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后冷战以来,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态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带来 了包括社会舆论和相互认识观念等在内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应变化与碰撞。同时,舆论也 是体现国家意愿的直接决定因素之一。本文从社会舆论“三极模式”的分析方法角度,研究 了日本媒体对华舆论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政府决策与公众的倾向,认为日本对华舆论“倾向 化”与日本国民意识变化有相关性,也反应了日本政治在后冷战以来“总体保守化”的基本格 局。因此,本文对分析中日关系的现状与症结,以及中日双方调整对策提供了量化的材料 依据。  相似文献   

2.
1990年以前 ,日本的政治家、外务省以及国民都认为日美同盟是冷战条件下不得已的选择。但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这种认识发生了急剧变化 ,人们已经不再怀疑坚持日美同盟本身只是作为一个外交目的。虽然冷战结束及海湾战争以后国民意识的变化被人们经常论及 ,但几乎没人提到外务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日本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对外战略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日本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对外战略的基本走向浙江行政学院方柏华冷战结束以来,日本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也从根本上对日本对外战略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拟通过对日本自冷战结束以来国内和国际环境发展变化的分析,结合未来一段时期内日本国内国...  相似文献   

4.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出现了探讨“市民社会”理论与实践的兴趣。如何认识1990年代中国市民社会论的理论倾向与特征?从比较社会思想的视点出发,透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市民社会论的历史变迁进行概括和总结,可以为理解中国市民社会论的历史相对性与必然性提供一个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5.
中日关系再透视北京大学政治系胡永佳,杨志明冷战结束了,然而,世界并没有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进人持续与稳定的发展阶段,相反局部地区的民族、种族、宗教、地缘冲突更加白热化了。在亚洲,“后冷战时代”的来临也使亚太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的崛起,日本的“高姿...  相似文献   

6.
当今日本右翼势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右翼势力的发展,与欧洲右翼势力的发展相比,既有共同之处,亦有其独特轨迹。而当今日本右翼势力的发展,则与当代日本政治、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冷战结束后,日本右翼势力的组织构成、理论走向也发生了变化,近十几年来日本经济低迷也是日本右翼势力滋生的一个背景。此外,日本右翼势力试图以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不信中国”,来为日本宪改和加强日本重新军事化提供理论依据。当今日本右翼势力的另一个变化就是,由“街头右翼”开始走向“理论右翼”。这些变化,是我们今后应当长期关注的。  相似文献   

