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明代后期 ,士人旅游之风盛行 ,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士人旅行家王思任作个案分析 ,认为他的旅游观有很多独到之处。他从人、自然、旅游三者的关系出发 ,认为旅游是天赋于人的本性 ;旅游所追求的是心境的高旷与自然 ;同时 ,在自身的经验积累上提出“游道”,即具体的旅游方法  相似文献   

2.
徐、王、张是明中叶至清初生活在浙江山阴的三位杰出人物。徐与张的先辈交往密切,王与张则有师生关系,王、张都推崇徐并视之为效法的榜样。受地域环境和文化渊源的影响,三人在精神气质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而在美学思想和文学创作上则表现出一脉相承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南宋中后期的江湖诗派是当时极为重要的诗歌流派。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本文拟对其生平略作介绍,并初步探讨其诗歌创作,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学人对赵汝鐩其人其作的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4.
前人论及李清照作品大多以其词作为主进行论述,少有论及其诗者。而清照诗歌创作的全面了解,对整体把握清照的思想和创作主张又有着甚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李清照的诗歌创作作出论述。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诗歌潮起潮落的起伏动荡中。宝鸡的诗人们却始终如一地执着地坚守在诗歌创作的阵地。用他们有些寂寞的歌声抒发着对时代、自我、爱情、幸福、苦难的感受,为忽明忽暗的诗歌之火添加着柴薪.2004年5月23日上午。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举办了《宝鸡诗歌创作学术研讨会》。中文系的学者和宝鸡市的部分诗人们一起,对宝鸡市诗歌创作的历史、现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对部分诗人及其诗作的得失进行了研讨.现将部分发言摘要予以刊发,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是宝鸡诗歌的鼎盛时期,以商子秦、渭水、秦巴子等人为代表的宝鸡诗人诗作,享誉全国.90年代中期以后,商、渭、秦三人东迁西安,宝鸡诗歌因种种原因(市场经济、文坛派系、自身修养等)影响,虽创作依然,但影响却不及以前.今天,当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2周年之际,在中国政府响亮地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之时,我们在此召开宝鸡诗歌创作研讨会,目的是再振宝鸡诗歌创作,为陕西、为宝鸡文艺创作及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贡献我们应尽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徐复观是"现代新儒家"中对文学艺术用力颇多的一位学人,他的文艺理论贯穿着哲学的思考、史学的方法。徐复观的诗歌创作论主要体现在对杜甫诗歌以及诗论的研究中。杜甫是中国诗坛巨擘,对后世诗人创作影响巨大,自古以来对杜甫的研究始终围绕"道德阐释"与"诗艺阐释"进行,徐复观认为这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徐复观以杜甫研究为基础的诗歌创作论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诗人修养是产生创作冲动的根源,工力用典是诗歌创作的具体方法,打通古今与转益多师是杜甫诗论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关于唐寅诗歌创作的态度,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中曾说唐寅:"诗则纵笔疾书,都不经意,以此任达,几于游戏".此说未免有些失实.细读文献,笔者发现唐寅对待诗歌创作有两种态度.唐寅对待应酬类诗歌创作是比较随意的,而对待非应酬类的诗歌创作的态度则是认真的,而后一种态度才能真正代表唐寅对待诗歌的创作态度.  相似文献   

9.
民族大融合时期元代少数民族汉诗创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少数民族诗人接受了汉文化的熏陶 ,但他们所创作的诗歌却仍然保留着少数民族的气质 ;因为出身、地位的不同 ,文化心理、民族情感的差异 ,造成其诗歌题材的多样化 ,大大地拓宽了元诗的题材 ;他们的汉诗创作由于在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多元继承的同时又保存了他们的原创性思维 ,因而具有独特的意境和风格 ,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10.
南宋陈藻在广西创作了二十多首诗歌,描写自然风光、民俗风情、自身处境的感受以及与友人之间的寄赠酬唱。其诗歌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注重炼字、讲究韵味,感情真实、语言质朴。  相似文献   

11.
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由于社会、家庭的影响和坎坷的人生经历,禅学对他世界观的影响甚深。作家的世界观必然深刻地影响着他的创作。王维诗歌中处处表现出了作家的“空观”宇宙万物的人生态度和获得“物我两忘”境界的喜悦。禅宗的影响,使王维诗歌形成了空、静、寂独特的艺术境界。王维诗歌和蕴含着禅意,还因为佛教思维与文学思维具有共同的特点:注重体验,注重意象创造。因此,作家可以将对禅理体悟的感受,通过文学作品表现出来,作品也就被赋予了禅意。   相似文献   

