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儒学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不忽木父子为康里氏(哈萨克族的重要族源之一)人,是元代著名的"华化"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文学家.在元代复杂的民族关系与政治环境中,他们父子均极力推崇儒学,主观上是为了革除元代吏弊,但在客观上,却以其特殊身份为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儒学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当代章回体小说《青雪盟誓》以其古今兼容、中西合璧、传统与创新杂糅的独特表现形式,提出了回归中国传统文学形式的诉求。在全球化时代后现代语境下的"世界文学史重构"潮流中,中国传统文学形式的延续与发展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命题。《青雪盟誓》对于打破第三世界文学中"替代言说"的魔咒,以及消解后殖民语境下的西方文化霸权话语,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爱比尔>是王安忆九十年代的小说,此前对这本小说的解读多局限在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而忽略了它的文化批评.引入后殖民批评的一些范式,认为在九十年代东西文化冲突的特殊背景下,小说是一场文化战争的巨大隐喻,通过对主人公放弃本国传统进入西方社会这条道路的否定,王安忆倡导的是对本国传统文化的珍视,以及现代多元文化并存中的"和而不同"原则.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擅长写词,亦善绘画,故而其许多词作都有较强的画面感,写意中透着细腻的情感,挥洒中含着深意,微妙而自然。这里分析了她的两首《点绛唇》,并与其他诗词作了比较,体会李词表现女性内心世界的独特方式。  相似文献   

5.
运用新历史主义的"客观历史的主体化"、"权力关系"和"颠覆与抑制"等观点研究日裔美国作家约翰·冈田的《不不仔》。说明作者采用文本形式作为一种"话语实践",来讲述日裔社群自己的历史故事,冲破主流文化樊篱,打破沉默,争取权利。旨在重塑作为被边缘化的少数族裔的自我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6.
赛珍珠的《大地》是一部具有浓厚人类主体性意义的文学作品,蕴含深厚的人类学素材。从文学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大地》的畅销不仅仅因为它的中国题材,更重要的是《大地》对"中国农村生活丰富而真实的史诗般描述",它包含了具有"普适性("universal)的人类学元素。《大地》亦为我们提供了一幅20世纪初中国农村生活的全景图,为我们了解当时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农村的全貌提供了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大地》也可称得上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大舞台,为我们了解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伦理道德提供了大量鲜活的人类学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7.
郑春光 《东方论坛》2009,(2):125-126
国内东方文学断代的研究专著并不多见,优秀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侯传文教授的新著《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东方现代文学》便是其中之一。作者把时间限定在19世纪前期到20世纪东方社会转型的一百多年间,透彻地分析了东方现代文学所处的多元文化语境,“从社会文化基础,发展轨迹和思想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回顾和反思近百年东方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他并非想去纠正和批判历史,而是希望从历史中获得教益。  相似文献   

8.
《药匠》的创作者张辉、杨洪林,用摄像镜头讲述了一个十分常见但也娓娓动听的故事——湘西龙山县捞车村的著名草医梁清智如何救治当地跌打损伤病人。同时,《药匠》是用影视手段,选择传统社区中的草医传承人为描写和研究的切人点,阐释土家族文化系统的特征和历史变迁,讲述他们对土家文化的研究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我国北朝民歌《木兰诗》把花木兰生动地刻画为中国文学历史上一位不朽的女英雄形象,而美国迪斯尼《花木兰》(Mulan)以中西文化相融的手法赋予了其时代的内涵。通过比较,从文化的角度即文化认同、女性文化和多元文化,解读花木兰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0.
《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1989)是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之作。在这部作品中,谭恩美通过刻画流落异国他乡的中国移民母亲和土生土长的美国女儿之间错综复杂、耐人寻味、充满张力的母女关系,充分展现了其主张异质文化间应相互宽容理解、和谐交流、共生共存的多元文化观念。在当今全球化脚步不断加快,后殖民主义日渐崛起的时代背景下,重读这部小说,对于消解他者与自我的对立,打破文化、种族的边界,解答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化与本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对本土文化如何重新认识和自我理解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无疑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特殊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文化政策经历了一个由"白澳"转向多元的发展过程,此间充满着非英语移民及土著居民为之奋斗的艰辛历程,同时,也蕴含着政府在民族文化政策方面的痛苦选择.  相似文献   

12.
《山鬼木客》是陕西地域文学中具有地理学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名篇,也是“陕西文学走出去”项目中首批被翻译并在英国出版发行的作品。小说的英译本对于地域文学英译中的策略研究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试图论述韦努蒂的归化和异化策略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并试举若干例证,提出在中国文学尤其是地方文学走出去的过程中,更应采用文化保留的方法来传达源语言文化特质,同时采用归化方法来减少目的语读者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求同存异,才能使我们更好地进行中国文学和文化对外译介和传播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莫里森的批评论著《在黑暗中演奏:白色与文学想象》是作家对美国经典文学长期审视和反思的结果。通过分析白人经典作品中的非裔在场,我们可以揭示出“美国性”的本质和美国“文学白色”神话的炮制过程。如果将短篇小说《宣叙》与《演奏》并置,我们可以看到故事中的麦基其实是对后者所评述的美国经典文学中非裔在场的影射。麦基这个人物的再现是反射性的,与美国经典文学对非裔人物的再现如出一辙。二者的不同在于,故事揭示并最终反拨了人物再现的内在机制。《宣叙》对美国经典文学的观照,实质上是以隐晦的手法介入美国文学的经典辩论,传达了作者文化修正的愿望。  相似文献   

14.
以流散文学的视角视之,张爱玲小说《同学少年都不贱》具有明显的流散文学特质。身处异国他乡的张爱玲,一如既往地蹙眉打量残缺人生,她以故人旧事为题材,把回忆和虚构组织进了作品,表现了人们面对富贵尊荣时摆脱身份危机、重建自尊的强烈诉求,其叙述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作为“流散文学”作家文化认同、身份建构方面的深刻矛盾。  相似文献   

15.
来自于远古母系社会的“女儿国”,已经成为一种代表“女性空间”的文学形象,在中外作家的笔下屡被涉及。将美国女作家夏洛特·柏金斯·吉尔曼(Charlotte Parkins Gilman)的《她乡》(1915 Herland)与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所塑造的“女儿国” 进行比较,便会发现两个文本间诸多的互动和契合。尽管两位作者所处的国家不同,性别有异,但他们的女性主义思想却不谋而合,他们借助想像所建构的“女儿国”不仅是对男权文化的挑战,也是为超越两性二元对立、建构和谐两性关系模式所作的积极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