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借机重组,以家族为中心的旧财阀,整合为以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中坚,以商社为先锋,通过系列企业相互融资、相互持股以及相互派遣管理人员而形成的具有联合体性质的垄断企业集团.这一体制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但在国际环境和经济发展条件发生变化后,逐渐暴露出其缺陷,并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日本市场经济体制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是在后进国家赶超欧美先进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但是,日本市场经济发展的绩效却明显超过欧美。从主要工业化国家年均增长率可以清楚看到这一点。60~73年,美国为2.1%,日本为8.5%,西德为4.4%,法国为4.7%,英国为2.9%;7... 相似文献
3.
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姓“资”、姓“社”的争论,已告一段落。虽然还不能说已取得了观点的完全共识(甚至根本上的分歧也还存在),但无论怎样,只要实践的脚开了头。市场经济规律不可抗拒地运动发展,迫使人们愿意不愿意都得接受这样一个真 相似文献
4.
建立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市场经济模式的成因分析,文章提出任何一个国家必须根据本国特定的可能性空间来选择市场经济模式的观点。由此提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模式选择上的对策建议一是中国市场经济必须具备的体制特征,包括主体结构特征、制度结构特征、组织结构特征、政府职能特征和所有制结构特征。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应具有的特点,包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形成全国统一的、健全的、开放的市场体系;在所有制结构和产品分配上体现社会主义特征;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5.
企业集团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正是在资本集中、生产集中、经济集团化过程中,产生了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促进了专业化的协作发展,几乎所有主要产业部门都是企业集团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生产量的40%、技术转让的30%、国际贸易的50%以上都掌握在6000余家世界跨国集团手中,一国拥有的跨国大公司的数量和水平,已成为该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世界各国都很重视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发展。战后日本企业通过改革、重组、联合和兼并,使企业集团不断发… 相似文献
6.
7.
一、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的正面效应 二战后,日本经济奇迹般地得到恢复和发展,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赶超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目标,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强国.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日本面临日元升值和能源危机的巨大冲击,但日本官民协调团结一致,通过技术革新,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成本,成功地化解了这些不利因素,使日本产业由"重复长大"型转变为"轻薄短小"型,日本在西方各国中最先摆脱世界性经济萧条,被誉为西方世界的"优等生".这就为其发展成为世界贸易大国、金融大国、债权大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中期,日本法西斯不仅给世界人民带来了伤害,也把日本带入了深渊.本文通过分析日本法西斯专制政府对国民伦理思想的控制,意在回答如下问题日本法西斯专制政府通过什么方式实现了对国民伦理思想的统治;在其统治下,日本国民的伦理观呈现了怎样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日本经济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经济研究的两大主题无非是解释日本奇迹和经济持续萧条的原因。解释日本经济问题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结为四类:一是强调政府的作用;二是强调市场的作用;三是强调文化的作用;四是强调外部环境的作用。每一种观点都难免失之偏颇。我们试图用制度分析的 相似文献
10.
一、经济大国的一般特征和经济大国的概念 由于世界经济体系产生以来,长期维持一元化格局,所以,当我们概括经济大国的基本的和主要的特征时,就不能不对历史上的经济大国进行必要的分析,从而为经济大国塑造一个模型。只有这 相似文献
11.
明人私撰日本图籍及其对日本的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人突破以往主要由官方垄断记述日本国情的传统格局,纷纷私撰记述,其数量之多,所述范围之广,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这反映出明朝民间人士对日本认识、了解的内容从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进入了中国古代认识、了解日本的一个新时期。之所以如此,这与时代、社会的发展和客观现实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萧条为契机的日本企业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之后,日本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日本特色的制度模式可以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此而形成的日本市场经济的封闭性却阻碍了日本经济向更高层次的转型,并最终导致了泡沫经济的崩溃,经济的长期萧条。9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日本也进入经济转型期,... 相似文献
13.
日本银行业股权模式的特征及教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 2 0 0 1年以来 ,日本经济进入了近十年中的第三次衰退 ,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不乐观 ,GDP增长率由 2 0 0 0年的 2 .2 %下降至 2 0 0 1年的 -0 .4 % ;失业率由 2 0 0 0年的 4 .72 %上升至2 0 0 1年的 5.0 % ;消费品物价上涨率 2 0 0 1年为 -0 .7% ;日经指数 2 0 0 2年 1月 2日收市报1 0 54 2 .6点 ,比 2 0 0 0年 1 2月 3 1日下降了 3 3 .9%。日本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其经济体制的限制 ,没有能随着近 1 0年经济低速甚至是负增长 ,而及时解决泡沫经济时代形成的生产能力、不良债权和雇佣等“三大过剩”问题 ,以及政…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势,是我国经过18年的艰苦探索所做出的正确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要求政府必需转变职能,彻底摒弃计划经济条件下直接参予经济活动、大包大揽的做法,确立以宏观调控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政府职能。这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举 相似文献
15.
日本拥有世界上先进的预算编制制度,其中社会保障预算是日本政府预算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日本社会保障预算编制的论述,借以完善我国预算编制制度,促进我国社会保障预算制度早日建立.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现代文明与当代社会主义及其初级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烽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1)
本文从社会形态的两重划分———三大文明形态 (传统、现代、未来 )和六种利益形态 (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相结合的理论视角出发 ,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实现从传统文明到现代文明的根本转变的社会转型期。提出了应把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开放文化、契约关系和个体独立称为现代文明 ,而不是资本主义文明 ;当代世界是处于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全面过渡的时代 ;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平行”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之前的独立社会形态等观点。 相似文献
17.
18.
新世纪初,日本出现了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景气复苏,摆脱了泡沫经济崩溃以来的长期停滞局面。这次景气复苏的特点是波动起伏、出口带动、民间主导和发展很不平衡。企业素质提高、企业经营方式调整、结构调整、科技投入和科技进步、出口增加、“中国特需”和超金融缓和政策是景气复苏的主要原因。从目前情况看,这次景气复苏有可能延续到2007年。在外部因素中,美国经济减速将成为影响日本景气复苏的不利因素,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中国特需”将继续成为推动日本景气复苏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1960~2009年日本对外贸易条件的发展过程,并将其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同时结合日本经济发展的大致轨迹分析了对外贸易条件变动的原因,进一步探讨了食品、纺织、化学、金属等6类主要产品部门的贸易条件及其发展过程.本文通过对贸易条件方程式进行分解,将对外贸易条件波动分为绝对贸易条件效应和相对贸易条件效应,并利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分析了日本对外贸易条件波动的原因.结合日本对外贸易条件变动的历程和我国的现实,本文提出了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主导产业升级,建立完善对外贸易预警机制和稳定大宗商品供给和价格波动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最高阶段及其特征程玉林李鹏雁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自从有了简单的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就出现了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进而产生了市场。随着市场和交换范围的扩大,市场逐渐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占居了主要地位,社会经济按照市场的内在要求运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