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自从人类社会出现民族这一事物以后,民族问题也就随之而产生了。但是,正如斯大林所指出的那样:“在各个不同的时期,有各个不同的阶级出现在斗争舞台上,而且每一个阶级都是按照自己的观点来理解‘民族问题’的,因此,‘民族问题’在各个不同时期服务于各种不同的利益,並具有各种不同的色彩,这要看它是由哪一个阶级提出和在什么时候提出而定。”(《社会民主党怎样理解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它不是孤立自在的、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 在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时期,民族问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这个时期民族问题的基本内容是,废除封建专制,确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建立统一的国内民族市场,把操着统一语言的人们统一成一个民族国家。 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民族问题则成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帝国主义把民族问题从一国之内的问题扩大成世界范围的民族殖民地问题。十月革命把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殖民地解放运动联系起来,结成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阵线。民族殖民地解放运动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同盟军,无产阶级革命如果设有民族殖民地解放运动的配合,要战胜帝国主义是困难的;民族殖民地解放运动如果没有世界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要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取得斗争的胜利,也是不可能的;胜利后,如果不把民族民主革命进一步推向社会主义革命,要想彻底解决民族问题,求得民族的完全独立和发展,更是不可能的。只有社会主义才是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唯一道路。  相似文献   

3.
一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从此,在民族关系上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民族平等代替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民族团结、民族互助代替了民族纠纷和民族隔阂。  相似文献   

4.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德宝1886年初,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首次明确地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①哲学基本问题的概括与提出,是恩格斯晚年的重...  相似文献   

5.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结合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该说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或传统文化的关系并非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才提出的新问题。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已有近 1 0 0年的历史 ,在这不平凡的百年中 ,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 ,必然要和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由于如何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致使它长期以来成为人们思考和探索的焦点。许多政治家、理论家和一般学者都作了长期而艰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 ,并留下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 80年代的“文化热”和 90年代初的“国学热”也都涉及这个问题 ,…  相似文献   

6.
吴潜涛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的精辟概括,并对之进行了详细论证;刘云章认为,马克思主义荣辱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值得深入探讨;杨丽坤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社会调控机制进行了解析,认为研究社会调控机制对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非常重要;冯秀军对荣辱观教育中的情感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荣辱情感是荣辱观形成的基础,荣辱观教育需要诉诸情感才能真正抵达心灵并见诸行为;刘建军从理论依据与时代内涵的角度对“以辛勤劳动为荣”进行了详细阐述;黄岩对孟子的“荣辱观”进行了解读,认为认真研究孟子的荣辱观思想对于我们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邹秀春对洛克的道德法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其道德法思想中关于道德观念建设的有益规律和方法,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郑小九对古希腊的荣誉观念进行了评述,认为古希腊文化中关于荣辱的思想对于深入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独特的启示意义;范笑仙则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上看到王勋铭同志《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一文。我读了该文之后,感到作者的观点和在引据经典方面,尚值得商榷。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该文说:“所谓民族观,就是人们对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的看法,也就是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说民族观是对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的看法不错,但是,民族观是反映了客观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而不是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依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  相似文献   

9.
陈其泰 《河北学刊》2007,27(1):101-103
本组笔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得的理论成就进行了探讨。李根蟠认为,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陈其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关于民族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关于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对中国史范围的处理和历史上民族统一的不同阶段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念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张越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探讨过程中,唯物史观所起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王志刚认为,“五四”时期形成的唯物史观传播热潮具有三个显著的时代特点:即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介绍和全面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创建工作。张利认为,范文澜在历史评价问题方面贡献良多,主要体现在:以历史主义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从加强各民族团结友好的高度评价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一种中国史与世界史联系的眼光对历史演进的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评析,揭示其本质。张剑平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界在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许殿才从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如何运用与发展唯物史观以及史学与现实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邹兆辰则认为,在中国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善于分析与借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
新疆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民族关系问题是关系到自治区四化建设成败的重大问题。因此,对如何正确处理四化建设中的民族关系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一九八三年,党中央作出开发、建设新疆的战略决策以后,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就更显得迫切、重要。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我们决不需要担心我们现在所处的认识阶段和先前的一切阶段一样都不是最后的.—恩格斯:《反杜林论》关于民族的形成与演进过程的讨论,应该说,迄今还远没有结束.学术上的探索尚在不断深入.正如革命导师恩格斯所指出的:“认识就其本性而言,或者对漫长的世代系列来说是相对的而且必然是逐步趋于完善的”.今天,在纪念这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逝世九十周年的时候,认真地学习与研究他所留给我们的丰富而珍贵的民族学遗产,努力探求新的理解与认识,将是最好地表达我们对这位天才学者与导师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对内蒙古自治区工作的重要指示指出:“搞好民族团结,是搞好内蒙古建设事业的关键,也是巩固边防、保卫祖国的关键。”而正确地处理好民族关系中的各种问题,则是不断增强民族团结,实现中央上述指示的根本环节。 如何正确处理我区的民族问题?最近,自治区党委提出了三条基本原则。这三条基本原则,是正确分析多年来民族工作的实践而总结出的一些基本经验。它完全符合我区实际,对于当前和今后进一步搞好我区民族工作,巩固和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促进全区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这三条基本原则的理解,试述于下。  相似文献   

13.
14.
15.
关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 ,如何认识和处理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近年来引起了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多个学科专家学者们的极大的关注。现将讨论中的有关问题归纳综述如下。一、问题的提出一种观点认为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出来的 ,并非从来就有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国家要逐步走向消亡 ,而社会却会长久存在下去。“社会”和“国家”既有密切的联系 ,二者又不完全是一回事 ,这是显而易见、应当没有疑问的。然而在历史上 ,国家产生出来以后 ,它就不但成为社会的代表 ,承担了本应由社会担负…  相似文献   

16.
(一) 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民族化,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弘扬光大,必须实行二者的有机结合 1、问题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始于本世纪30年代。据许全兴考察。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艾思奇.他于1938年4月发表《哲学的现状和任务》一文.说:“过去的哲学只做了一个通俗化运动.现在需要来一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是我党积4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验而作出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英明决策.它必将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速四化建设的进程,同样也会对民族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住市场经济原则与民族教育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得到全面,正确的贯彻.有力地推进民族教育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一、市场经济的原则对民族教育的积极作用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一是要求人们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二是要求体现机会均等的、公平竞争的原则;三是要求按市场供求规律来调节社会生产的流通.这三项原则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种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在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中,民族教育是不可能独立于市场经济之外的,而是对民族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弋尔巴乔夫最近就国内民族问题方面,发表了几次讲话,其中谈到了他对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的一些基本原则,可归纳为以下五点:一、社会主义和族际主义原则。他认为,在民族关系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是至为重要的。解决民族问题,保证各大小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应归功于社会主义制度。一切“与族际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原则背道而驰,解决现有问题的方案”,苏共都不会接受。苏联民族关系的调整必须在社会主义和族际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一个新课题,对这个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给予科学的论证和说明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实,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早在建国之后就已经出现,后来经过各民族内部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也就随之基本上形成了.只是由于“左”倾思想的干扰,把本来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民族关系仍然看作是阶级关系,影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探讨.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经过在民族问题上所拨乱反正,清理了“民族问题实质上是阶级问题”的错误指导思想之后,才把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突出地提到人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发展观,它的理论立场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许多相似甚至相同之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它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并揭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层动因。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