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主张诗品、文品与人品的统一是中国文学批评追求文学理想人格之美的集中反映.从先秦到明清,这种理论经历了"文如其人"理论的滥觞、"言为心声"的理论发展、"魏晋风骨"的审美性位移、"文以载道"理论的深化扩展、"文品即人品"理论的变异与总结等不同阶段.随着时代精神的变迁和文学观念的更迭,历代文人学士对文品与人品之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  相似文献   

3.
谈《聊斋志异》中的人品与文品的一致性孙树木作家的人品与他的作品的文品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人品决定了文品,是文品的基石。人品高尚,文品则有源泉。否则便是无本之木。古人在评论书法家时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书法家与作家有同样道理。可见为人正直,则...  相似文献   

4.
潘岳人品和文品的关系历来是被后人评价褒贬不一的一个问题。笔者通过论述潘岳生前的三条史实来论证其人确实存在“人品和文品”不一致的现象,并分别从人格、思想、社会三个因素深入挖掘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清代文学,清初是一个极为重要而又光辉的阶段。但清初诗文名家,只有顾、黄、王世人熟知(他们是余事做诗人),一般则较为陌生。象钱谦益和吴伟业,“为海内所推重,入国朝称两大家”(赵翼《瓯北诗话》卷九),由于投降清朝,丧失民族气节,忝列“贰臣传”,不为世人重视。现在,吴伟业及其作品,逐渐引起注意,“禁区”冲破,而钱谦益,只作吴降清有愧悔之心的比较面偶一提及,很少有专文论述,基本认识没有超出赵翼的观点,“谦益已仕我朝,又自诧前朝遗老,借陵谷沧桑之感,以掩其一身两姓之惭,其人已无足观,诗亦奉禁,固不必论也。梅村(伟业号)当国亡时,已退闲林下。其仕于我朝也,因荐而起,既不同于降表佥名,而自恨濡忍不死,蹁天(足背)地之意,没身不志,则心与迹尚皆可谅。”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对李清照的研究中,人们往往注重对其文品或者作品分析,回避其人品问题的探讨。本文试图以"文如其人"、"表现说"、文艺价值功用观和诗文评价标准等理论为研究方法,寻找李清照人品与文品的对应点和结合点,分析二者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有朋友向我推荐一本新书,打开书页,即被作者诗化的语言所吸引,被富于思辨的学理所折服.该书有一个内涵丰富而又气贯长虹的名字<中外散文纵横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该书的作者傅德岷先生既是一位著作等身的文艺理论评论家,又是一位小说家,属于学者型的小说家.读完傅先生的<中外散文纵横论>,不觉为作者的学识所折服.  相似文献   

8.
珍惜、尊重生命乃君子养生观之基础。身外无道,道外无身,君子并未满足于口腹之养、躯体之奉,大道之求与一身之养从来就密不可分。《四书》堪称君子养成之教科书,于养生之理念、路径、方法等论述颇详,从中可一窥古代君子的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9.
人品与官品     
李新忠 《今日南国》2006,(22):52-52
人品,即人格品行,是一个人的道德水准、立身做人的综合惶惶不可终日。体现,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风貌。官品,这里指领导干部炼就好的人品,非一朝一夕之功。《菜根谭》里讲:“欲做的政治品行。它是领导干部的政治品格、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人品不是建立在职位、权是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力的基础之上,而是在德育的教化和熏陶、法纪的约束、工作的人品和官品,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对领导干部来说,二磨砺中逐步形成的。“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领导干部应者有着必然的联系。做官先做人,只有…  相似文献   

