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韵补》,宋人吴棫(约1100—1154)所著,是我国古音学的第一部著作。后世学者对它以及吴氏的古音学说评论颇多,褒贬不一。然而,我们觉得,无论是批评者还是颂扬者,大都存在一种共同的毛病,即对于《韵补》的本来面目,主要是它的收字条例、所载字音的类别和通转条例,还缺乏客观的深入的全面的调查研究,以致对吴氏的古音学说产生了不少的误解,并把自己的误解当作吴氏的观点来加以批评或肯定。因此他们关于《韵补》和吴氏古音学说的好些看法都或多或少带有主观片面的色彩。我们认为,想要恰如其份地分析吴氏古音学说的是与非,评定吴氏在古音学史上的  相似文献   

2.
<正> 古音研究从宋代的吴棫到清代的顾炎武,可以说是从萌芽时期进入了奠定基础的昌盛时期。段玉裁在《说文解字》的研究中,把文字的谐声系统和语音的韵部系统结合起来,从而把古音研究在顾炎武、江永等人的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段玉裁(公元1735——1815年),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人。段氏古音学的贡献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是在具体的关于古音韵部系统的建立方面,二是他研究古音的方法及明确提出的理论。以上两方面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他的传世之作《说文解字注》一书中。  相似文献   

3.
《音学五书》、《六书音均表》是清代古音学的代表作,成就有二:理论创新和古音音韵系统的初步建立。前者包括高举明陈第“古音时地说旗帜,还原古音音韵本来面貌”和“采用离析唐韵、以谐声系统归纳古韵分部、本证旁证推论的科学方法进行古韵分部”;后者包括“清代古韵分部的历史发展”、“按照古音的‘敛侈’重排韵部顺序”、“四声之论”和“入声韵和阳声韵的搭配”四点。  相似文献   

4.
罗常培教授在他的《汉语音韵学导论》中曾提出搞音韵学研究要注意的事项有四点:即“审音”、“明变”、“旁征”和“祛妄”。在“旁征”中说:“民间俗语,每存右音,异族方言,可证旧读。苟欲旁征博校,窥见音韵精微,则外宜博学殊域言文,内须多明方音系统。”现在仅就日语音读和隋唐古音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首先,从“见”母谈起。《切韵》、《广韵》和“守温三十六字母”的“见”母,在隋唐时代是相当于国际音标的“k”,换成汉语拼音字母就是“g”。但是,语音也是发展变化的,据赵荫棠先生在《中原音韵研究》中说,大概到了元朝周德清写《中原  相似文献   

5.
壹、总论 古音学在韵的研究方面是有成绩的。顾炎武、江永、段玉裁、戴震等都是研究古韵的,他们有所发明,有所改进。象顾氏说:“古诗中间有一二与正音不合者,如‘兴’,蒸之属也,而《小戎》末章与‘音’ 为韵,《大明》七章与‘林’、“心’为韵;‘戎”,东之属也,而《常棣》四章与‘务”为韵,《常武》首章与‘祖’、”父’为韵;……此或出于方音之不同;今之读者,不得不改其本音而合之,虽谓之协亦可。然特百中之一二耳。”他囿于《诗经》一部书的小范围,认为是“百中之一二”现象,这是不。  相似文献   

6.
吴棫所分古韵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音韵学界的误解认为吴棫将古韵分为九部,这差不多已经是音韵学界的定论了。例如张世禄教授的《中国古音学》(1930年版),王力教授的《中国音韵学》(1935年版,1956年重印时改名为《汉语音韵学》)和《汉语音韵》(1963年版),董同龢教授的《汉语音韵学》  相似文献   

7.
当前音韵学界一般都认为《韵镜》是《切韵》系韵书所代表的隋代语音系统的音节表,由此也普遍认为《韵镜》的韵图表现了《切韵》音系每个小韵的隋代古读,因而所列之字无一同音。本文对《韵镜》一书和宋代音韵学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宋人还不可能象今人一样去构拟隋代古音,《韵镜》所列之字多有同音,它既表现了《切韵》的反切系统,又表现了宋代时音;《韵镜》实际上是宋人拼读《切韵》系韵书反切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8.
“日出为易”补说李祥林读《周易》,首先遇到的就是“易”之为名的释义问题。“易”之甲骨文,学界有人认为是日出东山的景象,故释曰:“日出为易。”(见《周易研究文集》第1辑黄振华文,1987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此说固然不错,但是尚可补充。或曰,“易”既...  相似文献   

