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第一期民族文化研究达斡尔文化走向多样化的影响因素分析九月(1)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宝音(6)红山文化“()”形符号与北方民族“ ”形崇拜王其格(10)哈撒儿研究的新收获苏日娜,图·巴特尔(16)近现代蒙古王公双重的历史角色孙玲,赵飞(19)世界史研究欧洲中世纪早期的基督教文化周剑(22)试论美国“家庭革命”的历史根源王兰楠(26)俄罗斯新思想刘晓艳,闫向莉(30)文学研究波诡云谲聊家仇王志尧(34)从姜夔《白石道人说诗》的美学内涵看其词创作的理想境界及兼论其词风石林(40)论《左传》中的预言吕东辉(43)戏剧本质论之述评孙书磊(46)哲学…  相似文献   

2.
语言学 文学邵雍的快乐诗学 (张海鸥) 1端木埰与晚清同学 (彭玉平) 1悲哀之美的历史投影———重读民初哀情小说 (罗嘉慧) 1“潘金莲母题”发展及其当代命运 (袁国兴) 2刍论《札朴》之鲁方言研究 (陈焕良吴连英) 2巴金与现代人学———《随想录》新论 (曾绍义) 3清中叶以来北京话的被动“给”及其相关问题———兼及“南方官话”的被动“给” (李炜) 3中国传记文学创作的现代转型 (辜也平) 4钱锺书《通感》与Synaesthesie艺术修辞特色研究 (李潮吴伟英) 4孙中山与戏曲 (唐雪莹) 4弋阳腔曲牌初探 (李连生) 4评陈澧《东塾初学编…  相似文献   

3.
第一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南———学习《江泽民文选》……………………宫志峰(3)完整准确地把握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思想———学习《江泽民文选》……………………宋福范(12)传统文化与《儒林外史》人物考论………………杜贵晨(17)试析姚燮评点“红楼人物”之“人事”观…………何红梅(23)论道家情怀与汉赋的归隐意识…………………郑明璋(28)纳博科夫文学思想研究…………………………谭少茹(33)《大地之神》:生命意义的对话…………………马征(39)自由文学理念的强势播扬———从《益世报·文学周刊》看梁实…  相似文献   

4.
书讯     
▲汕头大学“2 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中国语言学学科学术丛书一套 6册 :《广东方言与文化论稿》 (林伦伦 潘家懿著 )、《电视审美文化研究》 (於贤德著 )、《史记中的历史人物与文化意蕴》 (弋言著 )、《中国文化与海外华文文学》 (彭志恒著 )、《菲律宾华文文学史稿》 (吴奕 赵顺宏著 )、《赵淑侠的文学世界》 (刘俊峰著 ) ,已于 2 0 0 0年 9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全套共 88元 ,单册 15元 (含平寄邮费 )。邮购者请直接与作者联系 ,地址 :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大学文学院 ,邮编 :5 15 0 6 3。▲由汕头大学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5.
文章试从塑造“高大全”英雄的样板戏《沙家浜》与解构英雄,重塑凡人的小说《沙家浜》进行对比性阅读中揭露不同历史文化语境对今昔《沙家浜》的影响。可以说,《沙家浜》无论是往日作为“图解政治”之工具还是今天作为之“彰显欲望”手段都可以看成是文学在不同时代遭遇的性质相同的写作困境———外部环境对文学的过多干扰。  相似文献   

