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以来,随着印度的崛起,其“东向政策”发展到了新的阶段,首要意图已经从谋求经济利益转变为战略利益空间的扩展,经济利益与安全因素仍然是“东向政策”新阶段的重要意图.印度崛起背景下,“东向政策”在地理范围上不断扩展,合作领域也在不断深化.印度实施“东向政策”有制衡中国的考虑,但是“东向政策”在战略上更多的是对中国的“软制衡”而不是遏制中国发展.印度“东向政策”对中国的软制衡,也取决于中国怎样应对“东向政策”,中印可以通过“安全互构”的方式建立战略互信,中印应理性看待对方战略利益的扩展.  相似文献   

2.
张宇权  刘星君 《南亚研究》2022,(3):42-70+157
拜登政府执政以来,其“印太战略”基本遵循离岸制衡的逻辑,根本目标是制衡所谓的“潜在霸权”中国,选择和鼓动印度作为“支点国家”承担责任以制衡中国的影响力,维持美国在印太地区的主导地位。拜登政府对印政策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优化资源配置,以“民主价值”诱导印度护持美国霸权;推卸战略责任,缓和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及扶持印度制衡中国;维持地区均势,利用印度构建遏制中国的同盟体系。拜登政府对印政策与决策者对印认知和印裔政治集团参与、利用印度构建外部均衡的需求以及延缓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等因素相关。拜登政府的离岸制衡战略将进一步危害中印关系,加深对南亚国家内政外交的干预,使地区安全环境复杂化,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印度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离岸制衡战略下的美印关系存在着战略分歧、两难困境和“集体行动困境”等问题,这是美印双方无法忽视的隐患。  相似文献   

3.
"东向行动政策"彰显了莫迪政府对印度在马六甲海峡以东地区政策的重新规划,是印度寻求适应亚太地区与全球形势和遵循其国内发展与对外政策逻辑的结果。"东向行动政策"固然是在多种主客观因素的推动下出台,但根本上则是印度期望以更快的步伐实现其地区经济、政治与战略目标的政策工具。"东向行动政策"由"东向政策"强化而来,但其地缘政治内涵并未改变,南海依旧是印度实施该政策的首要地区。鉴于南海在该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地缘战略、地缘经济与海上安全价值,印度未来势必进一步强化其在南海事务中的战略导向性角色,在经济、政治与战略层面表于言、施于行。  相似文献   

4.
"印太"战略是印度政府为了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而在"印太"地区实施的新外交方略。印度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等视角审视"印太"地区在本国对外战略中的价值和地位。印度"印太"战略以赢得世界大国认可、实现多极化世界秩序、推进"东进"政策和确保印度洋是"印度之洋"为目标。随着美国、日本、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对"印太"地区关注度的提升,以及"印太"地区新战略格局的逐步形成,欲在"印太"地区有所作为的印度必将有新的战略举措。面对"印太"地区的新战略态势,印度将采取何种应对战略值得关注。从当前态势来分析,印度洋优先战略、积极的参与战略和融合战略会成为印度的优先选择。诚然,也不否认在特殊情况下印度会采取排他性战略。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年实践,印度对缅甸的"建设性接触"外交并未完全实现政策设计的目标。以辛格总理访问缅甸为标志,印度将对缅政策从"建设性接触"升级到"互联互通"的战略新高度。通过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双边或多边国际机制平台和跨国人员交流三种路径,印度期望借助互联互通战略带动东北各邦的经济发展、构建跨南亚和东南亚的新经济区、为"东向外交"注入新的活力并提高本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印度既具备实施互联互通战略的有利条件,也面临多种制约因素,政策实施前景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6.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对中国的成功访问使两国开始进入对话与合作的时代。印度对华政策的调整 ,有着深层的战略根源。它是在“9· 11”事件后美国新的全球战略迅速定型的条件下 ,印度国家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印关系未来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突破 ,但总体上印度仍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中印关系的发展还可能受到中美关系和印美关系的制约。在当前的世界战略格局下 ,中俄印难以结成实质性的战略三角关系  相似文献   

