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老年世界》2014,(24):14-14
编辑同志: 我哥哥是71岁的独身老人,无子女。为感谢我多年对他的照顾,他于2009年春节期间与我签订了一份赠与合同,将他现在居住的两室楼房赠给我,并当即将房屋产权证交给我(但未办理过户手续)。2011年初,哥哥与康女士登记再婚,康女士对哥哥照顾得非常好,我渐渐地退出对哥哥的照顾。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导刊》2006,(21):48-49
今年,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秦文华、何绍渝夫妇的脑瘫儿秦浩已经14岁了,夫妇两人为了能照顾孩子又不耽误工作,背着孩子在十多公里的山间路上艰苦地行走了12年.  相似文献   

3.
刘梦怡出生于一个下岗工人家庭。她的哥哥东东出生第五天就因高烧导致脑瘫。12年后,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下,刘梦怡的妈妈决定生再生一个孩子,既能让儿子有个伙伴,将来又能照顾无法自理的儿子。于是妈妈冒着危险高龄生育,刘梦怡来到了人世。正因为如此,刘梦怡一降临人世,稚嫩的肩头  相似文献   

4.
"要我放弃这两个老人,你就不值得我嫁。"陆玉珍,广西靖西县一名普普通通的女子,自愿上门去赡养两个非亲非故、无依无靠的老人:为了让老人得到照顾,她拒绝了众多男子的求婚,30年来一直单身。她书写了旷世奇有的大爱。因为她的大爱,网民称她是"中国的女儿"。2008年11月,陆玉珍被民众选入中国文明网举办的"中国好人榜"。  相似文献   

5.
一个18岁的男子用一切自尊忍住号啕,在温暖的火炉前,叙述家破人亡的故事1936年,齐邦媛12岁,张大飞18岁——那年,他们第一次见面。"九一八"事变后,大批东北学生流亡关内。1934年,齐邦媛的父亲申请到国民政府教育部的一笔拨款,在北平(今北京)创办了国立东北中山中学。两年后,中山中学迁至首都南京郊外的板桥镇。这些青春期的孩子,家乡沦陷,亲人离散,无家可归。每到星期天,许多孩子就被齐邦媛的哥哥(当时也在中山中学读书)带到宁海路的家中吃饭。  相似文献   

6.
正一对双胞胎兄弟,出生仅相隔8分钟,可命运却完全不同。哥哥辛福聪明伶俐,弟弟阿福却不幸成为脑瘫儿。那么,作为哥哥,他能做些什么呢?哥哥助力,脑瘫弟弟成特奥会冠军1989年8月9日这天,对辛苍婷和倪建龙夫妇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双胞胎儿子的出生,让他们既高兴又难过。这对恩爱的夫妻早就商量好:哥哥随母亲姓辛,起名辛福;弟弟随父亲姓倪,大名叫倪忠福,小名就叫阿福。  相似文献   

7.
“我不想走,我害怕走了就没人关心我了,我早把这儿当家了。”39岁的崔某刚结束了两年半的劳动教养,走出女子劳教所的大门。门外,没有亲人迎接她——丈夫因贩毒已被枪决,养父母和公婆都相继离世,而唯一的哥哥不愿接纳她,甚至拒绝让她的户口在他家落户。这意味着她无法正常融入社会,也无法接受街道对她的安置帮教。“只希望哥哥能让我的户口有个落脚的地方,我就知足了。”  相似文献   

8.
贺力汀老家在江西,今年32岁,初中学历,自1997年从老家出来后,找了几次工作不成功,就选择了流浪,至今还没有成家。今年4月,他来嘉兴后,一直就在市区乌桥港桥下生活。但他这个流浪汉和普通的流浪汉不一样,每天捡废品后回到桥下的家,他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他说:"我自小就喜欢看书,找工作几次受挫后,我发现只有看书能带给我慰藉,我从中找到很多快乐,从此,我认定了,写作是我唯一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2012年3月13日,海淀区北三环中路,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门口,一个中年人正往里走,"你看这门口多冷清,你看看这些(流动采血)车,有时候出去一整天,回来还是空的."这人正是被称为"京城侠客"和"京城好人"的刘学军,他今年54了,从18岁起,他每年坚持至少献400毫升血,"以前一年献一次,后来年纪大了,医生不让一次献400毫升了,就改成一年献两次.也只能最后再献两次了,55岁之后就不让献了." 对于因年龄规定不能再献血的事,他有些沮丧,"我的血特别健康,三高什么的都没有.你看我这头发,一根白的都没有.要不是有规定,我还想继续献下去呢."他熟门熟路的走到了采血大厅,负责登记信息的小姑娘是新来的实习生,不认识他,刚准备告诉他相关注意事项,他摆摆手,呵呵一笑,"我献了几十年血啦,知道该怎么填."  相似文献   

