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九十年代青海经济发展战略是,到2000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达到8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0亿元,年均增长3.8%;农业总产值17亿元,年均增长3.4%。但当前青海的总产值和增长率在全国均属低水平,要在本世纪末实现战略目标,无论从产值总量、经济效益,还是从年均增长率来看任务都很艰巨。为此,应该认真研究分析青海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突出民族因素在青海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巨大作用,扬长避短,发挥资源优势这才是真正的抉择。  相似文献   

2.
2011年,恩施州GDP首次突破400亿元,由2007年的198.6亿元增加到415亿元,年均增长11.5%,同比增长13.5%;规模工业增加值从28.9亿元增加到97亿元,年均增长2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87.5亿元增加到300亿元,年均增长27.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从10亿元增加到31.8亿元,年均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63亿元增加到156亿元,年均增长19.8%,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3.
沈阳是我国东北的一个重工业城市,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历史名城。它是满族的发祥地,又是锡伯族的故乡。全市有3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近5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74%。其中,满族28.2万人,朝鲜族8.3万人,回族2.9万人,锡伯族4.4万人,蒙古族2.9万人。沈阳辖9区3县。全市有5个民族乡和202个少数民族聚居村。生机勃勃的民族乡浑河站朝鲜族乡有8个民族,2.4万人。1984年建乡以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0年总产值25.620万元,比1985年增长4.5倍,年平均递增40.7%。全乡人均收入1498元,比1985年增长92.5%。年均递增14%。浑河站乡坚持超产创业的路子。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不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发展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坚  相似文献   

4.
“六五”期间全国民族用品生产取得较大进展。1985年全国轻工民族用品总产值达到8. 4亿元,比1980年的3. 3亿元增长1. 5倍,平均每年递增21%,大大超过了“六五”计划总产值5. 4亿元的指标。然而,民族轻工企业在日益发展的形势下,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经济逐步健康发展中,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形势也是令人鼓舞的。1982年,全国107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72个自治县旗)工农业总产值完成564.93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1981年增长14.07%,超过同期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的幅度。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280.97亿元,比1981年增长14.18%;工业总产值完成283.96亿元,比1981年增长13.97%,都高于全国增长幅度。民族自  相似文献   

6.
一、华江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兴安县华江瑶族乡地处风景秀丽的华南第一峰猫儿山脚下,全乡总面积422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163个经济合作社。全乡15000人,其中瑶族3800人,占25.3%。1993年以来,乡党委、政府选准了一条“靠山吃山”,抓竹木加工,带动林业开发的路子,使全乡经济出现了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1996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3.86亿元,比1992年的2070万元增长了17.64倍;企业总收入4.27亿元,比1992年的1730万元增长了23.68倍;工业产值3.47亿元,比1992年的1250万元增长了26.76倍;财政收入4O9万元,比1992年的143万…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和全国一样,乡镇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迅速崛起,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总格局中的“半壁江山”。以湖南慈利县为例,199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6.8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64.7%,上交税金2202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48.3%,分别比上年增长60%和40.7%,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慈利县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从整个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经济效益来看却远不如沿海发达地区高。因此,发展乡镇企业,不仅要增加产值,更要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8.
试论西藏农业向“三高”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的农业取得了很大成就.1994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62亿公斤.比改革初的1980年翻了一番,基本解决了多少年来一直围绕国民经济发展的180多万农牧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农业总产值达到23.29亿元,农业的基础地位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经济作物和优质新品种作物种植面积年均以4.1%的速度递增;多种经营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产业结构向日趋合理化方向迈进.近年来,  相似文献   

9.
2009年,永州市民族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8.09亿元,年递增13.5%,财政总收入年递增15%,固定资产投入年递增4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216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20元……  相似文献   

10.
<正> 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是一个较典型的民族贫困地区。1986年来,乡办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1991年产值达2441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40.7%,是1985年的4.4倍;实现利税210.58万元,占乡镇企业利税总额的26.2%,比1985年翻了一番。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活力不强,竞争力差。该县仅有乡办企业111家,平均每乡不到5家,产值在10万元以下的乡镇尚有5个,占总数的21.7%,其中有一个乡空白;职工2892人,占农村劳力的2.1%,人均创利税728元;现有亏损企业5家,亏损面占4.5%。“七五”期间,有13家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倒闭。最近我们对这个县乡办企业进行了调查,通过综合分析,我们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办法唯有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1.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30年以来,蔗糖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获得了持续大幅度提高。30年榨季累计产机制糖841.09万吨,其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0个榨季产635.95万吨,等于前20个榨季产量的3.1倍;1979年至1987年,制糖工业完成总产值62.93亿元,实现税利总额20.7亿元,上交财政税利15.98亿元。从1978/1979年榨季以来的10个榨季共完  相似文献   