10.
地域与人品     
谭世平 《社区》2011,(14):59-59
天底下的“人”。本就不是一划能写成的。不管是湖北人、河南人、上海人、北京人,还是外星人,总归是有环肥燕瘦的多样性。以地域而论人性、道德,难免挂一漏万。就是同一个人,午时是圣人,子时是流氓,也未为可知。这和他是哪个地域的人,只有或然关系,没有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11.
贞观诗人在文学史上是一个不应被忽略的生动存在,本文在贞观诗人中选了虞世南、许敬宗来分析,细读他们的诗歌。被冠以“当代名臣,人伦准的”的虞世南与被称为“单纯的机会主义者”、受到历史学家的苛评的许敬宗在人品上不啻有着天壤之别,但同时他们又都是当时重要的诗人,在唐诗发展史上都起了不应忽视的作用,很有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人品第一     
华从原来单位跳槽出来,到新的一家公司应聘。经过笔试,华进入面试。那天他刻意作了准备,然后去了。看着排在他前面的人一个个垂头丧气地从老板办公室里出来,华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老板看来是够苛刻的,面试关挺难过;兴奋的则是对手一个个被灭掉了,自己的机会也就在增加。轮到华了。他随着秘书走进了老板那宽敞的办公室。老板看了华的文凭及发表过的一些论文,又细细问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养生观主要包括"三观",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内外兼修的修养观,具体体现为"三养",即养身、养心与养气的和谐统一。只要具备"三观",坚持"三养",理论联系实践,知行合一,人类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便自然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说"养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古代文论中"气"这一概念的生成过程和内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查和论述,对其范畴内诸如"养神"、"养气"、"制动"、"远近"、"无我"、"脱俗"等术语进行了辨析,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认为对"养气"之说应从创作心理、修身养性、伦理道德、学问人品诸方面综合地理解和阐述.  相似文献   

1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谓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一种人生境界,用这种境界来形容南怀瑾的人生态度,确实不为过分.他以超脱的眼光洞察世事人生,对社会历史的分析入木三分.体现了一种飘逸超然的人生境界.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南怀瑾读历史与人生》一书篇透射着南情瑾先生渊博的历史知识和丰富的人生经验."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可以说是南情瑾读书论史谈人生的真实写照.学问博大精深的南怀瑾在台湾有很多头衔: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学家国学大师,禅宗大师等.还一度名列"台湾十大最有影响的人物".他一生著作等有《禅海…  相似文献   

16.
李伟 《21世纪》2013,(7):57-58
如果国家在选任检察官时,能够从“治官之官”的理念高度加以重视,针对检察官的特殊性设以专门条件,应当可以提高检察官履行监督职责的力度唐朝诗人张谓有一首著名的五言诗《送韦侍御赴上都》,开头两句是“天朝辟书下,风宪取才难”,述说当时朝廷选任“风宪之官”亦即御史的困难。那么,古代选任御史到底有多么困难,以致张谓发出如此之感慨呢?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缅怀萧乾先生卓越的翻译成就,评述他一流的人品和译作,使世人能更深刻全面地了解这位蒙古族出身的文学家在翻译上的特殊贡献。以此对这位老人的去世表示深深的怀念  相似文献   

18.
北宋文学家毛滂推尊儒学 ,贬抑佛老 ;为学主张淡远名利 ,虔心向道 ;为文主张文以明道 ,有补于世 ;为官主张称职爱民 ,恩泽百姓。同时 ,在仕途困顿之际 ,又援引佛老 ,修治心身 ,涵养性情。他曾经是一位相当典型的正统封建文人 ,但是后来思想发生蜕变 ,导致晚年失节 ,人品有亏 ,造成千古遗恨。  相似文献   

19.
"文品"理论是中古文论乃至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对象之一.所谓"文品",既包括"品文",也包括"品人"."品文"即作品评析,是对已经在社会上流传的各种各类文学作品的分析评价;"品人"则是作家评论,是对已有作家的艺术风格、创作经验与方法等的分析评价.这两个方面在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古时期的"文品"理论是十分发达的,其典型代表是曹丕的作家论与钟嵘的作品论.中古时期"文品"理论的发展受儒家和道家的才性评析与人物品鉴思想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才性评析的开展与人物品鉴的盛行,对"文品"理论的形成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书法与人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书法作品是书法家创造性劳动的产品。二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即人创其书,书如其人。此之“人”,意谓“书法家”,此之书,意谓“书法作品”。关乎此,我国古人早有很精辟的见解。西汉时期的杨雄曾提出过“书为心画”①之说,虽然他说的书不是指书法而是指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