10.
最好的年龄     
几岁是生命中最好的年龄呢?电视节目主持人拿这个问题问了很多人。一个小女孩说:"两个月。因为你会被抱着走,你会得到很多的爱与照顾。"另一个小孩回答说:"3岁。因为不用去上学。你可以做几乎所有想做的事,也可以不停地玩耍。"一个少年说:"18岁。因为你高中毕业了,你可以开车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方华 《老年世界》2009,(8):13-15
“要我放弃这两个老人,你就不值得我嫁。”陆玉珍,广西靖西县一名普普通通的女子,自愿上门赡养两个非亲非故、无依无靠的老人;为了照顾老人,她的终身大事一波三折,30年来一直单身。因这份大爱,网民称她是“中国的女儿”。2008年11月,陆玉珍被民众选人中国文明网举办的“中国好人榜”。  相似文献   

12.
1977年母亲病危时,我坐在病床边,握着母亲的手,问母亲还有什么要嘱咐我的。母亲望着我,眼角淌下泪来。母亲说:"我真希望你哥跟我一块儿死,那他就不会拖累你了……"我心大恸,内疚极了,俯身对母亲耳语:"妈妈放心,我一定照顾好哥哥,绝不会让他一个人待在精神病院里……"当天午夜,母亲走了。办完母亲丧事的第二天,我住进一家宾馆,让四弟将哥哥从精神病院接回来。哥哥一见我,  相似文献   

13.
《伴侣(A版)》2011,(2):61-61
正问:我跟老公同年生,今年29岁,2003年恋爱,2007年结婚,没有孩子。恋爱时性生活挺频繁的,但是在结婚后就逐渐变淡了,也就平均一两个月一次。因为我们经常会吵架,有时候谈起这事时他说"看到你就想起跟你吵架时的情景"。我们最后一次是在去年6月中旬,这半年来我们一直没有夫妻生活,甚至我想碰他他都不愿意。我心中很是不解,一个不到三十岁的正常男人6个月都没有性欲望?  相似文献   

14.
我今年已89岁,出生在冀中平原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中共有兄妹6人。那年头穷人吃不饱、穿不暖,一家人靠父亲熬盐土维持生计。父亲由于过度劳累而去世,母亲给地主家洗衣服,两个哥哥扛长工,弟弟则卖给了邻村的一户人家。  相似文献   

15.
日前有位56岁的李女士前来机构求助,她是一名28岁脑瘫男青年小明的母亲,与中风导致偏瘫的丈夫一起照顾小明23年,但面对未来她感到灰心:“我俩老了怎么办呢?我可能管不了他了。一想到儿子没办法生活下去,我就想着和他一起结束生命。”上个月李女士发现自己罹患乳癌后,尚未展开治疗’而是频繁为儿子小明找出路:“我希望有机构能接收他……”  相似文献   

16.
正难言之隐,摄像师拍下喂奶镜头费燕楠1976年11月出生于吉林省四平市。父母生有她和大她两岁的哥哥两个孩子。2005年5月,费燕楠结婚了。一年后,她生下一子。她的哥哥因为忙于事业,虽然谈了几年恋爱,但一直没有时间谈论婚事。2006年9月的一天,哥哥费燕志告诉妹妹,他准备在10月7日结婚。费燕楠异常高兴,哥哥要结婚了,了却  相似文献   

17.
生活新信息     
"最帅男医生"走红网络据搜狐网:近日,在论坛上有一则帖子浏览量达到7万多次。网友称,浙江温州的一个小乡镇,就有这么一位男医生,长相对得起来看的观众,性格温和,不爱张扬,甚至有女生为了见他一面而装病。帖子  相似文献   

18.
1."人肉"热帖 李琼的工作很轻闲,她除了本职工作,还任本城某网站的版主.这个网站是李琼所居城市的生活网站,什么都有,产品广告、时政八卦、旅游驴行、相亲派对,网站让李琼的生活充实快乐. 一天,李琼在网站发现一个有趣的帖子,一个叫"美丽不隐藏"发来的帖子.她说,几天前,她在沙渡河游玩时失足落水,所幸被一位男子救起,可惜这位活雷锋未留姓名就走了,只被拍下一张照片."美丽不隐藏"想人肉搜索此男,若对方未娶,她愿以身相许来报恩,她今年22岁,家境富足、受过高等教育、相貌端正……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个命运多舛的人。12岁那年遭遇车祸,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人生从此多了一张"残疾证",用我们村里那群小屁孩的话就是"你看,她是个瘸子!"初中毕业后我就没继续读书了,15岁那年,父亲重病离世。母亲南下打工挣钱,我在家既当姐又当妈,照顾9岁的弟弟。为了急于摆脱家庭,20岁生日刚过我就结婚了,但我的婚姻一点都不幸福。孩子4岁时,我向"三观"严重不合的丈夫提出离婚。我带着孩子,无处可去,母亲骂骂咧咧地收留了我,她也帮我照顾孩子。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篇名为《女婿已经三个月没给生活费了,我还该不该继续给他带儿子》的帖子近日引发网民热议。发帖人表示,刚开始并不想给女儿女婿看孩子,后来经过商谈,女儿女婿每个月给1000元钱作为带孩子的费用。但给了几个月之后,女婿单位效益突然大不如前,月工资缩减到原来的三成,因此就拖欠了三个月的"带孙费"。发帖人表示,如果去外面帮别人带孩子,每个月至少也有2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