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悦读     
《人力资本》2009,(6):93-93
《拉贝日记》[德]约翰·拉贝/著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最近,约翰·拉贝再一次在中国家喻户晓。令国人出离愤怒和痛苦的电影《南京!南京!》就是以约翰·拉贝的日记为线索,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片段;狂揽“德国奥斯卡”劳拉奖四大奖项的同名电影《拉贝日记》也取材于这部战时日记。  相似文献   

2.
《南京!南京!》和《硫磺岛家书》均采用了"他者视角"编织出人性神话。《南京!南京!》中的"他者视角"是国际化浪潮中电影的价值观与世界接轨的大胆尝试,而《硫磺岛家书》则是直接源自美国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人性观。这种普适性的人性视角忽略了具体历史文化环境中特殊的人性,规避了对沉重的历史真相的阐释,存在对日本文化的误读。  相似文献   

3.
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最不愿触及的伤痛。2008年由陆川执导的电影《南京!南京!》,突破传统南京大屠杀题材影片的叙述方式,站在全新的角度去诠释战争中的人性。本文试图从人性的角度去把握战争中的芸芸众生,从概念化的传统集体记忆还原到真实自然的人性。对角川、唐先生、小江进行重点分析,展现中国人充满希望的抵抗和自我拯救。  相似文献   

4.
再耐心一点     
2005年到2007年似乎是青年导演们集体发力的时期:2002年《开往春天的地铁》之后3年没拍电影的青年导演张一白一口气拍摄了两部电影《好奇害死猫》和《夜上海》;自《惊蛰》之后3年未拍电影的王全安完成了他第3部作品《图雅的婚事》;陆川自《可可西里》之后终于开拍《南京,南京》;2007年1月8日,王小帅的新片《左右》关机;1月19日,张扬的新片《落叶归根》在全国上映。1月9日,电影局、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二届青年导演电影创作论坛”开幕。1月17日,2007年的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电影局通过了青年电影导演资助计划:为有潜力、有创新精神的45岁以下、取得过初步成绩的青年导演提供政府资金支持。今年已确定扶持的青年导演有16人,包括陆川、王小帅、徐静蕾、贾樟柯、宁浩、宁才、乌兰塔娜、张扬等。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中国影迷们耳熟能详的《疯狂动物城》、《卧虎藏龙》等电影的编曲师Norman Ludwin,主导和参与创作了200余部影视大片。6月11日、12日访问了南京保利大剧院、清凉山公园、南京艺术学院、南京佼佼艺术中心等地。Norman Ludwin这个名字对中国的影迷来说,并不熟悉。但是他主导和参与创作的200余部影视大片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有《疯狂动物城》、《星球崛起》、《蜘蛛侠》、《钢铁侠》、《小鬼当家》、《迷失》《卧虎藏龙》等。他的卓越成绩从上述几部影片的名字就能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6.
厉恩宝  丁磊 《金陵瞭望》2009,(15):24-27
《南京的那个夏天》说南京话,讲南京事,叙述南京人自己的故事,表现普通南京人的生活、爱情、生命。作为南京第一部本土电影和国内第一部以城市命名的影片,何以在南京城内产生如此影响?日前.本刊记者与江苏演艺集团江苏话剧院院长杨宁和执行制片人、编剧、导演、主演虞军豪有了这样一次对话。  相似文献   

7.
陆川是时下炙手可热的一个名字。这个年仅38岁的新生代导演面容文弱,可光芒却远远盖过了众多前辈。从《寻枪》《可可西里》到《南京!南京》,巨大的光环背后,陆川的成名之旅可谓曲折多艰。  相似文献   

8.
潘雪 《金陵瞭望》2010,(30):24-24
[人物简介]: 比起演员的身份,虞军豪在当导演时更加能表达自己对南京独特的爱。他的《南京的那个夏天》从老百姓的视角讲述了南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执著与热爱,电影中,南京长江大桥、明城墙、音乐台等富有韵味的南京美景一一展现,南京人最喜爱的盐水鸭,南京独有的文化——南京白局也得到了细致展现。  相似文献   

9.
邹雷 《金陵瞭望》2009,(2):48-49
南京市文联第十三届签约作品《文华金陵》是邹雷先生的新作。20多年前邹雷刚刘南京时,经常一个人独自骑着自行车在南京城转悠,陶醉在南京的历史文化里。从大街小巷里走出来后,邹雷开始有意识地研究南京.并有意创作一部文化系列专题片,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南京、热爱南京。于是,慢慢形成10余万字的《文华金陵》。应本刊邀请,邹雷今年起在《美城》开辟专栏,节取《文华金陵》的精彩内容以飨读者。有限的篇幅,无限的魅力,南京从来说不尽!——编者  相似文献   