7.
印度主流英文媒体报道与公众舆论对华认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唐璐 《南亚研究》2010,(1):1-14
印度媒体生态包括印度语言媒体和英文媒体,尽管英文读者占比例很小,但印度英文媒体对印度外交决策具有很重要的舆论影响力。在印度,关于中国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均出自英文主流媒体,对公众对华认知最有影响力的则是那些经常在英文媒体上发表意见的非政府战略层面的分析家、退休将领和退休文官。迄今印度官方虽然在对华问题上保持友好立场,然而印度非政府战略层面的对华敌对情绪却非常严重。2009年印度主流英文媒体“反华歇斯底里”反映的其实是印度非政府战略层面精英的对华认知。  相似文献   

8.
印度崛起对中国地缘政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印度是继中国之后又一个迅速崛起的国家。印度崛起对地区和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更是全方位的。印度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也增添了解决南海问题的变数,加大了中印边境问题解决的难度,影响中国在中亚的发展,对中国的印度洋航线和南亚战略利益产生不利影响。印度崛起是中国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印度的总体发展战略,特别是外贸发展政策是相似的。中印两国均受到苏联的影响,都采取了苏联式的内向型发展战略,重视重工业,重视中间产品和资本产品的生产,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两国实行这一战略的重点有所变化。两国的人均收入增长也相似。按世界银行的统计,以1952年美元价值计算,中国在1952年的人均收入为50美元,而印度1950年为60美元。1987  相似文献   