12.
<正> 在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转变增长方式的过程中,贫困地区应该怎样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地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本文拟以湘西龙山县为例作一探讨。 龙山县位于湖南西北边陲,地连湘、鄂、川三省,与三省9个县(市)交界。1995年末有人口49.89万,少数民族人口占61%。境内群山耸立,峰峦起伏,全县总面积31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仅占10%,山地占80%。1996年县内生产总值8.8亿元,比上年增长2.5%;财政税收1.4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乡镇企业总产值5.1亿元,比上年增长35%;农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坚持把整顿和规范市 场经济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1年,全州引进各类资金4.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6亿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2亿元,是“九五”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三产业排位由二、一、三变为二、三、一;实现财税总收入68696万元,增长14.88%,农民人均纯收入1293元,增长1.3%,新解决了8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 解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湘西自治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得了较快的发展,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农产品产量逐步增长,农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95年,全州农业总产值达17.05亿元,粮食总产量达75.66万吨,农民年人均纯  相似文献   

15.
贫穷困扰了中国农民数千年。而20世纪80年代的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伴随着贫困的阴影。但历史终于将摆脱贫困的使命严肃地摆到了我们这一代人面前。于是在贫困大峡谷中进行苦苦的探索之后,终于踩出了一条条缤纷的充满希望的路。三年三大步步步扎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的和田地区,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这个面积为24.5万平方公里、有着130万人口(维吾尔族占97.2%)的地区,在1979年,全区农村人均纯收入仅53.54元,1985年被列为国家扶贫的重点地区。经过三年努力,到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已达到5.77亿元,较1980年的2.68亿元翻了一番多,较1985年的4.27亿元增长了35.05%;农村人均纯收入为304.8元,较1985年的227.54元增加了33.5%。原按农区人均年纯收入不足120元、牧区不  相似文献   

16.
1986年末,我国共有140个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1个自治州、104个自治县(旗)。自治地方总人口13927.0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6072.23万人,占自治地方总人口的43.6%。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7%。 1986年民族自治地方工农业总产值完成872.37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扣除自治地方区域变动因素和价格变动因素,按可比口径计算,比1985年增长8.4%,其中广西、宁夏、新疆都高于全国的9.3%的增长幅度。农业民族自治地方在战胜了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农业生产继续发展,农业内部结构有所改善。1986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63.5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1985年增长2.7%。其中种  相似文献   

17.
《民族论坛》2012,(3):9-9
2011年,麻阳苗族自治县实现县内生产总值40.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财政总收入达2.25亿元,增长38%,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  相似文献   

18.
这里,一切都变了.曾以凤凰降临栖息的传说而得名的来凤县,1985年率先在鄂西自治州八县市中实现了工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翻一番的目标;1986年工业总产值又超过农业总产值;1989年县财政收入4745万元,是改革前1978年的14倍;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上升到2.3亿元,比上年增长6.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改革政  相似文献   

19.
一西藏的城镇储蓄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一九五九年以来,大致可分三个发展阶段。五九年至六五年为“始增期”,累积增长额为1539万元,年均递增率为17.1%。平叛以后,实行民主改革,百废俱兴,西藏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土家族、苗族聚居的湘西是一个有名的“金饭碗”。它地处武陵山区,地域辽阔,气候温和,适于农林牧副渔的发展。地下矿藏丰富,现已查明的有铁、铝、锰、铅、锌等。全州面积21,000平方公里,人口263万,平均每人占地12亩。解放以来,湘西各族人民利用这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农、工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去年,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8倍,其中粮食增长2.1倍,平均每人占有粮食735斤;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7.5倍,平均每年递增11.5%。这无疑是个很大的进步。但是,同湖南全省相比还很落后,农民平均收人低于全省水平;工业总产值只占全省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