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匡劲草  段满堂  金强 《职业》2010,(10):40-41
“做点儿实在事,莫裹虚”!这句话是湖北省远安县就业管理局原局长王波的口头禅,他随时都用这句话作为准则来约束自己并告诫同事们。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都希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不过,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要获得成功是很不容易的。或许你与他人实力相当,或许你具备成功的客观条件,但在成功的路上,最终跑赢的可能是他而不是你。所以,要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你还要有积极的心态,这也是决定你成功指数的前提条件。那么,你的成功指数是高还是低呢?请完成以下测试。1.你认为“要赢人,先要赢自己”这句话:  相似文献   

3.
秦之末季,群雄并起,以项羽刘邦为大者。项羽要杀刘邦的父亲,刘邦竟对项羽说:“分我一杯羹。”这句话原本用来形容刘邦的丑恶嘴脸。但在商战中,化用此语,则要求我们学会“分人一杯羹”。有两个年轻人立志经商。甲充分发挥了他所有的精明与能干,哪怕十个铜钱从他眼前飞过,他也决不会  相似文献   

4.
《职业》1998,(6)
第一课时师:同学们,700多年前,南宋教育大师朱熹曾对他的学生们说:“书用你自己去读,道理用你自己去究索,某只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的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我认为这几句话道出了在教学上师生关系的真谛,比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更科学...  相似文献   

5.
吴志菲 《职业》2008,(3):7-9
告别了赛场上南征北战的生活,今天的邓亚萍身兼国际奥委会项目专家、中国奥委会官员等重要职务于一身,实现了从普通运动员到体育专家、体育官员的华丽转身。“任何事情从今天做起都还不算晚”,邓亚萍常用这句话激励听者。而她自己,也是默念着这句话,不断开发自己人生中的“荒原”,收获累累果实。  相似文献   

6.
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人一旦结了婚,就得“养儿防老”,因而,“养老”和“抚幼”成了人一生的基本义务。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的思想观念里已没有了“养儿防老”的守旧思想,他们之中更有一部分人要事业、要爱情、要婚姻,但就是不想要孩子。这部分人被称为“丁克”一族,这是从美国传来的词,即“无孩家庭”的意思。 “丁克”们不要孩子,不外乎有以下几个原因; 出于工作方面的考虑。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加速了生活节奏和人才竞争,紧张的生存状态使人们不愿意在业余时间为子女操劳费心,他…  相似文献   

7.
英子 《职业》2013,(7):80-81
“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在教弟子与他人共事,指的是“君子要能与他人合作,但应该坚持自己的思想”。这句话用在现代职场中,还有“包容”“自强”“独立”的意思。年轻人如何在职场上作为一个个体人自立起来,如何在保持正常人际关系的前提下能够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力量立足并取得成绩,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然而,此“自立”非彼“独立”。此“自立”,并不是说要脱离群众,要知道每个职场人都有自己的空间,这个空间并不表现在空间距离感和心理距离感上,更不是说要去“排斥”。孤立”对方,而是要和群众搞好关系的同时,保持自身独立。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听到“认识你自己”,觉得很童趣,一下就记牢了。第二次看到“认识你自己”,晓得在但丁那本《神曲》上,觉得这句话好诗意,反复引来说去也不厌倦。又过了5年,才晓得这句话原先是刻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前的神谕。再体味这句话觉得它像了磐石。它才压得住浮躁的人心,体现得了神庙的神圣和庄严。人们主宰自己的能耐要比主宰世界的能耐差多了,才使“认识你自己”成为不朽篾言。19世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这位给“人类盖上智慧记号”的巨人说人生是悲惨的、不幸的,根本不值得留恋,“人生是一曲悲哀之歌,只有死才能最大地解脱”。他反复告诫他的学生和读  相似文献   

9.
百善孝为先。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孝”的含义有了不同以往的理解。但不管如何,其中一些基本的东西是不能改变的。比如说“养老”和“娱亲”,即对父母进行物质上的赡养和精神上的慰藉。这既是现代法律的规定,也是传统道德的准则。父母年轻力壮时全力抚养子女,到了年老力衰,理所当然地要子女赡养和孝敬。如此子子孙孙,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社会得以不断发展进步。土家族有一个民间故事,说一个不愿尽赡养天职的人,看到父亲老了,就用一个大背篓把父亲背到山上去。他儿子看见了就说:“爹,你把爷爷背到山崖上后,一定要…  相似文献   

10.
成年子女和老年父母之间,永远在进行一场拉锯战:父母们永远希望能更多地挤进子女的生活中来,子女们则总是希望有自己的私生活,能更多地远离父母亲。一位女读者,新婚期闹着要离婚,因为婆媳不和。不过,她家的婆媳矛盾有那么点特殊:别人家的媳妇是抱怨婆婆对自己不好,她则是抱怨婆婆对自己“太好”!  相似文献   

