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沥青路面三维模型,根据某工程所在地区7月份1天代表性温度,考虑沥青路面的材料性质随温度变化的特征,进行变温重载下路面结构温度场及变形分析。改变行车速度、接地压力等,量化不同深度结构层永久变形、剪切蠕变特征。结果表明,永久变形、剪切蠕变值在整个行车道路横向范围内呈正负交替变化;慢速(20~60 km/h)时,车速增大对永久变形、剪切蠕变的减小程度均明显高于快速(80~120 km/h),永久变形、剪切蠕变主要出现在上中面层;行车速度低于60 km/h、接地压力大于0.9 MPa,路面永久变形发展快速增加。在夏季高温季节应限制慢速交通和超载重载车辆,适时错峰出行和洒水降温能有效减少车辙破坏。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弹性支承下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用弹簧-阻尼单元模拟支座,采用9自由度三轴空间整车模型,以三跨连续箱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车桥耦合方程,利用ANSYS软件二次开发语言APDL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分析了在弹性支承下,支座刚度、路面不平整度、车速以及行车间距对大跨连续梁桥车桥耦合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支座刚度较小时,支座刚度变化对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较大,而当支座刚度较大时,支座刚度变化对桥梁的动力响应较小;路面等级越低,桥梁振动频率越趋向于低频化,当与桥梁固有频率接近时,动力响应尤为激烈;车速与行车间距对跨中挠度影响不大,对冲击系数与加速度幅值有较大影响,控制行车速度,保持良好车距可以有效减少车桥耦合振动响应。  相似文献   

3.
在客运专线列车穿越山区长隧道时,乘客气压舒适度是提高运营质量必须考虑的问题.简化了车内压力方程,对不同密封指数不同速度的高速列车穿越山区长隧道时的多种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参考隧道内瞬变压力向车内传播的规律和相应的舒适度标准,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在着重研究了车内压力变化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车辆密封指数对车内气压舒适度的深刻影响,并提出提高舒适度等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压缩空气和变压器油为工质,对气液两相内混式油喷嘴混合室内压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结构已确定的油喷嘴,影响混合室内压力的运行因素主要是油压(p1),气压(p2)及两者差值(p1-p2).实验测得了相同雾化气压下不同油压时混合室内压力的变化值,并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整理出了这种油喷嘴混合室内压力随油压变化的关系式.从统计关系式及实验数据相关线图的比较可以看出,两者的变化关系是非线性的.实验还测得了在相同油压条件下不同雾化气压时,混合室内压力随气压的变化值,整理出了混合室内压力随气压变化的关系式.从统计规律及实验数据相关线图分析比较看出,两者的关系近似为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脉动流对空气冷却器内部管束振动的影响,以空冷器轴侧截面为研究对象,建立二维流场数学模型,借助FLUENT软件模拟流场在一个周期内速度和压力的变化趋势,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UDF)改变入口速度方程中激励频率的大小,分析其对管束升、阻力系数的影响,进一步探究管束沿X和Y方向的幅值变化及其运动轨迹。结果表明:不同激励频率下脉动流对换热管升力、阻力系数的频率及幅值均有一定影响;激励频率为80 Hz时,换热管沿X和Y方向的振幅均明显高于其他激励频率工况。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避免结构频率与脉动流频率范围相接近。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五辊式无溶剂涂布各影响因子对涂层厚度和稳定性的微观影响,利用我国某公司生产的五辊无溶剂涂 布复合机进行实验研究,获得定间距、变车速推荐下的施涂样本。采用分析型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对施涂样本沿辊筒 轴向、径向的厚度进行拍摄,运用SmileView测量软件进行厚度测量,并结合称质量法验证结果的可信度。结果表明:在 实验参数下,轴向涂层厚度稳定性比径向涂层厚度稳定性要强;随着工作车速的增加,涂层稳定性有逐渐变好的趋势;涂 层厚度先变厚再变薄,厚度在200 m/min左右的工作车速下达到最大值。该研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改变涂布 车速来调节涂层的厚度和稳定性,对实际生产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轨道不平顺激励下,列车以更高速度经过缓圆点(HY)、曲中点(QZ)和圆缓点(YH)时,曲线超高、平面圆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度与列车速度之间的匹配关系,以中国某高速动车组为原型,建立了具有50个自由度的车-线动力学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无砟轨道谱和德国低干扰谱对于列车在道路线形关键点处的动力响应随列车行驶速度和平面线形参数变化的趋势大致相同,但各关键点之间的响应程度不同;超高和圆曲线半径的变化对于列车动力响应的影响程度较缓和曲线长度大。研究结果可为高铁列车更高速度运行时的线路设计及线路平面参数之间的匹配关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速行驶的列车会在其周围诱发明显的气动效应,并对列车玻璃造成不利影响。以CRH3型列车客室车窗玻璃为分析对象,基于国内外目前几种典型夹层玻璃等效厚度计算方法,分析了载荷作用时间对夹层玻璃胶片剪切模量及其等效厚度的影响。根据中空玻璃中空层气压变化传递载荷原理及两面玻璃协同变形特征,推导了气动压力作用下中空玻璃的最大拉应力计算公式。设计了循环气动压力加载试验,并进行了高速列车玻璃动应力测试。结果表明,夹层玻璃PVB胶片的剪切模量随作用时间的减小,其剪切模量增大,同条件下,计算出来的夹层玻璃等效厚度也变大。