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机理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近来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探究美国次贷危机的源头入手,指出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品种设计、次贷市场上各主体的收益激励结构、金融衍生品交易及对冲基金不“对冲”是导致次级贷款市场扭曲繁荣的主要原因。厘清了次贷危机被过度放大的环节所在,进一步指出近期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流动性不足主要是市场的恐慌情绪和投资者避险行为的结果,并从五个方面给出次贷危机对我国房贷市场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席卷了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抵押贷款公司纷纷倒闭,银行等金融机构蒙受巨大损失,各国流动性受到冲击,各大央行纷纷注资以稳定投资者信心。在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多米诺骨牌的全球效应中.中国很难独善其身,面对美国为我们敲响的警钟,中国政府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美国的前车之鉴,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我国的经济环境,防范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3.
4.
最近以来,美国次级房贷债券危机爆发并波及全球股市,在我国房地产市场空前火爆和已进入加息通道的大背景下,总结此次危机原因,能使我国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获得一些启示,并做好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风险防范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恶化,次贷风波中首当其冲遭遇打击的就是银行业,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是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特别应该关注的问题,这场风波为我们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目前中国银行住房信贷也存在着一定风险,美国次贷危机无疑给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提供了启示和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6.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有其深刻的原因,给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经济产生了一系列影响,所以有必要正确认识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采取适度拉动内需的办法,强化金融宏观调控措施,严格监控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复杂,既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和货币政策因素,也是金融机构违规操作的结果;危机不仅启示人们要理性消费、居安思危,加强信息披露和金融监管,还启示人们减少个人和企业的税收,提升国民消费能力,才是振兴经济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9.
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爆发导致金融体系濒临崩溃,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房地产信贷环节的过度放松;房地产金融衍生品的泛滥;政府金融监管不力。因此,我们应时刻警惕风险,吸取美国教训,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危机的爆发,这些措施包括:稳定合理的房价;严控信贷门槛,加强信贷管理;加强房地产资产证券化各环节的管理;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让我们重新审视当今世界房地产金融领域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工具之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当次贷危机造成的破坏在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之际,和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发展存在种种问题之时,我们应该端正心态,深入思考。本文首先对次贷危机的产生以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回顾了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最后,从次贷危机反观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这一金融工具带来的风险,得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下一步如何发展的结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应该缓行。  相似文献   

11.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2007年2月的美国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演变为席卷美国、影响全世界的金融危机。中国作为一个正在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国家,自然也无法置身事外。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此外,还要用科学的发展观认识这场危机,使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次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2.
试析大宗交易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市流动性是衡量证券市场质量的重要指标,大宗交易制度是降低大额交易对市场冲击、提高市场流动性的重要交易机制。本文在描述国内外大宗交易发展状况后,对国内大宗交易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做了实证分析,针对大宗交易制度在国内外的不同效果进行了成因分析,根据这一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证券市场效率是指证券价格准确性和证券流动性。资本市场参与者包括四种典型类型:知情交易者(内部人)、信息交易者(证券分析师)、流动性交易者和噪音交易者。证券监管部门禁止内部人参与交易,有助于实现证券有效率定价和提高证券流动性。证券分析师在搜集、分析信息和对一般市场公开信息定价方面享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证券分析师之间的竞争在信息市场和整个投资银行产业产生了正外部性。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美国遭遇自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姑且不论过去数年,联储局的货币政策或监管措施是否有瑕疵,在2008年危机日益恶化,眼见整个美国金融市场功能即将崩溃之际,联储局运用了传统功能以外的机制,发挥了一个中央银行面对瞬息变化的金融体系应有的弹性。联储局的权力虽然让它看起来像是宪法中规定美国政府三个部门外的"第四个部门",但是2008年一连串的行动,确实也是度过此次危机的关键。这些行动纵然有美中不足之处,但达到了向银行与交易商提供资金以缓和"去杠杆化"过程的目的,并且改善信用市场的流动性以舒解融资渠道,扩充了商业融资渠道,防止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的失衡。  相似文献   

15.
美国作为证券市场最为发达的国家,其证券立法一直为很多国家和地区所借鉴。反欺诈是美国证券立法的核心理念,而证券反欺诈条款的不断修订,体现了美国证券法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本文围绕美国证券反欺诈条款,阐述了美国证券立法的发展进程。同时,联系我国对证券立法现状,详细阐述了证券反欺诈条款在证券法律责任认定中的重要作用及对我国证券立法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流动性是现代金融市场体系的生命力和期货市场资源配置的润滑剂.利用 2016-2018年实时交易记录,以有效价差作为流动性的代理变量,发现农产品期货市场流 动性呈现日内(倒)UG型与周内(倒)VG型分布特征.基于此,分别构建了带有“日内效应”的 量价关系回归模型与带有“周内效应”的 FamaGFrench三因素模型,从信息成本与风险溢价 视角实证探讨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对价格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开盘/收盘期 间,农产品期货交易量对价格变化产生长期、不可逆的冲击,这是交易活动中的信息效应大 于流动性效应的结果,其中夜盘交易的价格效应小,因此具有平滑价差与分担风险的作用. 第二,农产品期货超额收益中包含对流动性的风险补偿,但呈现出显著的周期性特征,其中 “流动性溢价”现象与交易的“规模效应”同步出现于周一,这主要源于每周伊始的信息释放 与加仓需求.因此,通过增加规模交易占比、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扩大夜盘交易品系等途径 切实维护市场流动性的合理稳定,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在资源配置与价格发现等方面的重 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美国为刺激经济一直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脱离,同时金融机构为谋求暴利发行大量的高风险次级贷款,而其在流通过程中由于信用评级机构自身的特殊地位造成对其不公正的评级,当房价下跌时引起了各金融机构的连锁反应,随着金融巨头的纷纷破产和亏损,引发了这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这也给中国的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国内流动性过剩以及处于起步阶段的信用评级机构敲响了警钟,所以应尽快完善金融制度和社会制度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采取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非常规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也将产生不利影响。针对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从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启动入手,通过分析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传导机制,在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的对策,以期为中国相关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与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危机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核武器出现以来,美国曾经积极倡导建立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对于制止核扩散、遏制和延缓新的核国家的出现,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当前国际核扩散形势十分严峻,不扩散机制面临严重危机,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推行的旨在建立单极世界的霸权战略,对国际安全构成整体性威胁,损害了不扩散机制的权威性。此外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本身存在的制度缺陷也是一些国家先后跨过核门槛的重要原因。而要解决核扩散危机,作为世界惟一超级大国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对国际军控与防扩散进程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因此美国等核大国只有转变安全观念,在防扩散方面尽快达成协议,并取得实质性成果,才能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还要对现有的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加以改进和完善。使其更加适应新的时代发展要求,真正做到有效地防范核扩散,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