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根据民和土族纳顿上演的面具舞“庄稼其”及“杀虢将”的相关传说故事,对二者进行了释读。认为“庄稼其”反映了土族先民从游牧生活逐步走上农耕生活的历程,展现了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冲突与整合现象。“杀虢将”反映了土族先民的历史生活,以及历史生活中人与自然关系、人神关系。“杀虢将”是土族先民造神过程中尚未成型的信仰类型。  相似文献   

2.
土族人民勤劳纯朴、能歌善舞,在其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文学艺术。由于土族历史上只有本民族语言而无文字(现已草创土族文字),因而这些珍贵的文学遗产大多是靠民间艺人一代又一代口传身授流传下来的。土族民间文学艺术丰富多彩,有歌谣、舞蹈、叙事诗、神话、童话、故事、寓言、谚语等等,是中华文苑中一枝别有芳馨的奇葩。 歌谣 土族谚语云:“饭可一天不吃,歌不可一日不唱”,凡有人烟的地方,就有“花儿”(民歌)的芬芳,而土族之乡尤显馨  相似文献   

3.
土族族源问题,目前学术界仍有较大分歧。主要有“吐谷浑说”和“蒙古说”两种观点。《土族史》作者在坚持“吐谷浑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土族就是吐谷浑”的观点。本文对此进行一些评论。  相似文献   

4.
“纳顿”节日是土族民族文化的宝藏及综合展现 ,对土族人民具有多种现实意义。“纳顿”作为青海民和土族喜庆丰收、酬神的传统节日流传至今 ,它不仅凝聚了丰富多彩的土族传统文化 ,还具有维系、教化、调适等多种文化功能 ,能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这对宣扬土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推进土族人民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土族“神箭”崇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土族"神箭"崇拜习俗作了介绍,并分析了其中的文化蕴含.认为土族的"神箭"崇拜尽管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但仍可从中找到一些属于自己的特征,为土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6.
禁忌对土族妇女的制约东永斌禁忌,在民间也叫“忌讳”,土族人称作“什当拉”。长期以来,禁忌作为传统文化心理,广泛地影响并且束缚了土族人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土族妇女身受其制约就更深、更广。本文拟就此谈谈一管之见。一、宗教禁忌对土族妇女的制约土族是一个信...  相似文献   

7.
“勃”是流行在青海互助等地的一种原始的民间宗教活动,是土族富有敬畏和崇拜意识的世俗节日,展示了土族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以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姚马村的“勃”为例,对土族民间宗教的民俗功能进行探索和分析,进一步研究土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土族地区流行的民歌———“花儿”内容的概括分析 ,可以透析其中包含的土族民俗风情。同时从文化角度去认识和了解土族 ,发现它的美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纳顿”面具舞及其在土族娱乐中的现实意义 ,蕴含的多元文化因子等三个方面 ,对民和土族“纳顿”面具艺术的内涵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也谈土族是否有神话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族是否有神话?这是每一个从事土族民间文学研究的专家和工作者们所颇为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概而述之,有如下两种观点:其一,土族民间文学中没有神话这种文学体裁。持这种观点的人们从土族形成的年代入手,对土族民间故事中“找不到神话”这种特殊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中国务民族神话  相似文献   

11.
汉英指示词"这"和"this"的语用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示词是语用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话语中的信息指示是理解和表达意思的关键.汉英指示词"这"和"this"不仅具有一定的共性,而且各有其特性,它们之间是不完全对等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在前人基础上对表示“进入”义的“进”对“入”的历时替换作出进一步补正,认为表示实在意义的“进”在历时发展中逐渐替代了“入”;而表示抽象意义的“进入”时,“进”对“入”的替换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有少数组合中的“入”可被“进”替换。  相似文献   

13.
老子的"道",主要指形成世界的本原,决定万物的本体,宇宙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而老子的"德",其广义是指万事万物合"道"而行的品性,其狭义则指人的合"道"而行的品性。"自然"是老子"道"与"德"的本质特征。"道"生万物,"德"养万物","道"体"德"用,二者辩证统一于万物之中。老子哲学的主要意蕴就是依"道"而立"德"、立"德"而明"道"。老子对"道"的预设与描述体现出老子哲学理论思维的形上视域,老子对"德"的揭示与规定标志着老子哲学实践关怀的形下向度。  相似文献   

14.
浅谈禅宗思想对枯山水庭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禅宗思想主张修习禅定,其宗旨是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其提倡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超脱与自由。本文主要通过对枯山水庭园的重要景观构成元素砂、石景观及其特定的宗教象征意义来阐述禅宗思想对枯山水庭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上博(二)《民之父母》9简“”字的释读,学术界颇有分歧,或释为“许”字繁文而读如字,或释为“许”字繁文而读为“语”,或释为“诗”字异构,或释为“辩”字异体,或疑为“语”字异体。文章辨析各家之说,断以己意,在较为详细的论证的基础上,得出了“”当为“语”之异体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合肥方言"子"尾词和"头"尾词比较丰富,代表安徽江淮方言词汇的一种典型特征。其中"子"尾词以两字组、三字组为主,"头"尾词以两字组居多。"子"尾词词性大多为名词,也有少数是代词、数量词、动词或形容词;"头"尾词分别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词缀"子"在"子"尾词中主要用来表达说话人"指小增恶"的主观评价态度,词缀"头"在"头"尾词中分别表达"指小增恶"、事物发展的势头或来由以及某件事是否值得去做等多种功用。  相似文献   

17.
从写作中空间符码的角度探讨女性文学在90年代末期以后发生变化的表现、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可以发现从“房间”经验写作到“酒吧”和“街道”经验写作,女性文学的姿态由封闭自足走向开放交流,现实生活的风景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小说中,性别话语与性别关系的构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扩展、深化和激活女性文学的同时,也使其面临媚俗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哲学史中,“写什么”的问题是关于真理或观念的本体论问题,“怎么写”的问题,是词语本身的问题,或形式问题。20世纪欧洲哲学的倾向,是以“怎么写”代替“写什么”,从而使哲学理解方式本身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借鉴"原型施事"和"原型受事"的理论来分析致使义"把"字句的整个句式语义,可以发现致使义"把"字句中作为施事或当事的"把"字宾语却具备了"原型受事"的"非意志性"、"变化性"和"受动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高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是当前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必须大力推进高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切实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