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发掘内在优势办出学报特色刘迎秋在林林总总的学报群体中,师专学报已有180余家,约占高校文科学报总数的三分之一,在师专的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个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全国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杨焕章理事长在《(中国师专学报)序》中这样评价师专...  相似文献   

2.
<正> 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等二届师专系统学报工作研讨会于1990年10月22日至27日在辽宁省锦州市举行.来自全国39家师专学报的43代表及8位来宾出席了会议.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副总编王霁同志、受理事长杨焕章同志的委托出席并主持了会议.这次会议收到代表提交的论文15篇、研讨会围绕的主题是:新形势下、如何克服困难、提高师专学报质量,办出师专学报的特色、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对此、与会代表进行了广泛、热烈和深入的讨论,经过充分发表意见,在一些基本的问题上达到了共识.  相似文献   

3.
师专学报特色一家言刘军(孝感师专学报)质量是学报的生命,特色是生命的显现。大概是因此缘故吧,最近几年高校学报阐论自我特色的文章,如雨后春笋。师专学报各路豪杰虽然见仁见智,但在"学术性"、"师范性"、"地方性"三点上,似乎形成了共识。笔者对上云三"共识...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中国师专学报已达到180余家,在刊物如林的中国高校学术界,师专学报群以其鲜明的师范特色、地方特色、教育特色和专业特色,以其较高的学术质量和一定的实用价值,在全国高校学报中占有不可替换的位置,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瞩目。本文拟就师专学报的质量与优势问题谈点浅见,不妥之处,请学报界同仁指正。一、立足本校现实,注意学术导向,从根本上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任何一种类型、一种层次的学术刊物<自然也包括大学学报),任何一家学报(当然也包括师专学报),其生存的前提条件和在同类刊物中的影响取决于它的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5.
:师专与师院、师大的差别 ,师专学报得不到重视 ,师专的师资力量弱于师院、师大是师专学报办刊难的原因。培养自己的作者队伍 ,通过自己学报有特色的栏目吸引稿件 ,是办好师专学报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丰足的稿源,是办好一份刊物的先决条件。对于一份刊物来说,追求稿源的丰足是无止境的,因为来稿总是多多益善。在此提出开掘师专学报的稿源问题,决不意味着现今师专学报面临着稿源危机。事实上,目前绝大多数师专学报的稿源是充裕的,不少享有名气的师专学报还积稿为患。在此提出开掘师专学报稿源问题,主要是因为:1、生长在师专这块土壤上的师专学报在稿源方面存在着某些特殊性,由这些特殊性引发的某些因素制约着师专学报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已发展到千余家高校学报,仅高师学报就有260余家,其中师专学报183家。师专学报对于繁荣祖国的学术文化事业,促进地方的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发现和扶持科研人才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众多的师专学报具有独到的办刊特色,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这一点已逐渐为学术界人士所公认。 李鹏同志曾在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高等学校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在不同层次上办  相似文献   

8.
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二届师专系统学报工作研讨会于1990年10月22日至27日在辽宁省锦州市举行。来自全国39家师专学报的43位代表及8位来宾出席了会议。辽宁省教委师范教育处处长王锦同志受省教委主任王纯山同志的委托专程从沈阳赶来参加了开幕  相似文献   

9.
师专有别于本科师范类高校。师专学报应定位于反映本地、本校的教学科研实践。谈论师专学报论文的质量高低也应有别于本科学报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学报专栏是组成学报的骨架结构,它直接反映学报的面目、表象、编辑意向、方针和学报的研究特色、学术水平。师专文科学报是师专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阵地,是全面体现师专文科教学、科研总体水平的主要手段,而搞好专栏建设对于全面搞好师专文科学报工作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故本文就师专文科学报的专栏建设的重要性,及如何做好专栏设置工作,谈点粗浅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1、陶渊明享年研究:历史的回顾与审视 (李文初)《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2 、二十世纪“陶渊明研究”书评的状况与特点 (王晋华)《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3、新论陶渊明尊重女性 (王振泰)《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4、中日学者的“陶渊明情结”──(日本)《六朝学术学会报》创刊辞 (石川忠久文,李寅生译)《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5、试论谢灵运与陶渊明归隐的差异性 (傅兴林)《汉中师范学院学报》一期 6、论陶渊明咏风 (高国藩)《盐城师院学报》一期 7、陶渊明“桃花源”社会理想新论 (刘刚)《鞍山师院学报》一期 8、陶渊明与道家思想 (巫称喜)《江西教…  相似文献   

