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传统礼仪文化于当代有着重要的价值及意义,它能有效地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凝聚当代中华民族精神,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但是,不可忽视当今面临的问题:礼仪文明缺失、礼仪被赋予功利化色彩及礼仪在教育中的缺位。我们在构建中华现代礼仪文化时,须慎重地对自身传统礼仪文化中有价值的思想、精神、内蕴进行挖掘和提炼,从而理性地借鉴西方礼仪中具有时代科学性、合理性的因素,使中华礼仪文化不断充实并获得新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张宝珠 《社区》2004,(14):34-36
一直从事中国传统礼仪和文化研究工作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彭林提出,在国人日感“失礼”行为泛滥、道德标准滑坡的当今时代,种种不文明行为颇有市场,对此,只有重新认识传统礼仪,制定适合当今时代的礼仪,特别是加强社区礼仪建设,方有希望找到一条走出目前困境的路子。近日,本刊记者就这个话题采访了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彭林教授。  相似文献   

3.
加强礼仪教育 提升大学生基本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分注重“成才教育”而忽视“成人教育”,使得学生的文明修养不能为社会完全认可,重视和加强高校“礼仪课”教学是加强德育和提高学生文明修养的重要途径。加强礼仪课教学应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礼仪教育环境及浓厚校园尚礼风气等多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然而,近些年,在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这既有道德的错位与缺位的原因,又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失落和礼仪教育缺失的原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中华礼仪文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德、法、礼三者结合的社会规范体系、实施德、法、礼并举的教育是重建礼仪文明之举.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800至500年间的“轴心时代”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它标志着全人类的共同文明目标和道德精神的形成。东西方伦理思想的奠基者孔子和苏格拉底的道德伦理观有相通之处,这两位东西方文明奠基者虽天各一方,但在道德观上却存有历史的契合。他们在道德的认知和道德的可教性方面存在诸多共识,对当今社会文明规约的继承和发扬具有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礼仪与道德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辩证统一关系,礼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而道德则是礼仪的灵魂,二者统一在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学习礼仪,开展必要的礼仪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提高礼仪水平,必须加强道德修养,使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三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道德良心,体现在人们的讲礼重义的行为上.  相似文献   

7.
从现代社会文明发展所要求的公关语言和礼仪水平的状况看,从农业院校大学生的言谈举止和道德养成等方面的表现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必备和应该掌握的公关语言及礼仪知识缺乏了解,甚至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缺憾,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作为新世纪大学生应有的良好形象。因此,总结近几年“口语交际与礼仪”选修课教学的实践经验,尝试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美好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家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以及个人道德品行和基本素养的具体表现,文明礼仪文化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凸显其重要意义和作用,但当前高校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的诸多不文明现象却有悖于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初衷。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导致大学生文明礼仪文化意识、礼仪文化认同及礼仪文化教育缺失的成因作出分析和研究,以期从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的氛围等方面,探索出一条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促进大学生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认识理解“礼仪”及“礼仪教育”的基本含义基础上,阐述礼仪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其与德育的关系,提出把礼仪教育作为加强德育实效性的切入点,有效解决知行统一的问题,引导大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内在素质优秀,外在形象良好,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0.
早在佛教进入藏族社会之前,藏族已有了一定的道德礼仪规范,敦煌古藏文文献《吐蕃礼仪问答》写卷即为罕见的极具民族特色的古代藏族世俗伦理学著作之一。透过该文献可以看出,华锐藏族继承先民遗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受其传统伦理思想和道德礼仪,以及藏传佛教和传统儒家礼仪文化的影响。在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人的身体与内心的和谐关系中,华锐藏族礼仪的发展充分展现出了其民族性、宗教性和多元化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1.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最为重要的是体现在普通民众的言行举止方面。作为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礼仪包含礼貌以及礼节等内容,是现代社会人与人、社会、国家之间交往互动的重要“介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人际交往应该自觉剔除不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在个人层面的交往互动上体现诚信和友善,在社会交往层面上体现平等自由,才能最终形成国家层面的文明和谐共处。因此,现代礼仪的构建应该在继承优秀传统和吸收现代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个人礼节、社会礼仪文化和国家仪式三个层面的内容,并建立相对应的社会机制来设计、制作和推广现代礼仪体系。  相似文献   

12.
礼治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治国理念和方略.从功绩角度看,礼治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是蕴涵着道德伦理、和谐思想、政治民主等合理因素的社会治理方式.从过失角度看,封建礼治因灭绝人欲而使社会发展失去了原动力,导致了社会的停滞与落后;因忽视法治而使礼治走向了人治,减缓了中国政治文明的进程.今天,深入发掘礼文化中"和谐因子"的价值,实现古代礼治的现代转型,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传承与发展的意蕴,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残缺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探讨了礼仪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视野的家庭礼仪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谐社会离不开礼仪。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公民礼仪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家庭礼仪教育是礼仪教育的基础,是公民礼仪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加强家庭礼仪教育,应该建构现代家庭礼仪文化,分阶段实施礼仪教育方案,区分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延伸教育途径,形成教育合力,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和提高公民礼仪素质。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教师的礼仪修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校培养的大学生的形象,因此,高校教师应重视公关礼仪的知识,从仪表、举止、表情、言谈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自身礼仪修养,塑造大学教师的应有形象.  相似文献   

16.
“和”作为传统思想的主要观念之一,在孔子的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文章以《论语》文本为基础,分析了“和”这一观念诞生的文化渊源及具体文化情境,通过分析《论语》中“和”的内涵,进而厘清“和”与“礼”“仁”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揭示孔子思想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是五千年礼乐文化,传统文化精神只能用"尚礼"精神来概括。礼既是现实关系,又是原理、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周公与孔子是中国礼文化的代表人物。尚礼精神对现代文化发展,特别是对解决人类社会目前存在的三大危机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汉代校猎赋展现了汉代校猎之制,而由于两汉礼制思想与政治状况的不同,汉赋中所见校猎之制的描写有所不同。如西汉侧重于优游娱乐、奢侈淫逸,东汉初期重视其儒家礼乐教化功用,至东汉中晚期,则回归其军事功能本身,内容与风格各有不同。而从总体来说,汉赋所展现的汉代军礼,具有雄豪、恣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饮食礼仪作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饮食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无论古代还是当代,饮食礼仪对规范人们自身的行为、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秩序都具有一定的内在控制作用。在我国,传统的饮食礼仪一直到今天仍能看到其影响的痕迹,且仍在一定层面上发挥着其他元素无法替代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