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正当”     
“正当”一直是伦理学家致力探讨的核心范畴.在评价(尤其是道德评价)判断中,最为常见的评价术语就是“正当”.对“正当”的内涵、性质、意义、用法及功能等方面的分析,是科学、正确地使用“正当”这一术语,作出合理的评价判断之关键.  相似文献   

2.
“正当二分法”与“不当二分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分法”的提出,并不是为了反对“二分法”,只是要求把“二分法”区分为“正当二分法”与“不当二分法”。主张坚持“正当二分法”,放弃“不当二分法”,正确使用“科学三分法”,即立体思维方法,并确立立体矛盾观。  相似文献   

3.
关于行贿罪中“不正当利益”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访非  曲明 《理论界》2004,(4):94-94
我国1997年刑法第389条第1款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所以,认定行贿罪要求主体主观上具有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方可成立。关于对“不正当利益”的界定,尽管众说纷纭。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不正当利益的外延不易过宽,只要国家明令禁止获取的利益才是不正当利益。也就是说,“不正当利益”等同与“非法利益。”第二种观点认为,不正当利益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的现代化”具有其“特别性”。它生发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特定历史环境下,具体使用于1979年至1984年这一时间段的现代化相关政治话语中,是立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动荡挫折后我国坚定追求现代化的具体战略,强调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特色与中国实际。“中国式的现代化”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现代化谨慎探索的发展态度、实事求是与立足自身的原则遵循、调整起步的战略规划与理论发展。而历经四十多年的现代化实践与理论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标志着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现代化开启了新局面,体现为自信自立的科学态度、自我发展与世界视野的价值融合、伟大成就的现实取得与理论体系的成功构建。可以说,从“中国式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升级转换,在发展态度、发展视野、现实与理论成就方面体现了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性跃升。从“中国式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字的删除、这一话语的变动与转化彰显了我国现代化思想在理论层面的成熟与自信,表明了在实践层面中国式现代化已处于我国现代化的成熟点与人类现代化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一词在理论研究中有多种表述:①现代化指在近现代经济上落后的国家通过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②现代化就是工业化。③现代化是从科学技术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急剧变化过程的统称。④现代化是人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的历史进程和历史范畴,它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中国式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已发展成为更高层次的、具有更全面标准的现代化,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现代化发展价值取向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时值“五四”七十五周年,作为北大教员,身处“五四”发源地,此时此刻,心情之复杂,是难以言述的。 “五四”的七十五周年之所以特别重要,首先在于它使我们看到,今天的历史情境与五四时代已经有了“根本的不同”(尽管这不排斥五四会对今天乃至以后的思想发展继续产生启发),相信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这种“根本的不同”将会愈加明晰,值此“五四”七十五周年之际,我想我们不能不有此自觉。 附带说一下,由于五四的题目太大,所以论者极易将其泛化,甚至以“化约论”的方式治之,这样一来,五四便脱出一个具体历史情境中的事件,变成一个象征、铭文乃至一个“祭坛”了,所以我想极力避免这一点。 其实,五四的一个缺点,正在于对待事物的“泛化”的或“化约”的方式,它提出了许多重要问题,又抽象地混淆了它们,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们总算能够看到这些问题的不同,由于这些问题很多,限于篇幅,本文只能择其与文化及文学相近的两点加以简短说明。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中国现代历史时期三大文化派别对中国现代化的探讨集中于现代化的文化取向,解答了文化范式的现代转型问题①,那么,这一历史时期关于“现代化”问题和工业化道路的讨论,则把对中国现代化的探讨从文化取向拓展到经济取向,从而促进了现代化观念的确立和工业化道路的认定。一、“现代化”的讨论:促进了现代化观念的确立在中国,“现代化”一词是在二十年代出现的。柳克述所著《新土耳其)一书就把“现代化”与“西方化”并提,其指义亦较显明。胡适在为1929年(中国基督教年鉴)(英文版)所写(文化的冲突)一文中提出“接受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守法”现代化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一个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守法”现代化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一个关键胡旭晟按照通常的逻辑,“立法→执法→守法”是法制运行的一般轨迹;倘若我们的确将法视为某种意志力的体现,那么这一轨迹同时又意味着人类意志的深化。而当社会关注的焦点从“立法”进到“执法”、再进到“守法”时,这似乎也...  相似文献   

