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全德  齐建英 《中州学刊》2006,2(1):117-120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具有多种原因;忽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必将引发各种问题,给家庭与社会生活造成不良后果。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独特性、区域性、关连性、结构性和长期性;从其实质上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集中地体现着城乡文明一体化这一社会转型中多种矛盾和冲突的、综合性的未成年人教育问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事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通过实施综合治理的方式方法去对其加以妥善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赵东霞  张军涛  柳中权 《理论界》2007,(10):112-114
本文主要针对社区建设中理论和实践领域之间的分歧及问题集中表现,理性地思考“何为社区”与“社区何为”,以及我国城市社区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局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行业的诚信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热点难题,这一严重的社会现象,阻碍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因此,针对如何完善会计的诚信问题,本文提供了理性思考与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确定了国企改革和发展的大略方针,把握好国企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国企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在探讨国企改革的重要环节的基础上,就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诚信及诚信教育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大学生群体日益严重的“诚信缺失”已在社会上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后果。造成大学生诚信行为危机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校教育的低效及家庭的影响。大学生应当成为社会诚信的表率。为此 ,应积极探索有效实施道德认识、情感、行为三位一体的诚信教育机制 ,并得到适应市场经济制度、法律规范及相关体系的信用机制的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6.
对科学发展观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赵希宏 《理论界》2007,2(9):27-28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它是我们党新时期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的又一重要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就是要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进一步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最根本的就是要从理论、思想以及实践的视角全方位加以思考,并将长期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7.
徐耀生 《兰州学刊》2009,(Z1):106-108
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能够为别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不仅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实现自身价值,而且能充分展示当今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然而,不是所有大学生都能自主创业,也不是所有自主创业都能取得成功。高等学校在教育、鼓励、引导、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同时,应教育学生从创业动机、优势劣势、创业要素与思路等方面入手,认真分析,理性对待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代,公民意识应包括国家意识、主体意识、群体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等主要内容。大学生公民意识在个体之间表现出了明显差异性,在个体身上又表现出了矛盾性和不均衡发展的特点。影响大学生公民意识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起反作用的主要有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社会道德失范现象以及西方腐朽文化等。对大学生公民意识进行理性分析的目的在于找出适合于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是当前经济理论亟需突破的难题。文章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作了简要回顾,描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深化思想道德教育,推动教学实践,发挥自我教育主体作用至关重要。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相结合,是活动的关键,是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要从基地建设,指导教师,实践内容上把握关键,探索完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公安高校置身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形势和大文化的背景之下,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来确立自己的办学层次。必须立足于公安队伍建设和发展,立足于公安现实斗争和公安中心工作的需要,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向通才教育发展的趋势,从素质教育的内涵要求出发,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真正提高公安基层部门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2.
美国公共职能私有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职能私有化曾经是美国80年代公共行政的主导思想。90年代以后,公共职能私有化的理论已经有了理性思考的色彩。美国的公共行政实践说明,公共职能私有化不能超越公共权力的底线;公共职能私有化是政府改革的选择之一,但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在美国未来的公共行政中,公私合作将进一步发展;公共事业和私有组织“双赢”是公私合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创新时代呼唤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为此,本文分析探讨了创业教育的内涵、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的陪审制度从产生至今,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但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这项制度的实际运行远不尽如人意。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陪审制度的历史与现实的考察,分析其利弊得失,提出改革设想,从而为富有中国特色的陪审制度的良性运行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高等工程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并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新的历史起点,为高等工程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更高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发展目标、遵循教育规律、优化制度环境,围绕提高质量这个核心,坚持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日益都市化、都市日益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全面科学合理地解读我国当代都市生活方式的新变化?本文提出研究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全球视角,并强调:全球社会现代化本质上也是一场非常深刻的重构当代都市人生活方式的革命。全球社会现代化对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影响集中表现在:资本全球化、全球都市化、文化大众化、休闲普遍化、消费奢侈化、汽车社会化。科学理性的评价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新变化,有以下三个基本观点: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新变化是伴随着全球化、全球社会现代化的进程而出现的生活方式的解构与重构;对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新变化不能简单的作价值判断,而必须有科学理性的态度;让都市成为满足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生活需求,成为美好生活的社会空间。当今中国大中小城市千百万民众正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正是为了给让千百万市民能有一个文明健康的都市社会生活空间,能共享文明健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社会行为视角下的网络参与,是公民、社会组织、市场主体(企业)、政府、政党等各行动主体在差序格局的网络中,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多向度展开。非理性是网络参与的问题之源,网络参与的非理性问题源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割离、情感与理智的剥离、实践与价值的偏离,其结果是产生了个体解组型、群体解组型、手段离轨型、规范离轨型等四类问题。网络参与的非理性问题具有五个特征:赋权、分权与超越权力的边界并存,时空分离与脱域下的线上线下紧密联动,矛盾在网络的扩散中引发争鸣,网络的匿名性放大了“经济人”的逐利本性,走向“群体极化”和“沉默螺旋”两个极端。应对网络参与的非理性问题需要理性重建:要善用技术理性,加强网络参与风险研判;讲求辩证理性,尊重网络公民主体地位;坚持价值理性,寻求价值与科学的统一;遵循实践理性,强化网络空间价值引领;培育交往理性,重建网络公民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8.
朝鲜与明朝境内东北边疆民族建州女真之间的关系,是朝中两国政治关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本课题展开专题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明代朝中关系史的内容,而且对研究朝鲜与中国的关系史具有较大意义,同时对当前处理多边外交问题也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无为问责"是建立在"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理念上的一种问责制度.完善"无为问责"制度,必须规范"无为问责"程序,杜绝"家长式"问责;坚持权责对等,避免简单化"苛责";明确"无为问责"范围,区分责任限度;扩大"无为问责"主体,拓展多维问责;加强"无为问责"制度建设,完善相关制度;提升公务员责任意识,优化问责环境.  相似文献   

20.
李泉  罗哲 《兰州学刊》2007,(12):62-64,196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创新机制的内在推动,甘肃因诸多条件制约而长期存在的金融机构相对较少、市场化发育程度缓慢、信贷投放增速偏低、金融资源布局不合理、信贷资金配置不平衡、融资比例不协调等问题已逐步得到缓解。基于兰州建设西北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现实条件,文章通过重新思考和定位兰州经济金融发展战略,提出推动兰州创建西北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路径选择,为甘肃实施金融带动战略和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最终突破发展瓶颈、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