为了获得高速列车玻璃承载性能精确的计算结果,需确定真实气动压力作用时间下PVB胶片对应的剪切模量。基于prEN13474给出的夹层玻璃等效厚度计算公式,选择与实测相同作用时间(0.12 s)及温度(25℃)计算条件,得到被测高速列车玻璃承载面和非承载面的最大拉应力与实测值偏差分别为3.29%和-12.6%,较好地满足了工程精度要求。研究成果可为高速列车玻璃气动压力承载设计计算及结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重载车辆在不同行驶条件下对路面的破坏程度有所不同,为定量分析何种行驶条件对路面影响最大,从实际路面结构出发,采用有限元仿真模拟对比分析重载车辆在匀速、制动和加速3种行驶状态下对路面不同结构层的动态响应影响规律,以制动为车辆行驶条件,进一步分析不同水平力系数Φ(0.3、0.5、0.7、0.9)对路面结构动态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行驶状态下路面结构层的横向应力和竖向应力差距均在10%左右;而路面结构层在减速和加速行驶状态下的纵向应力和纵向剪应力较匀速增涨幅度可达100%~150%;在分析的Φ范围内,横向应力和竖向应力极值在相邻水平力系数下变化幅度为1%~5%,而纵向应力和纵向剪应力极值随水平力系数的增加而变大,最大差值分别为0.596、0.618 MPa。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微藻油(Microalgae oil, MAO)改性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通过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测试不同温度和应变下MAO和SBS 2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并建立基于Weibull分布的疲劳方程,借助红外光谱分析MAO改性沥青分子组成。结果表明,2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均服从三参数Weibull分布;相同应变时MAO改性沥青疲劳寿命在30℃时最优,40℃时降低幅度随应变水平不同差异显著,600με降幅最大74%;温度不变应变增加时,不同温度下疲劳寿命变化不显著,由200με增加到400με时降幅约为60%,增加到600με时降幅约为85%;MAO改性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整体约为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1.1倍~1.4倍,两者随应变和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疲劳方程表明MAO改性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对应变水平较敏感。相比SBS改性沥青,MAO改性沥青芳香族C-H较多,同时新增了羧基和C=O基团。  相似文献   

11.
为了消除料仓内结拱、堵塞等不正常现象,提出了空气流化棒助流装置的设计方案.空气流化棒能够有效地克服料仓内异常料流现象.在流化风作用下的料仓内水泥流动的研究表明当下料口径(D)与料仓直径(D1)之比大于0.08而小于0.13时,物料流量与下料口径呈二次抛物线的关系;当D/D1大于0.13时,物料流量基本不随下料口径的变化而变化;当下料口径一定时,物料流量基本不随物料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2.
钢轨轨腰缺陷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列车的运行安全,及时有效地对轨腰缺陷进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铁磁性材料固有的磁致伸缩效应及其逆效应,分析了磁致伸缩换能器(MsT)激励过程的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一个检测钢轨轨腰通孔缺陷、一发一收的单向聚焦斜入射SV波MsT二维多物理场耦合模型。该模型对钢轨轨腰处有缺陷时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压信号进行仿真分析,并结合正交试验法,分别研究了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提离距离、导线结构参数对缺陷回波电压信号幅值的影响,得到了模型优化后的结构参数。该工作对MsT用于钢轨轨腰缺陷检测的接收电压信号分析以及导线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林窗是群落演替的起始地,其本身的特征影响着环境因子,进而影响森林的结构、物种组成、种群动态等.利用西双版纳湿热季次生林林窗的实测气温资料,探讨该林窗气温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热带次生林林窗4个方位不同位置的气温日变化具有2~3个峰值;日平均气温的高低顺序是林窗边缘>扩展林窗边缘>林内;林窗内气温日较差较小;林窗内不同位置相对林窗中央具有增加低温和降低高温的效应,这种增温效应(0.4~0.6℃)较降温效应(-1.4~-1.5℃)弱.其结果可为林窗小气候形成机制及森林群落的演替与更新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详细研究了并列双钝体箱梁在D/B=0.025~6(D为双箱梁的净间距,B为单箱梁宽)之间15个不同间距下的三分力系数,并与单幅钝体箱梁的三分力系数进行了对比,得到了三分力系数干扰因子随间距的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并列双钝体箱梁之间的气动干扰效应主要表现为对下游箱梁的影响,与单箱梁相比,下游箱梁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和扭矩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某长宽比为5.1∶1的大跨度钢网架双坡屋面结构刚性模型风洞测压试验,得到了结构在不同风向角下的风荷载体型系数,研究了该结构体型系数分布规律、脉动风压系数分布规律以及结构内外表面风荷载分布规律,依据体型系数的不同对结构表面进行了分区,给出了各区域的代表值。结果表明:结构边缘一定宽度范围内,体型系数受流体分离影响较大,其余区域所受影响较小且随风向角变化不明显;结构迎风端脉动风压系数较大,其余区域较小;结构周边建筑对结构体型系数、脉动风压系数、内压系数分布等有一定影响,设计中应考虑周边建筑对结构风荷载的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16.