11.
樊发稼 《老年世界》2006,(16):23-23
子女对老人不孝.原因有三:(1)攀比心理。许多事实证明,越是子女多的老人,出现子女不孝的可能性越大。原因就是子女之间互相攀比。有的是比谁对老人孝顺,而有的是比谁对老人不孝。(2)依赖心理。子女多了,相互之间有某种依赖心理.也就是平时说的“踢皮球”。有人针对这一现象感叹:“一个儿子是个儿。两个儿子半个儿,三个儿子没有儿。”(3)嫌弃老人。父母老了,病也多了。在有些子女看来,老人不但不能帮助自己做事。  相似文献   

12.
孝顺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而善良伟大的中国父母总是体谅孩子,很少给子女添加过重负担。但时下也有一些“啃小”族,他们抱着“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的观念,不断向子女提各种高要求,有的则在孩子之间“杀富济贫”……  相似文献   

13.
都成习惯了,喻文彬老人坐在躺椅上,微闭着眼,静静地等待着自己的大学生保姆回家。忽听得亲热的一声“爷爷”,门开了,张得军双手提着菜,满脸笑容地出现在老人面前。寻找大学生保姆喻文彬老人今年87岁,原在湖南机械工业学校工作。他待人谦和,性格开朗,大家都很敬重他。1976年退休后,他和老伴相依相牵,过着平静的生活。1991年,老伴去世了,喻老感到非常孤单,生活也缺少人照料。在儿女的劝说下,他先是搬到子女家居住,但没住多久,觉得太受拘束,还不如一人住着自由,又搬了回来。老人年近八旬,要单独生活,子女们不放…  相似文献   

14.
湍水石 《老年人》2011,(4):13-13
在第6次再版的《辞海》中,“父母官”这个词条被正式删除。这与其说是历史的进步,倒不如说是顺应了民意。封建社会,父母是子女的主宰,同时父母又最疼爱自己的子女,故而“父母官”就兼具了“领导”与“爱护”两个特点。一个好的地方官应该像爱护子女一样爱护老百姓,这就足“爱民如子”。  相似文献   

15.
“嘿,这小伙儿这精神。”这句话,范圣琦每天都要对着镜子说上一遍,这也是这位老人对自己最满意的评价。范圣琦是中国著名萨克斯管演奏家、老树皮乐队队长。他9岁开始吹萨克斯,18岁时成为中国铁路文工团的首席萨克斯演奏员。从那时候起,范圣琦再也没有与他心爱的萨克斯分开过。  相似文献   

16.
该书作者蔡笑晚多年来以科学的教育方式、顽强的毅力和精神。将子女们一个个送上精英之路。培养出了一门5博士的骄人成绩。今年66岁的他经常说:“‘父亲’就是我的终身事业,子女就是我的最大荣耀。”  相似文献   

17.
张老汉的子女和张老汉约定了出游的时间,选好了旅游路线和旅行社后,在去旅行社交费时,他就遇到了问题。旅行社看了张父母的身份证后被告之,其父母年龄超过了七十岁,每人需比一般游客多加三百元,作为“特服费”。旅游中一路下来,张的子女并没看到对年老父母的任何“特服”。都是子女们为老人跑前跑后。  相似文献   

18.
曾庆红同志在全国老干部工作“双先”表彰会议上指出:“老干部、老同志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功臣,他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劳累了一辈子,他们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要保持身心健康,做到安度晚年、颐养天年、益寿延年。我们一定要正确理解这段话的丰富内涵,真正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老干部身心健康服务上来。  相似文献   

19.
放丈夫一马     
夫妻间相处的艺术之一,恐怕就是作妻子的要──这仅仅是对妻子们的一种建议。日常生活中互不了吵吵闹闹,做丈夫的难以保证事事都能对得令妻子。七。果因某些小事儿慧怒了你,做妻子的你千万别和丈夫大过不去,非要和他弄个黑白分明、水落石出不可。放丈夫一马,意味着丢掉J硬兵8,但不是说用项“怯懦无能”的因子这住自己任他为所欲为而是变着法儿对持丈夫。什么法)卜这就很难说了。做丈夫的姓格、脾气,品行、生活习性等等不一,因此,很难有一种对妻子们来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办法,但有一点是大约可行的,那就是不和他纠缠,让他…  相似文献   

20.
孟祥菊 《职业》2013,(25):24-24
最近,一直在读星云大师与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合写的一本书《修好这颗心》,书中讲了星云大师亲历的一则故事。
  美国西来寺刚刚落成时,大师率众从台湾赶去拜谒。初到那里,看到弟子们一窝蜂似的追逐“披萨”“汉堡”,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所以在一次徒众会议中提出要严令禁止。但没过多久,他仍看见有人背着他买回来偷食。大师忽然意识到这是自己的不是,因为人在美国,怎么可以不吃美国的食物呢?大师开始“检查”自己的心,他回想起自己在宜兰住了数十年,也喜欢上了当地的酱菜、麻团、烧饼等,后来患上了糖尿病,明知不可以吃甜食及过咸的酱菜,但有时还照吃不误。现在众徒们来到欧美国家,喜欢吃当地的西式餐点,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无需加以限制。经过这么一转念,大师不再约束众徒,并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将此事淡化,以至于后来在美国开会期间,他还经常以比萨和汉堡作为甜点招待与会人士,众人皆夸他友善通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