12.
1、历代陶学研究概述(四)(钟优民)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2、历代陶学研究概述(五)(钟优民) 九江师专学报二、三期合刊 3、日本发表出版陶渊明研究的情况(陈忠)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4、一部有特色的研陶新作——喜读《陶渊明探稿》(李华)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5、中国大陆(1921——1990)发表出版陶渊明研究成果的特点(张驰、慕陶) 九江师专学报二、三期合刊  相似文献   

13.
《九江师专学报》自1982年创刊至1996年,14年间共出哲学社会科学版53期,累计刊登文章1172篇;其间先后设置了各类专栏37个,发文535篇,占总数的45.7%。可见,专栏在《九江师专学报》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考察学报专栏的设置、兴盛、衰落及其调整情况,总结其经验教训,会有助于深化设置学报专栏与增添学报特色关系的认识;会有益于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在编辑实践中提高办刊质量。首先,不妨回顾一下(九江师专学报)37个栏目的设置、兴盛、衰落之具体情况。透过上述事实,不难发现,编辑是在“游泳中学习游泳”。他们在探索中前进,…  相似文献   

14.
1、中国文化中的智者——陶渊明(王菁)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2、释陶诗中的“道”(徐声扬)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3、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美学价值——兼说王维田园诗对陶诗的继承和发展(曾广开) 开封大学学报一期4、新辨梁启超之陶渊明名字说(王振泰) 鞍山师专学报一期  相似文献   

15.
1 陶渊明“以诗立言”辨析 /吴国富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2 《桃花源记并诗》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张钧、亓心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3 宋末爱国士人与陶渊明的深刻共鸣 /李剑峰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4 《“快乐”的陶渊明》前言 /(日 )伊藤直哉 ,王淑沅译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5 《陶渊明集全释》序 /(日 )田部井文雄 ,王淑沅译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6 关于陶诗“自然”“平淡”的美学评价 /高建新 //内蒙古大学学报 (社科版 )一期7 陶渊明与后代诗人之关系略论 /高建新 //零陵师专学报一期8 陶渊明《述酒》诗补 :兼论陶渊明在晋宋之际的政治态…  相似文献   

16.
1、对陶渊明研究的几点希望(李华)《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2、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偶订(宗远崖)《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3、陶渊明美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兼答吴云《陶学一百年》的评论(钟优民)《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4、欣喜介绍一组日本学人的研陶新作(郑云萍)《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5、论陶渊明诗歌的独特风貌(刘克勤)《丽水师专学报》一期 6、略论陶渊明的悲愤(韦燕宁)《广西师范学院学报》一期 7、试论陶渊明诗歌“真”的美学蕴味(黄亚卓)《广西师范大学学报》一期 8、冰炭满怀抱欣慨交心胸——陶渊…  相似文献   

17.
<正>《南都学坛》编辑部同志撰写的《学报编辑工作论丛》一书出版了。作为一个曾长期从事学报工作的同志,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我国现有师专学报170余家,由于领导的重视,编辑同志的辛勤努力,在整个学报中,不少师专学报是办得富有生气、颇具特色、深受读者欢迎的。学报编辑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我不时听到一些学报同仁的哀叹:办学报困难,而办师专学报更难。一般来说,师专学报面临着稿件来源少、编辑人员少、办刊经费少的诸多困难。但编辑同志们解放  相似文献   

18.
1、陶渊明的名字号及《桃花源记》内涵专释/徐声扬//九江师专学报一期2、适意从心与陶诗艺术/吴国富//九江师专学报一期3、“浩然可匹渊明,只是近陶而已”/赵治中//九江师专学报一期4、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简评/朱和君//九江师专学报一期5、日本和陶诗简论/李寅生//江西社会科学一期6、古“桃花源”一说/栗海//娄底师专学报一期7、略论陶渊明的人格魅力与精神向度/宋群//铜陵学院学报一期8、陶渊明仕隐歧说刍议:冈村繁与龚斌的陶渊明研究比较/周薇//江汉论坛(武汉)一期9、钱钟书的陶渊明接受史研究/卢佑诚//皖西学院学报(六安)一期1 …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高校师专层次学报作为高校学报公开发行单独系列中的一位新兵,它目前所处的现状与困境,以及其存在的必要性。并论述了师专学报要走出困境就应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与地域优势,办出有自己特色的高质量、高效益的师专学报。  相似文献   

20.
在喜庆全国第一个教师节的日子里,抚州师专教务处、《抚州师专学报》编辑部于9月10号至14号,在校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首次教师论文展览,这是抚州师专建校七年来教学、科研成果的一次检阅,也是抚州师专广大教师向第一个教师节奉献的一瓣心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