10.
自特朗普政府提出印太地区的战略愿景以来,孟加拉湾对美国的重要性进一步显现。美国不断加大对该地区外交、安全方面的投入,试图通过采取离岸平衡战略,在保持其优势地位的基础上,推动印度扮演"责任承担者"角色,自己居于幕后成为保证区域安全的支配性力量。同时,美国还试图在该地区拓展伙伴关系,参与地区机制建设,运用排他性制度制衡策略阻挠中国在区域内的制度建设努力。美国在该地区采取的疏离或针对中国的举措明显出于"大国竞争"的战略考虑,这必然会压缩两国维护共同海洋利益的合作空间。同时,"下注印度"会诱导印度在孟加拉湾采取强势海洋政策,最终导致中印美在该地区的战略互动朝对抗性方向发展,干扰地区安全治理模式的选择与进程。美国在环孟加拉湾地区的政策调整能否达到其预期目的,还将受到自身实力相对衰落、印度的态度及区域内中小国家外交决策偏好等多重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杨思灵  徐理群 《南亚研究》2020,(1):21-52,148,149
印度是中国在亚洲最大的邻国,在中国周边安全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处理好与印度的关系一直是中国外交战略中的重要课题.洞朗对峙之后,中印两国高层保持了频繁紧密的交往,两国关系得到极大改善.客观来看,鉴于中国在印度地区安全知觉意象中的复杂性,中印关系的发展仍然面临不容忽视的挑战.在中印关系中,双方的安全知觉是错位的,即在周边安全环境中,中国并不认为印度是中国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威胁,印度则认为中国是其周边安全环境中最首要的因素.在这点上,从2002~2003年度至2018~2019年度印度国防报告中均有体现.毋庸置疑,历年的印度国防报告形成于印度安全知觉与实践的基础之上,较为系统地反映了印度在全球与地区层面对中国的安全知觉意象,涉及中国的内容也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印度对中国在其地区安全架构中的看法与知觉.厘清这些印度对华安全知觉意象对于思考未来中印关系的走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根据历年印度国防报告及其综合的外交实践,大致可以勾勒出印度对华安全战略的形态.研究认为,如何稳妥地促进印度地区安全知觉中中国意象的转变是中印关系健康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两位印度资深的外交家在其专著《中国与印度:毛的对印战争之后的道路》一书中论述了印度对中国的不同看法,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对外政策和对印政策,并对印度的对华政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作者主张中印应当以新的视角看待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个遗产,丢掉幻想,也丢掉仇恨和憎恶,重新建立互利合作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13.
印度对非洲的经济外交是印非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合作对于全面推进印度的大国战略、实现其大国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期印度对非经济外交凸显出民生导向的特色:在经济技术、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医疗卫生和农业发展等领域加强民生援助;在经贸合作领域印度大力扶持惠民产业发展,跨国企业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印度对非经济外交取得了突出的政治成效,非洲国家支持印度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印度的对非经济外交战略推进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对印度的对非经济外交进行深入全面的考察,有利于我们把握印度对非外交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对非政策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红良 《南亚研究》2022,(3):71-87+158
海域感知体系的建设与提升,是近年来印度海军建设的重要方向,这在《印度海洋学说》及《印度海洋安全战略(2015)》中有明确体现。海域感知需要建立在技术系统支持之上,同时要求信息共享及国家之间的协同性,这对印度的海洋防务能力及与相关国家的政策共振提出更高要求。印度在印度洋区域的海域感知建设更多趋向于应对所谓的“中国威胁”,为此,印度与美、法、环孟加拉湾国家及印度洋岛国进行了协调与合作。尽管存在着多种制约,印度在海域感知方面的建设及发展趋向仍值得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15.
布什政府的南亚政策与中国的安全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什上台执政之初 ,实行向印度倾斜的南亚政策。“9· 11”事件和在阿富汗的反恐行动 ,使巴基斯坦再次成为“前线”国家 ,美国实行与巴基斯坦“重新接触”的政策 ,建立与巴基斯坦的伙伴关系 ,同时与印度继续发展战略关系 ,但美印、美巴关系都存在各种变数和不确定性。反恐、克什米尔、不扩散是南亚安全的突出问题 ,当前美国南亚政策的特点是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建立不对称的平衡 ,在地区主义和功能主义之间进行结合。随着中国东部安全压力的暂时减轻和西部安全压力的逐渐加重 ,如何处理和协调中美印、中美巴、中印巴三个三边关系是改善我国西南部安全环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印度一些学者一直埋怨:尽管中国和印度都是大国,某些国家把中国视为“世界大国”,而只把印度视为“区域性大国”。1992年4月在印美第三次战略讨论会上,印方表示,印度在新的多极国际秩序中为主要成员之一,对印度同中国地位的对比表示关切;如中国被视为“世界大国”,印度也应同样被视为“世界大国”。美方则强调印度应认识到,经济将在很大程度上决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之洋"——地缘战略视角下的印度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国际海上贸易的欣欣向荣和海湾石油地位的急遽提升,以及国际社会反恐军事行动的全面开展,印度洋这片古老的海域再次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印度洋鲜明的地理构造和主要战略支点的重要战略价值,决定了其在新时期独特的地缘战略和地缘经济的地位,进而直接影响甚至塑造了印度、美国和中国等主要大国的印度洋战略选择。随着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经济和战略利益的日益抬升,从地缘战略角度重新审视印度洋地区,特别是理性认识主要国家的印度洋战略和政策变化,成为新世纪中国维护并促进在该地区重要战略利益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印度加大了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国家的战略合作,主要手段包括深化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经贸合作以及军事交流.印度加强与亚太国家战略合作的动因是复杂的,既有经济战略上的考虑,同时也有地缘政治上的战略安排.从近期来看,印度与亚太国家的战略合作可能会对中国以及中印关系造成一定影响.印度加强与亚太大国的合作可能意味着亚太地区战略格局发生深远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朴光姬 《南亚研究》2014,(4):98-111
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印度将在今后20年内取代中国成为世界能源消费增量最大的国家。本文将中印GDP和能源消费数据视为经济增长政策和能源政策的结果,采用中印双方历史数据分析经济增长政策和能源政策之间的关系,并建立模型检验分析结果。本文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政策与能源政策都具有独立或主动性质,而印度经济增长政策是主导,而能源政策以支持增长为主。中印能源政策主导方向差异是印度能源消费将保持相对较高增长的主要原因,而中印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差异是影响能源政策导向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肯尼迪政府上台后调整美国的南亚政策,在提供大量援助的同时,怂恿尼赫鲁政府在中印边界采取军事冒险政策。在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时期,美国认为这场冲突能够改变印度的不结盟政策,能在南亚建立针对中国的“联合防御体系”。尽管美印为对付中国进行合作,但美国的战略目标并没有实现。由于英国的坚持,西方未向印度提供长期军事援助。美国还试图利用这一危机加深中苏分裂,但该方针与其南亚政策目标存在矛盾。肯尼迪政府此后在南亚地区的战略影响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