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波纹板除雾器内的气液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不同液滴直径、进气速度与叶片间距下除雾器的除雾效率和压降,并分析总结了各参数对除雾效率和压降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还显示了液滴的运动轨迹以及液滴浓度、压力、速度和旋涡的分布情况,这对除雾器的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研究表明CFD方法可以成为除雾器设计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320排CT容积灌注成像技术研究正常肾脏灌注特征.方法 对40例无明显泌尿系统疾病的志愿者采用320排CT进行双侧肾脏进行容积灌注扫描,对比剂为优维显(370mgI/ml) 50ml,注射速度5ml/s.所有病例均进行轴位和冠位肾皮质血流量(BF)分析.结果 40例灌注扫描均成功,轴位肾门水平肾皮质BF值为(478.7±16.2) ml/( 100g·min);冠位肾上极、肾下极和肾门水平肾皮质的BF值分别为(509.4 ±20.8) ml/(100g· min)、(497.6 ±15.9) ml/(100g· min)、(486.7 ±14.6) ml/(100g· min).冠位和轴位测量肾皮质BF值无明显差异;冠位肾上极、肾下极和肾门水平的肾皮质BF值无明显差异,但有8例肾上极BF值低于肾门水平及肾下极,2例肾下极的BF值高于肾门水平及肾上极.结论 容积灌注成像实现了全肾脏血流的定量研究,可直观评价肾组织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8.
滨麦(Leymus mollis)适应性强,可在不同海岸环境下生存.本文在测定海岸迎风坡和背风坡环境(土壤水分、温度、风速等)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季节海岸不同生态断带(距高潮线10,30,50 m(迎风坡), 70 m(背风坡))滨麦在枝叶高度、叶长和叶宽、根系结构及新芽等形态特征的差异,揭示滨麦较高的生态幅与其形态可塑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岸带由于沙丘对风的阻隔作用使其在近高潮线处迎风坡(10 m)和远离高潮线处背风坡(70 m)在海风强度、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盐度、沙埋等环境上差异较大.不同生态断带迎风坡和背风坡滨麦在枝系、根系结构、物质分配策略方面差异显著.距高潮线10 m处滨麦常遭遇强海风吹袭和沙埋胁迫,因而植株低矮、叶片短而宽、叶面积小、根茎直径最大、根间距也较大、新根较多、根茎芽多而分布较深且粗壮、根冠比较小;而距高潮线70 m处的滨麦受风吹较弱且无沙埋胁迫,因而植株高、叶片长、根茎直径小、根间距小、新根少、老根多、根茎芽较少而分布较浅、根冠比较大.而且10 m处滨麦将更多地下生物量分配给新根、根茎和芽,70 m处滨麦则将更多生物量分配给老根.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调整枝系、根系构型和物质分配模式,最大限度的利用环境、适应环境、减小环境伤害、提高其生存能力可能是滨麦具有较大生态幅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19.
用数值方法探讨了入口射流角度对顶部对称送风方式的方腔内流动的影响.计算的物理模型为固定宽高比为1,进风角度θ分别取20°,45°,70°,90°,110°,135°及160°.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射流角度对通风方腔内流动的影响是明显的.随进风角度的变化,在不同的控制参数下,方程的解呈现多样的、不稳定的非线性特征,可归结为定常解(稳态解)、周期性振荡解、非周期性振荡解.在选定的计算参数下,当进风角度的变化范围在20°≤θ≤160°时,考虑纯强制对流,θ为135°的流场最先失稳振荡;考虑自然对流的作用,θ为70°的流场最易失稳振荡.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在老年男性中不同部位骨密度(BMD)随年龄的变化情况,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诊治及骨折预测提供帮助.方法用美国Lunar公司DPX-L型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定仪(DEXA),对512例年龄大于60岁老年男性腰椎前后位及髋部的BMD进行测定,按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髋部及腰椎各部位的BMD随年龄的增长呈逐步下降趋势,但在65岁~89岁之间的L2、L3、L4、L2-4出现BMD略微上升.各组腰椎BMD值高于髋部BMD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在指导诊治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及预测骨折过程中,髋部BMD的测定优于腰椎BMD的测定.而Wards三角的BMD值最有意义,可较早地反映骨量丢失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