9.
章太炎先生在《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国故论衡》上卷)中曾从谐声偏旁、声训、异文等方面提出许多事实,论证“古音有舌头泥纽,其后支别,则舌上有娘纽,半舌半齿有日纽,于古皆泥纽也。”这就是说,上古无娘日,舌上娘、半齿日都读为舌头音泥。如“屔、奴低切,音泥,古泥纽。“尼”、女夷切;“昵”、尼质切,都在娘纽。“仲尼三苍”作“仲屔”,《夏堪碑》作“仲尼何(忄宅)”,可证“尼”声字古音都属泥纽。又如男女之“女”、尼吕切,属娘纽。尔女(汝)之“女”、忍与切,属日纽。但古音“女”本如“帑”,而“帑”、乃都切,《天文志》颜师古说:“帑,雌也”;尔女之“女”展转为“乃”,“乃”、奴亥切,属泥纽。由此可证古娘日二母读同泥纽。又  相似文献   

10.
《史记·吴王濞列传》云:“吴王之王,由父省也。”《集解》注:“言濞之王吴,由父代王省封邰阳侯也。”《索隐》注:“省者,减也。谓父仲从代王省封邰阳侯也。”并作如字读,误。按“省”当读为“眚”,二字古音相近,常通用。《书·洪范》:“王省惟岁。”《史记·宋微子世家》引作“眚”。《公羊传·庄公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省。”《左传》、《谷梁传》均作“眚”。《史记·秦始皇本纪》:  相似文献   

11.
读了《江汉论坛》1980年6期吴林伯同志评论拙作《论<文心雕龙>的纲》等三文的大作后,获益良多,无任感佩!然而笔者尚有与吴同志商榷者,特草此文,以答雅谊。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篇》有一句话说:“岂好辩哉,不得已也。”笔者此刻的心情,也是这样的。通读吴同志的大作后,感到我们双方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对《文心雕龙》之“道”的理解。吴同志认为《原道篇》所说的“道”是儒家之道,而笔者则认为是佛家之道,从而也就对一系列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因此笔者决定对《原道篇》之所  相似文献   

12.
一史载周族古公亶父之子太伯、仲雍南奔荆蛮,“自号句吴”,至其十九世孙寿梦时“称王”,始为强国。然而,“句吴”究竟因何取名,其含义是什么?史家争议颇大。有的说是地名,《史记·吴太伯世家》刘宋裴骃《集解》引宋忠语谓:“句吴,太伯始所居地名”;有的认为“吴”是国号,而“句”则为夷语之发声,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称:“句音钩,夷俗语之发声也,亦犹越为于越也。”《左传》“宣公八年”孔颖达《正义》也说:“句吴,句或为工,夷言发声也”;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吴太伯传》:“古公卒,太伯、仲雍归赴丧毕,还荆蛮,国民君而事之,自号句吴。吴人或问:‘何像而为句吴?’吴太伯曰:‘吾以伯长居国,绝嗣者也。其当封者,吴仲也,故自号句吴,非其方乎。’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有余家,共立以为句吴。”如此,则  相似文献   

13.
书信往来     
编辑同志:你刊第四期谭正璧文(《关汉卿作或续作<西厢>说溯源》)中说:“到了清初,金人瑞批本《第六才子书》出版,力主‘王作关续’。由于《第六才子书》的盛见流行,于是‘王作关续’几乎成为一时定论。”我读《第六才子书》,见金人瑞无“王作关续”说。金人瑞的主张是:《西厢记》一书,出于两人手笔;《惊梦》之前,为王实甫作,其后不知何人续作。金在《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第七十三条说:“《西厢记》不是姓王字实甫此一人所造。但自平心敛气读之,便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吴禄贞被刺流传着三种说法。一说是因个人之私仇而被人杀害;二说是为清政府所干掉;三说是系为袁世凯收买吴的部下所干的丑恶勾当。 主张一说的主要为载涛等人,他于1964年著文驳斥了袁世凯和清廷派人刺杀呆禄贞的说法,并指出,“据我所知:既非袁之所为,亦非清政府所干,仅系由于个人的私仇,致酿咸适逢会的凶杀而已”(载涛:《吴禄贞被刺真相》)。 主张二说由清政府派人刺杀吴禄贞者,有陈铴璋、李剑农等人。陈在所著《细说北洋》一书中写道:“清廷恐吴将来有变,乃任吴禄贞为山西巡抚,藉以联络。可是吴不为利诱而动摇,进而截留清军运往湖北之军火,并弹劾荫昌误国大罪。清廷既不肯明令责斥吴禄贞,又深恐其举兵发难进攻北京,不得已只出于下策,于宣统三年(1911)以金钱收买被吴黜退之部属第十二协协统周符麟及标统马蕙田,在九月十六日深夜刺杀吴禄贞于石家庄正太铁路站房之办公室内。而后割取吴之首级,逃京献功。”李剑农在其所著《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一书中亦写道:“清廷见吴的行动有异,乃阳任吴为山西巡抚,阴遣人刺杀之于石家庄。” 然而第三说的主张,吴禄贞系为袁世凯所刺的人论证较多。起先,他们多半也是主观推论,如《大同报》所载之《民国春秋》就曾大书特书道:“袁世凯使人暗杀吴禄  相似文献   

