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根据考古材料,专家们对南京汤山和太湖三山岛等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进行了细致梳理,刻画了远古"长三角"地区人类生存状况以及人类迁徙的大致轨迹。学者们对"长三角"地区新石器文化发展序列基本形成共识,依次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其它年代较远且影响较大的有苏州草鞋山和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目前学界对"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关系的表述不一。笔者认为,良渚文化后出现的"南京湖熟文化"和"上海马桥文化"与商周时期作为"长三角"主体文化的吴越文化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但有关这两种文化对后世的影响,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从新石器时代末期良渚文化,经夏商湖熟、马桥文化,到两周吴越国家的形成,经历的是繁荣-衰弱-再繁荣的文明化进程。在此背景下,陶器刻划符号和文字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并表现出相应特点。新石器时代良渚刻符是长江三角洲史前符号发展阶段最进步的水平;此后马桥文化刻符却并非良渚刻符的后继,而与中原夏商文化有了初步联系;至两周时中原铭刻文字进入该地区,取代原有刻划符号而成为当地的先进认知系统。刻符与文字的这一发展历程,与其文明化的步伐相一致,是文明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良渚文化以良渚遗址命名,它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旧中国时期发现和取得成果的极少数重要遗址之一。良渚文化是一支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原始文化,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和杭州湾地区。它从1936年首次在浙江省杭县良渚镇发现以来,迄今已经50年过去了。在这漫长岁月中,我国考古工作者对良渚文化做了很多的调查和发掘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又有很多极为重要的新资料陆续不断地发现。良渚文化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在我国原始文化中的重要性而为国内外的学者所关注。值此良渚文化发现50周年之际,谨写此文作为纪念。  相似文献   

4.
良渚文化以良渚遗址命名,它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旧中国时期发现和取得成果的极少数重要遗址之一。良渚文化是一支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原始文化,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和杭州湾地区。它从1936年首次在浙江省杭县良渚镇发现以来,迄今已经50年过去了。在这漫长岁月中,我国考古工作者对良渚文化做了很多的调查和发掘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又有很多极为重要的新资料陆续不断地发现。良渚文化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在我国原始文化中的重要性而为国内外的学者所关注。值此良渚文化发现50周年之际,谨写此文作为纪念。  相似文献   

5.
良渚文化是我国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研究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近年来,随着良渚文化考古新资料的发现、整理与刊布,对良渚文化的认识在逐步提升,这也促使学术界奉献出新的成果。刘恒武博士于2008年12月推出的力作——《良渚文化综合研究》,是一部专门探讨良渚文化的综合性研究专著,代表了目前国内外这一领域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韩少功以其深邃的眼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学功底借《马桥词典》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封闭的原生态的有中国烙印的"马桥世界"。在这个遗世独立的世界里,男权意识是根深蒂固的。马桥的男权意识是马桥女性本质异化和失落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从分子遗传学、考古学、民俗学、地域关系诸角度分析,大汶口文化与良渚文化有相同渊源,均属东部地区同一文化大类,因此,大汶口文化骨牙雕筒应是良渚文化玉琮的前身。其衍生功能繁多,但原初功能相同,主要用于殓罩男性生殖器,以期求祖根不腐、瓜瓞绵延,这是史前生殖崇拜的常态。  相似文献   

8.
《马桥词典》用词典的形式构造了马桥的文化和历史,用生动、鲜活的方言口语营造出一个遗世独立、魅力十足的“马桥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乡村特有的生活规范和法则;有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有朴素的乡土人情和神秘、奇特的民俗民风;有民间社会固有的保守、愚昧、落后、贫穷和等级观念;也有顽固的传统文化,心理和集体无意识,还有他们独立自信的民间精神。这个具有原生态色彩的“马桥世界”,实际上是一个乡土中国的缩影,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马桥”,看到了世界的中国。  相似文献   

