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山右散曲四家之中 ,常伦和刘良臣较为突出 ,常氏散曲可分为“言情”、“慕仙向道”、“诗酒风流”、“鄙弃功名”、“寄寓抒怀”五大类。五类之中 ,“慕仙向道”和“诗酒风流”类以表层的轻松写深层的痛楚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代中叶失意士大夫的复杂心态。“寄寓抒怀”类则写得朦胧、迷离 ,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整体上看 ,常伦的散曲呈现出“豪放飘逸”的风格 ,在明代北派散曲中 ,占据着重要的一席 ,差可与冯海浮、康对山等大家比肩。刘氏散曲 ,则以描写田园生活的作品最为突出 ,不仅弥补了散曲流派中“田园”一派的空白 ,而且具有相当的艺术成就 ,理应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另外两家 ,杨杰写“闺情” ,宁斋写“歌颂” ,题材、思想、表现均流于“时尚” ,未足深论。仅宁斋《元夜》曲 ,描写当时元夜民俗曲艺活动 ,对民俗、戏曲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元散曲通论序李修生义山同志《元散曲通沦》书成,来信嘱我作序,希望“说一点跟元散曲和元散曲研究相关的内容”。这使我忆起我们相识的过程。我们初次见面是在一九九0年二月石家在市举行的海峡两岸元曲学术讨论会期间,话题就是元散曲,主要是元散曲的审美特征和元代文...  相似文献   

3.
马致远散曲艺术别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致远是元代散曲重要的代表作家,综观近年对来其散曲方面的研究,论者多局限于“诗情”、“画意”、“意境”等艺术特征的分析,本文从“就近取物的设境”、“方位切换的视角”、“重趣的场景追求”这三个被人忽略的细微艺术特征切入,再次探讨马致远的散曲艺术,感受其散曲无限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对功名仕途的鄙视,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在元代散曲中满目皆是,这类题材的作品数量之多,中国文学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朝代的文学能与之比肩。由于我们向来视隐逸为消极思想,所以影响到对这些隐逸散曲的评价,或闪烁其辞,或毁多誉少,没能给予应有的评定。  相似文献   

5.
明代著名曲论家王世贞、王骥德和清代著名学者刘熙载、日本学者盐谷温等人所持的曲的起源和“北曲先于南曲”的理论,在传统曲学研究中颇有代表性,甚至几成定论。本文经多方考证后提出新见,认为南曲不仅不是出现于北曲之后,而且南曲之源比北曲更早。曲学研究中另一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散曲是剧曲的支流”。本文认为,戏剧与曲严格说是两码事,戏剧之所以又称剧曲,是因为它将散曲借到自己的营垒中来,以唱曲作为一种新的表演手段;散曲绝对不是什么“剧曲的支流”,恰恰相反,倒是剧曲即杂剧沾了散曲的光,既强拉了散曲加盟又顺便窃取了“曲”的外衣,只有散曲才是曲的主流和正宗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明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元散曲之后的又一散曲创作黄金时代。明散曲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高度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而且在艺术探索方面有着独特贡献,其卓越成就足可与元散曲并驾齐驱。然而长期以来明散曲一直备受冷落,其成就、价值和地位得不到承认。这种不公平的状况应予“平反”  相似文献   

7.
张艳镕在2008年6月30日《学习时报》撰文指出,马克思曾提出一系列有关哲学理解的命题,透过这些命题,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哲学的关怀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1.哲学是对“尘世”进行批判和确立“此岸世界”真理的“批判哲学”。2.哲学是“非常懂得生活”并为现世提供智慧的“生活哲学”。马克思哲学是对“尘世”进行批判和确立“此岸世界”真理的“批判哲学”,  相似文献   

8.
“鼎足对”,顾名思义,乃是一种“鼎足而三”的对仗格式,即三句互为对仗。这种形式,历来被认为是散曲中“一种特殊的对仗格式”。对此,元明以来的学者文士均无异辞;而且,论曲名著如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等书中又均有论列。这就易于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似乎“鼎足对”乃是散曲特有的对仗格式。比如著名学者王季思先生就曾明确指出:元代散曲中,“对仗的种类也增加了,  相似文献   

9.
马致远散曲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其中既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历程和人生态度,也反映出元代儒、释、道三家思想对文人的影响。但历来的研究者多关注其散曲的儒家精神和道教色彩,而忽略了其中的佛家意蕴。或有论及者也将这一内容倾向一概视为“消极”、“虚无主义”思想,这是有失公允的。本文通过具体分析马致远的一些重要作品来探究其中的佛家意蕴,从而展示其散曲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0.
张可久散曲中大量用典,并以《世说新语》典故使用为多,在其散曲中多处可见《世说新语》的“踪迹”。典故的选择性使用、语言变迁的内在张力、文本内涵的精神复归是张可久散曲使用《世说新语》典故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编辑英华 具有特色——《元人散曲选》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散曲继承了唐宋诗词的优良传统,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它象一颗千金之珠,永远闪耀在中国文学史上;但过去缺少整理工作。 解放后,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来,对元人散曲的辑佚整理,取得很大的成绩。隋树森先生辛勤裒辑的《全元散曲》,可说是这一工作的集大成者。近几年来出版的元散曲选集  相似文献   