10.
纪录片《南京》力求让西方人了解历史真相,诚然,历史应该被"看见",但仅仅被"看见"是远远不够的纪录片《南京》并不是西方人第一次用电影的方式讲述中日战争的苦难,但它是第一次站在西方的视角上讲述那段历史。  相似文献   

11.
论诗纬对《文心雕龙》诗论的影响@孙蓉蓉$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  相似文献   

12.
~~区域文学史研究的新创获——评《福建文学发展史》@程章灿$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  相似文献   

13.
《新少年》2010,(4):44-45
小朋友们都看过电影《哈利·波特》和《天下无贼》吧?那里边许多场景都是在火车站和火车上拍摄的。那么有谁见过可以推着走的火车呢?请看看大家的奇思妙想吧!  相似文献   

14.
张国荣、王祖贤演绎的电影《倩女幽魂》至今让人记忆犹新,鲜为人知的是南京高淳地区在唐朝时发生过一段轰动一时的“人鬼情”。经史料考证,这个故事的男主角竟是韩国文坛泰斗崔志远。  相似文献   

15.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7卷计4期如期出版发行,共发表论文64篇。在此,衷心感谢学校领导、编委会全体委员、校内外审稿专家以及学校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按南京工程学院校内署名第一作者所在部门发表文章数量统计排序,  相似文献   

16.
陆川名下不过区区三部电影,却把中国影坛搅得“飞沙走石,鸟惊兽避”,在《可可西里》中以一种近乎狠的方式为我们展示死亡和生命的残酷,在新片《南京!南京!》里执意要再现大屠杀历史。这位第六代导演其实是一个细眉清秀的白净书生,戴着眼镜,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如今,他只想回到世俗社会,找一个爱着的女人生孩子,  相似文献   

17.
20 0 3年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在学院领导、编委会全体委员、校内外专家以及学院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 ,共发表论文 6 5篇 ,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按第一作者所在部门发表文章数量统计排序 ,前 5名依次是 :(1)外语部 (10篇 ) ;(2 )机关 (9篇 ) ;(3)经济管理系 (8篇 ) ;(4)社科部 (7篇 ) ;(5 )设计系、工业自动化系 (均 4篇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发表论文排序$《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18.
一部名为《光荣的愤怒》的电影,历经十一年零二十五天的漫长之路,终于走上了大银幕十一年零二十五天——这是电影《光荣的愤怒》从小说问世到走上大银幕所用的全部时间!浙江作家阙迪伟在1996年9月完成了小说《乡村行动》。四个月后,这篇小说被《上海文学》发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老师曹保平后来在《小说月报》上看到《乡村行动》,一口气读完了这篇2万多字的中篇小说。那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日本电影理论论著论文在中国被译介并产生影响。电影史论方面:60年代就在中国"内部发行"的岩崎昶的《日本电影史》正式出版,电影理论家佐藤忠男的《小津安二郎的艺术》、《沟口健二的世界》、《上海电影港口》、《中国电影百年》等文发表对中国电影的指导意义很大,山本喜久男的《日美欧比较电影史》用历史比较方法进行电影研究的成功尝试具有普遍意义。电影导演方面:山本萨夫的《电影制作的实际》对刚进入电影学院的中国第五代导演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山田洋次的《素材与剧本》指出导演和编剧一样需要有源于生活的创作"冲动",大岛渚的《日本电影的形势和主题》对画面以及蒙太奇的强调给人启发。在电影编剧方面:田板启在中国所做的系列讲座提出电影观念问题,新藤兼人的《电影剧作中的改编》讲述如何将长篇小说改编成电影脚本,野田高梧的《电影剧作结构论》中谈到"事实"和"真实"的区别很有见地。在表演艺术方面:山田五十铃的《演员的直觉与训练》认为一个艺术家必须具有浓厚的职业敏感与职业兴趣,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模仿对象。对于刚刚走出"文革"的中国电影来说,这些电影论著论文往往以自己的电影实践为例证,真正起到了"现身说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所谓大片,在传统的概念里是指耗资巨大、具有全球票房的好莱坞电影。而我们的所谓国产大片,几乎是指特定的几部影片:《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黄金甲》。不管人们愿不愿意接受,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这几部影片在商业炒作和票房回报上是成功的,但这是否就意味着中国商业影片在崛起和成熟?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