6.
鲁迪·威伯(RudyWiebe, 1934-),加拿大著名作家,长期从事小说、散文和戏剧创作,迄今已发表小说14部,散文4部,剧本2部,其中长篇小说《大熊的诱惑》(1973)和《发现陌生人》(1994)荣获加拿大最高文学奖———总督文学奖。他的作品多围绕历史题材,关注印第安民族和门诺教徒等边缘群体的境遇,文风厚重、凝练,寓意深远,被誉为“兼具福克纳和巴尔扎克的特点”(《加拿大读书报》)。赵伐(1958-),宁波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自1992年起涉足加拿大文学的译介和评论,主编《加拿大获奖文学丛书》(共17部),独译或合译加拿大文学作品12部,其中鲁迪·威伯的小说3部:《大熊的诱惑》(中译本2001 )、《发现陌生人》(中译本2001 )、《天伦之爱》(中译本2004 ),有关鲁迪·威伯的作品评论有:“在历史语境中虚构真实———论鲁迪·威伯的长篇小说《大熊的诱惑》”和“历史———文本———虚构:论历史文本在《发现陌生人》中的隐喻功能”。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进入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发生巨大变化,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开始退场,先锋文学开始亮相。这一巨大变化,实质是中国文学进步的标志,是中国文化进步的标志。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新时期以来广大作家对中国进步文化政策的自觉实践;是中国知识分子对进步的现代、后现代西方哲学文化理论的自觉接受与传递;是中国作家的创作思维由“超验之思”向“体验之思”的权变。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是中国落后的传统农业文化思维———依附性文化思维与西方近代那种主张理性至上、具有“超验”特征的文化思维对接的结果;先锋文学是中国知识分子对落后的农业文化思维———依附性文化思维与西方近代社会理性至上思维———超验思维的扬弃,并与西方现代、后现代哲学文化那种主张人性至上、具有“体验”特征的文化思维对接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文学研究“文学数理批评”论纲———以“中国古代文学数理批评”为中心的思考杜贵晨 ( 1-3 )………………………………………………………………………唐宋词分派研究述评王辉斌 ( 1-12 )…………………………………南社解体原因新探孙之梅 ( 1-17)……………………………………历史叙事与农民情结———沂蒙文化语境中的赵德发小说王万森 ,周志雄 ( 1-4 0 )…德性内涵的变迁与 2 0世纪中国文学杨庆东 ( 1-4 5 )…………………上海的芯子 :日常生活的恒久性李 新 ( 1-4 9)……………………叙事·文本·记忆·历史张清华 ( 2 -3 1)……………  相似文献   

9.
《水浒》一书 ,积淀和储存了中华民族大量的历史文化意识 ,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的伦理观念。概而要之 ,主要有 :(一 )“官崇拜”的民族文化观念 ;(二 )以“和”为特征的群体文化观念 ;(三 )以“孝”、“忠”为核心的向心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0.
科尔沁叙事民歌记录了蒙古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是蒙古族口头传统文化的珍品之一。英译科尔沁叙事民歌有助于促进蒙古族文化的传播,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本研究基于科尔沁叙事民歌的英译现状梳理,以《陕北民歌》《阿诗玛》与《玛纳斯》等民族典籍译介成功案例为参照,紧密结合科尔沁叙事民歌的演唱形式以及歌词特点,探讨科尔沁叙事民歌的翻译策略,提出了从“底本选择”“团队翻译”和“归异结合”的翻译策略,旨在助推更多的蒙古族文学典籍走向世界,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研究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1.
巴·苏和先生研究蒙古族文学发展史近二十年 ,曾发表论文数十篇 ,先后出版了《科尔沁文学概要》(1 993年 )、《蒙古文学发展论》(1 995年 )、《蒙古文学发展概要》(1 996年 )等文学史著作。《蒙古文学发展史引论》(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 0 0 0年 )便是以前研究的继续和进一步深化。这部 37万字的文学发展史专著 ,体现了作者坚实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文学史意识 ,标志着蒙古族文学史写作新突破。这是一部研究性、学术性都很强的文学史 ,在一定程度上它已摆脱了以往文学史的教科书心态。以往的文学史多以机械地介绍作家作品为能事 ,努力提供社会…  相似文献   

12.
●文学研究略析胡应麟对严羽、高诗学观念的继承…王明辉 (1- 32 )以《诗》说《诗》———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研究系列 邹其昌 (1- 37)……吴起与《左传》之关系辨正黄觉弘 (1- 4 0 )…………………“样板戏”叙事 :“他者”观照下的女性革命神话彭松乔 (1- 4 3)………………  相似文献   

13.
就中国的历史情境而言,与我们擦肩而过的2 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一个世俗化浪潮跌宕起伏的时代,而这一历程的演变又显然集中在“城市”的地域空间和精神空间内完成。于是,对百年以降市民文化与文学之相互关联和流变轨迹的考察,便为我们洞察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奥秘”提供了一种契机(或者说视角) ;而且,置于文学的阈限之内,这种考察本身也为我们所处的“世俗时代”的文学研究拓展了别开生面且溢满活力的空间。然而,就笔者的观察来看———令人备觉遗憾的是———从“市民文化”的角度切入2 0世纪中国文学的零星散论或许并不少见,但贯之以…  相似文献   