12.
关汉卿散曲的文化意蕴及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汉卿是元代曲坛的泰斗,其散曲作品与其剧曲一样,皆为当时曲坛上相应生辉的奇葩。但相比之下,其散曲的研究,未免显得有些冷落沉寂,且评价不高,这是不大公平的。无论是从“言志”还是从“缘情”的角度说,关汉卿的散曲都是其心灵的投影,同时又有特定时代文化的折光。因此,要想剖析其散  相似文献   

13.
王毅《元散曲艺术论》是当前元代散曲研究又一可喜成果.这部专著从微观的角度论散曲艺术,以“深细”有别于他著,且呈现出从散点走向整合的研究趋向.本文从独到的学术见解、多样的研究方法和鲜明的时空定位几个方面对王毅这部新著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4.
阿里西瑛是元代中后期散曲作家,他仅有的几支散曲,反映出丰富的思想状态及其存在方式。有别于元代文人的隐逸主调,西瑛的曲作表现出对隐选身份的废置,以及友朋唱答与寄意山水等体现隐逸情趣的生存方式的弃置。这种“多余人”式的存在,与俄罗斯“多余人”形象相较,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5.
关于清代散曲的研究,从清末到建国前的四五十年中,有不少专家学者在积极努力地探索着,默默无闻地钻研着。在这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名家要算吴翟庵、任中敏、卢冀野诸先生。但因客观条件所限,对清代散曲的研究始终深入不够,成效不大。建国后的几部文学史,也均闭不谈清代散曲的情况,把它摒弃于文学史外。但是,也确有“披沙拣金”“爬罗剔抉”的有志者,这就是凌景埏、谢伯阳二先生,经过几十年艰苦繁杂的辛勤劳动,一部《全清散曲》终于在一九八五年问世了,这是学术界的一大喜事。该书所搜作品大大超过了  相似文献   

16.
金圣叹一生致力于文才以追求功名。而时局的变迁,使他追求功名的方式发生了从“科举”到“立言”的变化。这一变化则促成金圣叹在承上启下、沟通文史的过程中形成自觉或不自觉的宇宙情怀。  相似文献   

17.
元散曲做为一代新的诗歌样式,在艺术上,是与唐诗、宋词“不共时”的“佳味”。元人钟嗣成的《录鬼簿序》把杂剧、散曲比做风味独特的“蛤蜊”,说:“吾党且啖蛤蜊,别与知味者道。”散曲作家王举之,也提出了散曲的“蛤蜊”风味。他的一首[折桂令]《赠胡存善》写道:“问蛤蜊风致何如?秀出乾坤,功在诗书。”可见元人已认为散曲有艺术上别具风味,不同于以前的诗、词。  相似文献   

18.
元好问是金元之际最早进行散曲创作的作家之一,又首开元散曲自度曲以及隐逸情调的风气。元散曲这一新兴诗体,在他的手中从民间进入文人创作,完成了由词向曲的演化而基本定型;元散曲叹世归隐主旋律的形成,也深受他的影响。元好问对元散曲以及整个元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先导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19.
冯惟敏(151一1580?),字汝行,号海浮,临胞(今山东省临胸县)人,明代杰出的散曲和杂剧作家。著有散曲《海浮山堂词稿》,诗歌《石门集》,杂剧《不伏老》、《僧尼共犯》。近人散曲研究专家任半塘称赞“冯氏散曲,最有生气,最有魄力,为明曲中仅有之豪放一派”①。明朝洪武初年,朝廷发布命令,山东百姓每三户必须选一丁壮到辽东戍守。临胞冯思忠承担了这一任务,“遂家于广宁左卫”队今辽宁省北镇县)。冯氏家族在此生活了五世,大约在成化十四年(1478),五世孙惟敏的父亲冯格(字伯顺)降生,冯裕尚在年少,裕之父冯振便去世了(…  相似文献   

20.
清人对散曲文体的认识,因受前代词曲观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称谓。经文献考疏,相关称谓有十种,可分为从“词本位”衍生的词、词余、小令、叶儿,以及从“曲本位”衍生的乐府、散曲、散套、曲、南北曲、清曲两大类。各称谓之间的范围与所指不尽相同,仍需具体辨析。研究结果表明:清人对散曲称谓多沿用元明两代,且没有形成共识,展现出清代散曲成熟性与灵活性并存的特点;以词称曲作为清代散曲的主流称谓,一定程度反映了清词“中兴”而清代散曲衰落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