10.
试析经典现代化理论中“人的现代化”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在微观层面的反映 ,经典现代化理论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启发性。他们指出 ,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是现代人格的核心内涵 ,而现代化的制度环境则是现代性人格形成的前提条件。但是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在于过于强调现代人格中工具理性的因素 ,而忽略了价值理性的成分 ,可能导致现代人格的失衡 ;同时 ,由于缺乏客观、全面的历史研究 ,其结论对于发展中国家人的现代化问题有所局限 ,需要我们批判地、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与现代化的双关性上凸显其基本规定性的。“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在中国特色、国家个性上加以理解,也要在现代化的共性上、普遍性上予以定位。从总体上讲,“中国式现代化”属于“现代化在中国”而非“中国的现代化”。因此,必须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确立现代化的规范含义,以其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背景。这既是不同于历史维度的一种理解进路,也是不同于价值维度的一种解释方式:规范意义的现代化,超越了现代化是否值得、性质好坏、合否理想的长期争执,将现代化落实为各方共同承诺的那些社会变迁指标上;同理,这样的认知,也超越了历史进程中的现代化,先发国家施加给后发国家的现代化痛楚、先发国家在原发现代化过程中的蛮性表现,都不构成颠覆现代化规范含义的理由。换言之,现代化是中国必须完成的社会转变与国家任务,接受或拒斥的主观意愿都对之不构成阻隔。  相似文献   

12.
党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党的现代化是新世纪党建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突出职能建党,实现党政关系的规范化,党的执政方式的法制化;强调质量建党,实现党员素质的现代化;加大依法治党的力度,实现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制度化,以此来全面推动党的现代化建设,落实“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3.
“社会现代化促进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人可以产生现代化国家”。①现代社会的加速变迁,迅速地调整着社会中各种因素的层次与结构,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在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浪潮中,增强互动,趋于复杂、有序、开放、进步。在这场变迁过程中,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行为结构、思维方式、情感取向层次,也伴同着社会总体的现代化而  相似文献   

14.
一人们在讨论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时,都更多地强调其政治和思想意义,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启蒙运动,它高举“民主”、“科学”这两面旗帜,对封建的、落后的、愚昧的思想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猛烈的冲击。实际上,五四运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除了上述这些意义之外,我们认为,五四运动反对封建、落后、愚昧的思想文化的实质是抛弃其外在形式,核心问题在于提倡和弘扬传统文化中人的觉醒与人的解放,即人性的复归。回顾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这一段热闹非凡的社会历史,无论其间有多少种思潮、多少种主义,我们都不难从中看出其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庄平勇 《东南学术》2011,(1):240-248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经济建设的主导权掌握在蒋介石手中,60年代末、70年代初直至80年代末,即蒋经国自接任"行政院"院长以来,致力于推动台湾现代化建设,实现了台湾经济跨越式发展,使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蒋经国年代"是台湾走向现代化最为关键的时期。本文拟结合实践与结果的考察,对蒋经国"台湾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6.
管理在当今世界是发展极为迅速而又热门的一个领域。从本质上说,管理是一种与对象发生关系,从而对其进行控制以达到目的的活动。对人的控制是一种管理,对物的控制也是一种管理。管理体现了人对外界的一种观念,一种态度。 管理作为人们对外界的一种观念和态度的体现,可追溯到古代的文明,而现代文明同古  相似文献   

17.
<正> 鲁迅是我国革命现实主义的开山祖和大师,他吸取了中国古典现实主义和外国批判现实主义中的养料,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实主义。在文学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开辟了中国文学的新纪元。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具有超越前人的创造力。他曾说:“现在却有人以为‘汉以后的词,秦以前的字,西方文化所带来的字和词,可以拼成功我们的光芒万丈的新文学’。这光芒要是只在字和词,那大概象古墓里的贵妇人似的,满身都是珠光宝气,人生却不在于拼凑,而在创造,几千百万的活人的创造。”(《难得糊涂》)鲁迅以“死”和“活”两个字点出了“拼凑”和“创造”的根本区别,所谓“重返故纸堆”、“全盘西化”,都只能把文学引向死胡同。他既反对全盘照搬,也反对全盘否定,而是始终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正确对待中外文化,博采众家,取其所长,分析、批判、吸取、创新。他说:“没有拿来的,人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中共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式现代化”立刻得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也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共二十大开幕后仅仅24小时世界各地500多家媒体用40多种语言对“中国式现代化”加以报道和评论。  相似文献   

19.
美国名作家哈里森·索尔伯兹里撰写的系统反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新书《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讴歌长征“是一次充满了集体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和希望的举世无双的行动。”作者在这本书中,有二十八处[1]提到了王稼祥的名字,展现了王稼祥在红军长征胜利中的作用和他的革命风貌。现根据我所掌握的史实,对长征途中的王稼祥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建设初期面临着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迫压,不得不走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四个现代化道路.从邓小平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实施,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现,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逐步走向量质统一的现代化发展过程,由此形成量与质逐步相统一的中国现代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