14.
(一)从近二十年来文献的刊布情况看,蒙古编年史的总数要比原先估计的多得多。从十三世纪第一部编年史《蒙古秘史》问世到十七世纪前,概未有其它历史著作问世。通常被称做“编年史”的这种叙述历史的方法,在十七世纪又得到了复兴,并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蒙古文学中确立下来。十七  相似文献   

15.
第1期一个城市贫民作家的精神历程———石兴泽《老舍与20世纪中国文学和文化》序………………………………………………………………王富仁(1)20世纪末中国小说中的“病态青春”主题研究………………………………………………………………………刘广涛(8)“发现”与“追思”———论张炜小说中“个体”存在的意义…………………………………………………………………………王辉(11)李攀龙简谱…………………………………………………………………………………………………………蒋鹏举(15)《姜斋诗话》、《原诗》心物接触论的比较———并…  相似文献   

16.
学人风采     
那木吉拉1954年生,蒙古族,内蒙占自治区库伦旗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蒙古族及北方民族神话,代表作有《蒙古神话比较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徐子峰1954年生,辽宁康平人,赤峰学院历史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史前史、文化人类学、红山文化研究。独立主持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西拉木伦河流域红山文化经济形态的比较研究”,参与国际合作课题(赤峰学院与蒙古国国立大学合作项目)“红山文化与蒙古文化比较研究”。代表性学术论文有:《牛河梁红山文化积石冢探析》、《…  相似文献   

17.
宗  教萨满教与北方少数民族帝王色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第 1期  33- 39页蒙古萨满教的腾格里 (天 )和哲学范畴的腾格里 (天 )之比较研究李凤鸣 《内蒙古师大学报》第 6期  3- 7页“旋转”与科尔沁博的迷狂白翠英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第 5期2 2 - 2 3页浅论蒙古族接受藏传佛教的内在因由邰银枝 《青海社会科学》第 6期  97- 99页藏传佛教对蒙古族民间宗教的影响唐吉思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第 4期94 - 10 1页汉文史料所见光绪末年十三世达赖出走事件之年谱孙振玉 郭苏星 《内蒙古师大学报》第 1期 93- 10 0页蒙古佛教…  相似文献   

18.
(一)《古代蒙古》(ДревняяМон-голия),苏联Э.A.诺夫戈罗多娃著,苏联“科学”出版社东方文献总编辑部1989年出版。俄文,共383页(其中插图118幅,地图5幅,表格1张),另附黑白图版16页。(二)《古代蒙古》一书利用丰富的考古学资料,辅之以古人类学、民族学、碑铭学和文字记载材料,对蒙古地区占代(公元前三千年到公元前后)诸部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研究,对蒙古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及其宗教观的最新研究成果进了阐述,对蒙古境内的古代文化进行了描述。作  相似文献   

19.
俞晓红(1.29)四时气象梦红楼———《红楼梦》四季性意象结构再论裘新江(1.40)贾宝玉与光源氏的“寻母”意识探迹杜娟(2.19)西学东渐的历史明证———《红楼梦》中的西洋药考释原所贤暴连英(2.24)一“点”之差,两种境界———文献版本考证与思想艺术领悟交叉之一例梁归智(3.18)甲戌本石头记论略任晓辉(3.21)大观园———生态美学视角下的一种解读杜娟(4.16)探询:一种摆脱人生悲剧的可能———关于《红楼梦》主题的一种猜想赵继承(4.20)从不同翻译策略看意识形态对《红楼梦》翻译的影响王友琴(4.25)21世纪:红学研究的意义乔福锦(5.1)绕开脂批…  相似文献   

20.
香港《译丛》(Renditions)杂志在近30年间(1980—2008)先后四次较为集中地翻译了15则“聊斋故事”(含一种“聊斋俚曲”选译),学界对此鲜有关注。《译丛》十位中外译者翻译的“聊斋故事”旨在对外传播经典文学与历史文化。《译丛》“聊斋故事”的翻译去“讹”存真,忠实于原作的文学叙事与文化内涵,是在当代世界多元文化中传播中国古代文化的积极探索。《译丛》的“聊斋故事”选译在《聊斋志异》英译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