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完善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并对国有企业的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2013—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渠道和效果。研究发现,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机制改善了国有企业的决策流程,显著提升了国有企业绩效。机制分析表明,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机制能够降低国有企业治理成本,提高投资效率,从而提升国有企业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对中央企业绩效提升的效果更显著,并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滞后性,且其边际效应呈递增态势。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与治理中,企业需要不断强化党组织与治理结构的融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降低多层次委托代理诱发的治理成本,并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的制度建设;政府应从外部监管机制上强化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机制政策实施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2.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8):579-583
不同于西方典型的企业治理结构,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中,党的组织处于一种统摄性的全面领导地位,这是我国企业管理的重要特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有企业党组织要赤膊上阵,事必躬亲,越俎代庖。党组织必须深刻厘清自己在企业管理中的职责范围和领导方式,针对不同的工作,实行管理参与度分级制,从而为制定明确的权力清单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研究产权变革及战略转型双重背景下的组织重整问题,对于国有企业改制特别是复杂的大中型国企改制具有重大意义。国有企业改制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确定、企业战略转型和改制前国有企业沉淀的各种问题必然要求进行组织重整。组织重组的主要内容为:治理结构重组和组织结构重组。国有企业改制后组织重整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组织的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4.
唐旭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9(2):34-45
与现代企业制度所面对的“普通”公司不同,基于投资主体性质和多元的企业目的,对国有企业进行治理应当充分彰显出“个性”。如果将改革举措仅着眼于营利性与公益性的技术衡平之上,国有企业运营仍面临较多现实障碍,难以从根源上汲取发展动力。从客观事实、目标调和、制度衔接的角度,党组织引领国有企业治理具备充足的理论指引和实践操作经验。未来,党组织在引领国有企业治理过程中要注重企业目标的充分协调、强化党组织法定的治理地位、厘清治理行为内容的内涵外延、清楚划定责任范围的边界,以此助推国有企业高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唐旭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1(1):63-74
国有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是推动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健康运行的必然要求。但国有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传统路径面临践行主体不明、践行规则不清、践行责任不显等现实困境。通过利他-利己一致性的分析框架可知,利己定位不准、不同性质企业社会责任被混淆,以及利他-利己行为未实现动态平衡是造成国有企业践行社会责任面临诸多困境的根源。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发现,国有企业党组织是践行社会责任的最优载体。基于此,确立“主辅相成”的践行主体、明确“条理清晰”的践行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践行责任,是国有企业党组织践行社会责任的理性路径,也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7.
李镜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2):7-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国有企业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和新挑战,不断探索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方式,已成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治理结构决定于企业投资结构。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建立既适合于自身投资结构特点,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具备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的法人治理结构。其关键就是要从政府的角度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组织领导制度,形成一套制约平衡、决策有序、管理统一、配合协调、运转自如的决策、执行、监督体系;其目的就是要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9.
吴秋明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4(2):61-63
本文利用角色分析方法 ,分析改制后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各系统要素的角色行为 ,试图明确现存的上级党组织、政府、政府出资人代表或机构、企业、企业党委、企业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之间的关系 ,澄清它们各自的角色及其行为 ,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效制衡、协调运转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关系到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国家政权根基的稳固。基于政党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地位以及基层治理中群众性缺乏的困境,运用群众路线的分析视角,剖析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有效实现路径与机制。通过对陕西省石泉县“书记民情三本账”制度运行的研究表明:基层党组织为破解悬浮化的困境,聚焦和回应基层群众需求,构建了党组织统揽全局、跨部门协同、群众共治的治理结构,通过自下而上地收集与界定问题来启动治理流程,建立以有效回应和群众参与为导向的基层治理机制,实现了自上而下的治理资源供给与自下而上的治理需求的有效互动,推进了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要坚持以回应和参与为导向,以群众路线制度为载体,充分将党的基层组织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王宗坑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中存在着股权结构不合理、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机制变化不大等主要问题 ,必须坚持公司制改造的实质 ,选择适当的公司形式 ,实现股权多元化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规范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 相似文献
12.
13.
曾爱军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4):54-57
所有者的动力是企业治理机制的原动力,是企业治理机制得以运转的保障。而这一动力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却严重不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我国国有企业终极财权的分离、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激发国有企业动力机制应该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和作用,健全经理人员市场,建立选择经营者的有效制度以及设计有效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左军英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14-17
对我国国有企业中的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如股东会形同虚设、监事会监督不到位等进行了探讨,并从产权制度改革、引进外部董事、监事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就国外一些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对我国的借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深化和攻坚阶段。辽宁省作为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众多,其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也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在辽宁省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公司治理方面的困难,例如,产权契约关系不完善、行政型治理模式和代理成本高等。完善公司治理成为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因此解决辽宁省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的产权契约关系不完善和行政型治理模式缺陷有利于促进辽宁国有企业公司效益的提升。从契约关系的视角探索辽宁省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旨在提高辽宁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效率和企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企业党组织是推动企业改革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力量,其在把关定向、动员组织、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革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本文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实际,对基层党建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张晓晓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6):117-119
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企业资本及规模的扩大,以及资本所有者自身能力的局限使得其对企业的经验与管理活动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资本所有者的所有权与企业的经营权逐渐相分离,使企业的经营管理由专门的管理人员来进行。伴随着这种分离现象的出现,如何有效地管理企业并保护资产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利益的问题使得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一名词随之诞生。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仅直接影响着公司的有效管理及运营质量,而且也影响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相似文献
19.
论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朝斯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4):177-178
文章论述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通过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加强和健全董事会职能,加强监督管理机制,重视对董事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等途径,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当今国企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0.
龚敏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本文探讨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融资方式选择和资产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控问题。认为心须开放资本市场,以优化产权结构;尽快制定相关法规,以法活理国有资产;运用 CEO 市场和公司内部三方制衡机制来约束企业家经营行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