7.
英美学术界近年对“冷战”的研究综述余昌楷“冷战”结束后,英美学界发表了不少研究专著和文章,对“冷战”的起源、“冷战”的分期、美国在“冷战”中的得失、英国对“冷战”的贡献乃至“冷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华政策等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值得国内学者注意。本...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美国学界对日本安全政策是否发生质的变化展开了争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社会建构主义学者对日本"反军国主义文化"的研究略占上风。他们指出,冷战后的日本安全政策在"反军国主义文化"的制约下不会发生质的变化。21世纪以来,新现实主义与制度自由主义的研究成为主流:前者认为,由于安全环境的变化,日本走向"正常化军事大国"的道路不可避免;后者指出,日本在安全态度上转向"国际主义",美国可以利用其在军事方面的主动性深化美日同盟关系。美国学界还着重从文化规范、公共舆论、选举体制、政党政治、政治体制等视角,探讨日本安全政策变化的根源。美国学界对日本安全政策变化的研究呈现路径多元、视角丰富等特点,但也存在陷入范式之争、忽视政治势力对公共舆论的逆向影响等诸多不足。总体而言,出于为自身战略利益服务的"实用主义"立场,并受缚于日本财力的支持,美国学界的研究缺乏全面的历史观,且受价值观的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大战略:地区主义还是双边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的大战略:地区主义还是双边主义?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曹云华在整个冷战时期,日美联盟一直是日本对外政策的支柱。冷战结束后,全球的战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以1990~1991年发生的海湾危机为契机,日本国内掀起了一场关于日本未来的外交战略的争论。争论...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投降60周年的8月15日,日本各政党纷纷发表声明和谈话,表明对历史问题的态度。小泉纯一郎也以首相身份发表了谈话,代表日本政府对历史问题做了正式表态。这也是继1995年村山首相发表谈话以来,日本现职首相第二次就历史问题发表谈话,因而引起日本国内和国际上的普遍关注。然而,舆论对其评价并不高,多半认为此乃出于政治需要的违心之言,而且对其能否恪守与兑现更不无疑虑。在纪念二战结束和日本战败60周年之际,而日本却因首相一再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与中韩等邻国关系紧张;“入常”之事亦陷入困境;由于《邮政民营化法案》在参…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正在对日本外交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将引起一种渐进的、连续的变化过程。就今后一小时期(大钓10~20年)而言,日本外交基本上是战后日本外交的“伴随有限交化的延长”,因此,展望冷战后外交的一个主要途径是深刻理解战后日本外交。本文阐述了战后日本外交的五个基本特征:(1)从成败国出发的外交;(2)日美基轴外交;(3)不断向美国以外的世界拓宽外交地平线;(4)经济外交;(5)日本国内的“1955年体制”下的外交。并在阐述上述特征的基础上,沿着每个特征分析了冷战结束对日本外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冷战时期日本的防卫政策主要是在《日本国宪法》和《日美防卫条约》的框架之下制定并付诸实施的。冷战结束以后,日本的防卫政策则进入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逐步从冷战时期依附于美国的防卫政策向着冷战后在美国的扶持下自主防卫政策的方向迈进。日本防卫政策的变化,是造成东亚地区各行为主体间信任缺失,进而影响东亚地区安全机制的建构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张帆 《日本学刊》2022,(1):107-120
美苏“新冷战时期”,日本学者围绕本国的安全政策展开了论争。以高坂正尧为首的“日本型现实主义者”秉持以“基础防卫力”与“综合安全保障”为核心概念的“综合安全保障论”,主张坚持《防卫计划大纲》与“综合安全保障战略”。冈崎久彦、佐藤诚三郎、清水几太郎等学者则立足于“传统安全保障论”,向“综合安全保障论”发起了挑战,认为只有大幅强化军事力量才能应对苏联的威胁,呼吁修改《防卫计划大纲》、废除防卫费不超过GNP 1%的限制。思考这一时期日本的安全政策论争,不仅可以反思先行研究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存在的问题,还有助于深入理解当前日本安全政策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4.
日本"总体保守化"及其相关概念解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日本政治研究文献中 ,“总体保守化”与“保守化”、“保守主义”和“右倾化”等概念既有共性又有区别。本文所述“总体保守化”专指冷战结束以来日本政治体制转型的指向性变化 ,它表现为保守主义执政理念的张扬 ,也可称之为各党派及其政策的“保守党化”。日本的“总体保守化”具有以保守党的分裂为发端、由众议院议员选举制度改革确定方向、以“保守两党制”为既定目标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日本经济困境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日本经济困境探源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池元吉李晓田中景日本经济自1991年5月因“泡沫经济”破灭陷入衰退后,到1996年才开始出现好转,但其增长仍然很不稳定。历时如此之长的经济衰退和萧条,发生在战后曾以经济增长“优等生”著称的日本,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6.
1986年将作为日本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载入史册。这一年是明显标志日本社会及文化将发生转折性变化的一年。自70年代以来,日本基本上实现了“赶超”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目标,或如日本人所说,日本已成为一个“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失去追赶目标的当今日本社会,人们面临着种种选择。1986年,作为数十年来酝酿积累的结果,出现了一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格局演变缘于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大国兴衰与发展模式转型密切相关。日本正经历的第四次发展模式转型对未来中美日关系乃至国际格局的发展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影响外交政策的国内力量的变化冷战结束至今 ,不仅由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引起了各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亦在蜕变 ,因此影响对外政策的国内力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 ,中日概莫能外。然而 ,中国与日本国内力量的变化又各有特点 ,需要具体剖析。冷战时期 ,日本国内对外交政策最具影响力的为三大力量 ,即自民党、官僚和财界。在“1 955年体制”中 ,三大力量共同进行外交决策 ,互相影响 ,达成共识。长期以来 ,自民党一党独大 ,其党首即自然为首相 ,尽管在野党也在对外政策方…  相似文献   

19.
试析冷战后的东盟安全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时期东盟国家的安全观强调安全的内在方面,即民族统一与国家振兴;对外则倡导和平、自由和中立区思想,要求地区外国家不干涉地区内部事务、冷战结束后,东南亚地区的力量格局发生了变化,东盟开始把安全考虑的重心移向安全的外在因素。对中国和日本可能填补“力量真空”的忧虑使东盟暂时放弃了和平、自由和中立区概念所提倡的避免外部卷入的原则,转而采取均势政策对待周围的大国。  相似文献   

20.
试论日本金融的“大爆炸”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刘昌黎1996年11月11日桥本首相和三冢藏相会谈,决定改革日本金融体制、金融制度,在2001年前实现金融自由化,并仿效英国①,把这次改革称之为“日本版大爆炸”。从此以后,“大爆炸”成为日本金融改革的热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