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协议离婚是我国婚姻法规定的两种离婚方式之一,其特点是当事人意志的高度自治,对于保障婚姻自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文章对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的某些问题进行深层探讨,并提出了若干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民和市民因其居住环境、生活范围、生产方式、交往对象、经济水平等的不同,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对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农民和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宗教心理呈现出的不同态势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伊斯兰教的社会作用,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服务。  相似文献   

3.
从宗教心理的视角分析新疆维吾尔族宗教信仰者在宗教信仰态度、内心认知和外在行为三个维度上对朝觐的认识,对进一步贯彻执行<宗教事务条例>、依法管理朝觐事务,既保证党的宗教政策的正确贯彻落实,又维护信教群众的基本权益,发挥其在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问卷调查和语言测试的方法,对3700余名新疆维吾尔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和汉语学习水平进行了调查。在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集中考察了维吾尔族中学生民族认同的发展状况及其与汉语学习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5.
当前婚姻不稳定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离婚潮"现象出现的原因并试图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新疆城市化总体水平低;新疆城镇结构是小城市多,大、中城市少;新疆城市间距离长,且布局分散;新疆城市职能趋同性强;新疆城市分布既不合理,也不均匀,北疆地区城市多,南疆地区城市少。  相似文献   

7.
新疆南疆地区青少年国家认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对新疆南疆地区2116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学校分布、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汉族朋友的数量、语言等因素对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的影响,并根据以上分析,从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发展高中教育、扩大内地新疆班、加强南疆地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口支援、利用少先队(共青团)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前汉语文课程的开设时间、加大双语授课力度等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疆县级财政困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级财政是地方财政的基础环节 ,而新疆县级财政却存在发展不平衡及财政困难等多方面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针对新疆的实际 ,又应当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课题组从多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语言认同、民族身份认同、宗教认同和习俗认同四个方面对民考民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现状做了调查,发现他们对汉语的认同程度比较低;本民族身份认同感有所增强,国家认同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族大学生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大学生一方面对本民族文化充满自豪感,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主流文化的认同趋势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10.
维吾尔族割礼仪式及其变迁——从乡村到都市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新疆维吾尔族传统的割礼仪式及其在都市中的变迁进行了描述,着重探讨了在当代社会文化急剧变迁的语境中这一传统人生礼仪发生的变化,并对导致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历届人口普查资料及各类有关调查和文献资料,对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维吾尔族人口离婚率的变动趋势同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新疆几个主要少数民族人口的离婚率变动及地区差异性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探索维吾尔族人口离婚率的变动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试论离婚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婚之精神损害有离因精神损害和离婚精神损害两种.前者是夫妻一方对另一方构成侵权行为而导致离婚,从而给一方造成精神痛苦,受害方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我国新的<婚姻法>确立了这一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填补了我国婚姻制度的一个空缺.而后者是夫妻一方对另一方并无侵权行为,离婚本身即为构成精神损害之直接原因,如由于第三者插足、婚外恋、夫妻一方被判处徒刑等.这种离婚同样使一方受到精神损害,自然也应得精神损害赔偿.遗憾的是,新的<婚姻法>并未作此规定.因此,要完善我国离婚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不仅要使离婚之精神损失赔偿的权利义务主体进一步扩大,把第三者也作为离婚之精神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而且还要将离因精神损害赔偿扩大到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将因婚外恋、第三者插足、因配偶一方犯罪而被判入狱和其他原因导致离婚的情况作出规定,使精神受害者得到应有的经济救济和补偿.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的离婚损害赔偿实为离因损害赔偿,该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乃侵权行为法之权利。作为一种侵权民事责任,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应当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与主观过错四个要件。能够导致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离婚原因行为的立法规定应当采取列举性规定与概括性规定相结合的体例。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义务主体既包括过错配偶方,也应当包括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第三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为一种实体权利,既适用于诉讼离婚,也应当适用于登记离婚。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离婚模式与离婚道德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的离婚模式是离婚道德的载体,具有程序严谨、理由详备、内涵丰富等特点。透过离婚模式,我们可以捕捉到离婚道德的鲜明特质与价值定位,为离婚道德的移风易俗寻找进路。  相似文献   

15.
阎晓军 《河北学刊》2008,28(1):182-184
婚姻纠纷的良性解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人民法院在调解离婚案件时,由于法官知识结构的局限,可能会更多地关注案件本身的法律问题,而常常忽视如何化解诉讼双方当事人之间伦理、情感等心理方面积累的矛盾。为了有助于彻底化解婚姻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提高离婚案件的调解质量,本文提出了运用心理学方法参与调解的构想,并就离婚案件心理调解的若干问题,即心理调解的目标、原则以及对心理调解人员的选拔等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6.
离婚亲子关系立法趋势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家族本位到子女本位、从家长权力到父母责任、从家长决定子女的命运到子女最大利益原则,发端于20世纪下半叶的亲子关系立法改革席卷全球,并带动了离婚亲子关系的立法变革,成为本世纪离婚亲子关系立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尽管我国离婚亲子关系立法已经考虑到了子女利益,并以保护子女权益为己任,但这种保护仍是以家长和社会利益为视角的,没有充分考虑子女的权利和愿望,没有将他们真正作为权利主体。以"子女本位"审视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仍然可以发现不少"父母本位"立法思想的痕迹。转变立法观念、完善离婚亲子关系立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精神病人作为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离婚诉权依法应得到保护。从离婚诉权的基本内涵入手,考查精神病人离婚诉权的立法及司法现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虚拟探望作为探望权行使的一种方式,在美国为异地而居的离婚父母和子女广泛使用,作为离婚后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非监护父、母与子女间现实探望的补充,在弥补现实探望被减少的缺憾、持续维持与增进子女与异地非监护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以及刺激非监护父、母支付抚养费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与意义。在离婚率日益攀升和人口流动性日渐增强的我国社会,基于虚拟探望在促进离婚父、母与子女间的亲子情感利益上所具有的价值及功能,基于其实现的简易性和便利性,宜透过司法解释以例示方式规定,将其作为探望权行使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华金余 《兰州学刊》2010,(1):187-191
郭沫若早期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徘徊于纯粹论与工具论之间,其原因主要是:首先,对文艺纯粹论的学理依据缺乏深入的了解,更由于中国文学史没有文学自主的现实经验,使得他面对西方文学自主论的论说时,会觉得非常有道理,回到中国的现实时,又会觉得文学工具论更合时宜;其次,艺术家与革命家的双重身份;第三,争夺文坛话语权的实用主义考虑。  相似文献   

20.
既判力有正负两方面的价值,正向价值排斥再审,而负向价值又是再审存在的逻辑前提所在。对既判力的正负向价值进行界定和明确,以确定既判力作用的合理边界。再审程序不同于普通救济程序,除了在于它的救济对象是已生效的裁判(或成为确定裁判)外,更重要的是再审程序特有的原则。这次的再审程序对再审事由的细化,更加强调了程序正当性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仍然看到对再审事由的规定还是没有突破实质性错误不能提起再审的法治国家的原则.再审事由朝着这方面发展才能更加合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