15.
段玉裁诗“合韵”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段玉裁“合韵”是对韵脚字异部现象的概括,后人把合韵当成异部“音近押韵”是误解.“音近”并非合韵的必然条件.合韵的本质是本来押韵的一组字在古音系统中异部,表现在合韵字的实际押韵音不是其在系统中的读音.合韵字的实际押韵音与其在古音系统中之本音不一致是韵文作者所为,相对于古音系统中之本音而言是一种“通变”.  相似文献   

16.
一 《中原音韵》的又读 1、又读的基本概况。 又读,是《中原音韵》值得讨论的诸多问题之一。根据宁继福先生在《中原音韵表稿》一书的统计,《中原音韵》有又读的字共393个,约占该书《单字表》中所列5869个单字的7.1%,又读字在《中原音韵》里所占比例之大是显而易见的。《中原音韵》所记字的又读,就《中原音韵》的韵部分类说,有一部分是同一韵部的。这同一韵部的又读,又可分为平声  相似文献   

17.
释“汋”     
一九七七年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中山王鼎中,有铭曰:“呜呼,语不废哉,寡人闻之,蒦其汋于人也,宁汋于渊。”“汋”字音义,说家纷纭,迄无定论。张克忠《中山王墓青铜器铭文简释》云:“古书汋、酌通用.意为斟酌,衡量、审识。”朱德熙、裘锡圭《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云:“‘汋’当读为‘溺’,‘勺’与‘弱’古音相近可通。”罗福颐《中山王墓鼎壶铭文小考》云:“‘汋’字殆是‘没’字省文。”容希白先生《金文编》四版稿本亦释“汋”为“没”。  相似文献   

18.
白坚同志的《太平天国改“六经”为“六韵”考》一文(见本刊1980年第4期),为证明罗尔纲先生所提出的洪秀全《改定诗韵诏》中的“诗韵”就是《诗经》,引用了洪仁玕《钦定军次实录》两段批评“八股六韵”的话为新证,下结论说:“‘六韵’即‘六经’无疑。由此可见,改‘六经’为‘六韵’,确是太平天国当年故事。在《改定诗韵诏》中,《诗韵》即《诗经》也可以论定了。”对此,特提出不同意见如下: 一、洪仁玕所批评的“六韵”,并非“六经”,而是指科举考试的试贴诗。试贴诗源于唐代,直到明清仍与后起的八股文相辅而行,是科举必试的项目。因其通常规定为六韵,也有八韵,故多被称为“六韵”。这与制艺文章有八股或六股,而通称为“八股”是同理的。太平天国制度有不少异于清朝之处,但其科举考试形式基本照搬清朝。张德坚《贼情汇纂》(下简称《汇纂》)说太平天国“试文亦如八股,诗则试贴。”(《太平天国》(三)112页)  相似文献   

19.
《韵补》所引汉代著述 ,多为宋人所见旧本 ,可以用来校、补现存文献之缺失。本文以《易林》之例 ,说明在对汉代文献整理、研究方面 ,《韵补》和《太平御览》等类书有着同样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读《江汉论坛》1988年第10期屈原曾任楚太子师傅》一文,颇有同感,惟觉证据稍显单薄,愿补证助成此说。亦有一二不同之见,提出来求教于作者、读者。1、“导夫先路”在《离骚》中,屈原始终是以一个执策驾御的“先导”形象出现的。所谓“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所谓“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这不仅是一个文学形象,也是一个历史形象。在《招魂·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