李白诗歌中集中表现为三大主题:纵横捭阖的帝师王臣,倜傥任侠的布衣游士,以及燕齐海滨的神仙道术。李白的文化取向是盛唐士风和时代精神的映射。  相似文献   

11.
议政诗是王安石诗歌成就的重要方面,其中以寓言诗议政是他经常采用的艺术方式之一。王安石把寓言直接而广泛地带入议政领域,既拓展了寓言诗的艺术功能,又丰富了议政诗的艺术手段。其艺术方式有三:一是典型的寓言诗,以动物故事寄托政治见解;二是一些“亚寓言诗”,以人事为题材,而不拘泥于寓言的固有模式;三是一些以“寓言”为题的诗,在对某一事物的叙议中寄寓一定的政治事理而故事情节则被淡化。  相似文献   

12.
王昌龄的妇女诗主要描写了三种女性:宫女、贵族妇女、民间女子。宫女诗多表现望君幸临和羡艳受宠的情绪;贵族妇女诗概括了女子的现实命运;民间女子诗多表现自由、欢快的感受。场景描写、民歌艺术是王昌龄塑造妇女形象的主要手段。王昌龄大致以宫女诗寄寓个人情怀,以贵族妇女诗传达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以民间女子诗表现诗人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3.
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由于社会、家庭的影响和坎坷的人生经历,禅学对他世界观的影响甚深。作家的世界观必然深刻地影响着他的创作。王维诗歌中处处表现出了作家的“空观”宇宙万物的人生态度和获得“物我两忘”境界的喜悦。禅宗的影响,使王维诗歌形成了空、静、寂独特的艺术境界。王维诗歌和蕴含着禅意,还因为佛教思维与文学思维具有共同的特点:注重体验,注重意象创造。因此,作家可以将对禅理体悟的感受,通过文学作品表现出来,作品也就被赋予了禅意。   相似文献   

14.
试论王绩诗文的独特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寂”是王绩生存状态最显著的特征。文章从两个方面探讨王绩“孤寂”的成因及其在诗文中的表现:第一,在隋唐易代之时,王绩选择了一种非主流的生活方式,与时代风尚、家族观念相背离,这是造成其孤寂最根本的原因;第二,虽然王绩选择了回归田园,但是无法真正将全部身心融入其中,加上好友的去世、知音的难觅,同样加重了其“孤寂”的心境,而这些无不体现在其诗文创作中。  相似文献   

15.
李宪乔是高密诗派代表人物,选辑清初诗坛四大家诗辑成《偶论四名家诗》,以辨明诗道。宪乔认为,渔洋诗"清远为尚",神韵为宗,诗学王、韦,能得唐人诗意。肯定其"怨逸伤远"的才情韵致,"典远谐则"的自然本色。同时指出,渔洋诗追求清淡雅洁,有时情景志兴落不到实处。认为渔洋诗长于"明靓轻圆",与杜甫郁勃沉着的风格相反,所以其学韩学杜诸作,虽极为排宕以取古拙,终不能排。  相似文献   

16.
论辋川诗境     
文章从王维的思想源流探讨辋川诗境。王维在狂与狷的两极之间,关闭自己的柴扉,监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是自然境界中自我的泛化与发现。辋川诗境是一个避世的世界,是一个藻雪精神的世界,是一个士大夫情结的物化世界,是孤独内心的消散世界,是色相俱空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重读王维 --从《竹里馆》说开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王维种种"历史问题"的解剖,试图对王维其人其诗有一个更贴切和公允的评价.文章以人类共同的人性人情去贴近千载而上的古人,揭示了王维作品中隐含的丰富而又多彩的情感内容,认为被人们目为"诗佛"、"隐士"的王维,其实终其一生都是深于情的一代"情种",而王维诗歌之所以能在李杜之外名列盛唐诗人之首,其原因正在于其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深挚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18.
钱钟书评船山诗论,肯定船山识趣甚高,与船山一样执著于对诗歌清新自然语言的追求,但在不少问题上又对船山所论持讥刺态度,如关于陶诗的评价、解诗的精神等,其中误会较多,钱钟书并未全面透彻地领会船山论诗精神.  相似文献   

19.
汪元量是宋元易代之际的一位爱国诗人、词人。人们向来只重视他的纪实诗,却往往忽视他的爱国词,而事实上,他的词也是有着很大的价值的。从思想内容上来说,其词饱含着深沉的爱国情感,充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抗争力量;从创作方式上来看,其词亦有许多独到之处,如以词写史的大胆尝试、独到的比兴等。  相似文献   

20.
王维的佛禅修养与诗歌创作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维是受佛禅影响最深的盛唐诗人,家庭的影响和生活挫折使他越来越亲近佛禅,其佛禅修养不断加深。佛禅修养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形成独特的艺术形态。从叙述王维一生的佛缘出发,展示王维诗歌佛禅化的艺术形态。王维习惯以一种空静的心灵观照自然,诗中展示出来的多是空灵、清净的境界,又多流露随缘任运的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