9.
良渚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苏州地区位于这一文化分布区的中;心地带,遗存十分丰富。本文通过苏州草鞋山、张陵山、澄湖等古遗址的发掘资料,展示良渚农业,制陶、治玉等原始手工业的先进性,展示这种文化发展而萌生的古代文明;论述了良话文化对中原及其他地区文化的影响,及其对更、商、周乃至中华文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人民公社象初升的太阳,自它出现在亚州东方的第一天起,就以磅礴的气势散发出无限的热力,推动着各项事业向前飞速跃进°就以上海县马桥人民公社来说,公社化运动不仅给农林牧副渔的综合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天地,一年多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也给文教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到处呈现了蓬蓬勃勃的新气象;可以说文化种子撒满了全国各地,也撒遍了马桥人民公社地区。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以往的小说习惯于通过故事的叙述和人物的描写与刻画去探究国民的文化心理,剖析国人的精神病态,那么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则独辟蹊径地将马桥人的语言作为透视的对象,深入地揭示了马桥人的农民文化心理、原始神话思维模式、低劣的生存条件与恶劣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以往的小说习惯于通过故事的叙述和人物的描写与刻画去探究国民的文化心理,剖析国人的精神病态,那么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则独辟蹊径地将马桥人的语言作为透视的对象,深入地揭示了马桥人的农民文化心理、原始神话思维模式、低劣的生存条件与恶劣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第一个朝代是虞代,良渚文化是虞代的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并未消亡,而是因生存环境的恶化而北迁中原建立了夏朝.中国东南是华夏族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  相似文献   

14.
红山文化是燕山南北长城地带的考古文化,良渚文化是东南沿海环太湖流域的考古文化。二者都是中国史前玉文化中心之一,它们一南一北相对应,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都处于“先走一步”的前导地位,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太湖地区的范围大体上包括杭州湾以北的浙江省北部、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市。太湖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原始文化,是1985年发掘的吴县三山岛旧石器时代遗址。其后又经历了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三山岛遗址,与太湖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之间,在文化内涵和时间先后上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空缺,有待于进一步的发现来填补。新石器时代的三个文化,它们不但在文化内涵和时间上,都有着明显前后衔接、继承和发展关系,而且逐步形成了高度发达、富有特色的太湖地区的原始文明。一、太湖地区的原始文明1、三山岛遗址——太湖地区原始文明的开端太湖地区人类最早的活动遗迹——三山岛遗址位于吴县三山岛的西北端。现今的三山岛已于太湖之中,面积仅为2平方公里。原始居民生活在这样一个孤零零的小岛之上,似乎不可思议。实际上,古代太湖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与今天有极大的差别。根据地质学研究表明,太湖底部为一片高底不平的  相似文献   

16.
有关我国江南地区良渚文化如何消失的问题,一直是一个未解的千古之谜。本文结合相关学术研究的新观点,试对此作一探讨。分析认为,江南地区良渚文化的消失原因,应为发生严重的海水倒灌造成淡水资源缺乏,晚期良渚文化人整体迁出“江南地区”所致。这主要表现在,良渚文化晚期“江南地区”具有发生海侵或海水倒灌的气候条件;“江南地区”多数良渚文化晚期遗址的考古未曾发现海侵遗迹;史籍有关于我国在良渚文化晚期时发生海水倒灌的记载;“江南地区”良渚文化晚期遗址的考古资料中有淡水资源缺乏的显示。  相似文献   

17.
论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我国东南区距今4000多年前的一支以农业为主,多业为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已经跨进奴隶制方国阶段。本文以新发现的考古资料为基础,用人类学方法分析良清文化的社会现象、社会心理。前者包括良渚人的祭祀体系、政治体系;后者分析良渚文化群体的从众心理、奢侈心理、新异心理等特点。这个区域性文化还表明史前期确实存在一个“以玉为兵”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本文立足于语言层面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对韩少功 90年代中期创作的《马桥词典》作了进一步解读 ,阐释了作品中语词背后所蕴含的哲学精神 ,认为它是对儒道释融合下的传统文化的一次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9.
韩少功在<马桥词典>中除了文体的贡献外,他对"人"人性"人类"的关注也在继创作了<归去来>,<爸爸爸>之后达到了新的高度.如何从马桥人在生存重压下的人格裂变入手,探讨作者怎样在悖论中寻找表现的支点(尤其是感性与理性在哲理层面的交融与升华),这是分析<马桥词典>不能忽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湖熟文化”是3000多年前江南先民创造的史前文化,它不仅继承了“良渚文化”.成为“吴文化的先导”.还开阔了商周文明的视界,成为金陵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从而奠定江宁文化在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明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