12.
王士祯继钱谦益后主盟清代诗坛数十年,领袖"神韵说".仕途游历中两次旅蜀,踏足渝州、涂山、瞿唐三峡、巫山十二峰等巴渝形胜,写下了大量描写巴渝自然风物及怀古感时之作;得山川形胜之助,为诗为文,格调激越,气韵沉健,有别于"兴到神会"之"神韵",是王士祯诗文风格之变化.独立取裁王士祯"巴渝诗文"而深究,实属首举,是王士祯研究的丰富,也是巴渝文化研究的丰富.  相似文献   

13.
王贞白是唐末著名诗人,早年曾两中进士,并曾游历边塞,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诗歌在晚唐颇具特色,题材宽广、诗境疏朗开阔、旨趣深远,情感平和中正却不失慷慨之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守仁在常德的诗歌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守仁谪龙场经常德共创作 13首诗歌。其思想特征为 :经过系狱遭贬的痛苦经历之后 ,对官场的勾心斗角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 ,但又无法放弃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初衷 ;在特定山川景物启迪之下 ,经常产生归隐山林的情绪 ;随着贬谪生活的结束 ,归途中产生了一种韬晦得时、潜龙将飞的愉快心情。其艺术特色为 :感情浓郁 ,兴寄深远 ;写景状物 ,山水生辉 ;结句点题 ,水到渠成 ;巧发议论 ,意味深长。王守仁在常德的诗歌创作是我国迁谪文学中一笔有着重要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5.
因王士禛语试论任昉诗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朝人有言"沈诗任笔",则知诗歌创作并非任防所长.然而在<分甘余话>中,王士稹却给予任防诗歌高度的评价,以为优于沈约,抵牾显生.任防博物广知,作诗动辄用典,他的诗歌呈现出渊雅的风格特征,与以沈约为代表标榜"三易"说的永明新体诗人大相径庭,而这显然也正是作诗重材力的王士稹激赏任昉的主要原因.尽管钟嵘等批评家指责任防诗格不高,但他与王融等作诗以事义表学问的方法,却得到相当一部分士人的认同及效仿,在当时文坛形成了以学问为诗的一派.任防诗歌今存虽少,然而以学问为诗的倾向迹状显在,仍可借以察知当时这一派诗人创作的大致情况.  相似文献   

16.
王昌龄与李益同为唐朝的著名诗人,他们都有题材丰富的大量诗歌创作,从两人的闺怨诗入手,从他们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来比较他们在以闺怨为题材的诗歌创作方面的异同,从而展现出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与特色。  相似文献   

17.
审美心理是属于文艺心理学的范畴,它与作家的艺术创作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王安石作为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伟大诗人,其诗歌艺术创作的发展变化凸现出其审美心理及其嬗变,这一点鲜明地表现在王安石对审美意象选择和艺术思维方式的传达上,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梳理出诗人创作的心灵轨迹。  相似文献   

18.
王九思是明代中叶著名的诗文名家和重要曲家。他的词作结集为《碧山诗余》,论词崇尚苏黄,词作风格多样,不乏佳作。由于身处明代词学不振的背景之下,故词作表现出浓重的“诗化”和“曲化”倾向。  相似文献   

19.
1940年代南京汪伪统治时期古体诗词的回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是古典诗词传统深厚的地方,1920年代和1930年代两次复古的潮流都是在南京发端的。1940年代汪伪统治时期古典诗词再次出现繁盛,汪伪政府凭借政权力量支持了这一复古的潮流,一时间雅集不断,专门刊登古典诗词的刊物得到政府财政的扶持,汪伪高官在骚坛吟咏,集合了大量的诗人词客,可以说这是古典诗词在民国时期的文学公共空间的最后一次回潮。这一古典诗词的回潮在美学的基调上是以哀凉为底蕴的,这种人为的繁荣也是难以为继的。  相似文献   

20.
无我之境是中国特有的诗歌理论,它最能体现中国诗歌的艺术精神,是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王维在总结和提升前人的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凭借自身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天赋,采用以物观物的审美观照方式,创造出大量优秀的山水诗。这些山水诗达到了无我之境,代表着唐代山水诗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