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选取1999-2012年的相关季度数据,针对中国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渠道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脱媒使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效果明显减弱,对利率传导渠道具有微弱的促进作用,总体上削弱了中国传统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构建了包含四个主体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中国混合型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效果和对股市财富效应的影响。本文创新点是考虑了更加贴近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混合型货币政策,并在DSGE模型中纳入股票市场,从家庭需求端出发研究了混合型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股价进而影响居民消费的传导机制,并采用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校准和估计。研究发现,在混合型货币政策框架下,技术进步能够提高总产出和改善货币流动性,还能够提升股价和消费水平,实现帕累托改进;混合型货币政策短期内能够提高总产出、通货膨胀、股价和消费;股市财富效应与持有股票的家庭的消费水平高度相关,股价上升时家庭会增加当期消费以提升家庭存续期间的总效用,反之亦然。最后,本文提出了将股市纳入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加快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转型,发挥股市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和支撑实体经济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逆序构建了LSTR-NLRE模型,并利用2000.Ⅰ~2016.Ⅲ的季度数据对我国LSTR货币政策规则的非线性与非对称性、最优阈值、阈值和转移速度对不确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逆序建模表明,对于LSTR-NLRE系统,若使最优非线性货币政策规则具有LSTR的形式,则非线性菲利普斯曲线具有指数形式.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呈现非线性与非对称特征,且我国通胀预期的阈值与通胀波动幅度相关,当通胀波动较大时,通胀预期的阈值较高,2000.Ⅰ~2011.Ⅲ的阈值为3%,当通胀呈趋势变化且波动较小时,通胀预期的阈值较低,2011.Ⅳ~2016.Ⅲ的阈值为2.33%.同时,合理的通胀目标(区间)对非线性货币政策调整至关重要.进一步,我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效应受阈值影响较大,受转移速度影响较小.在高机制状态下,LSTR规则更易稳定产出,但却易导致通胀不确定性;在低机制状态下,LSTR规则不仅有较长滞后期,而且易导致产出不确定性,但却更易稳定通胀.中央银行应依据稳定产出和通胀的意愿程度,来管理通胀预期:如果中央银行更倾向于稳定产出,则应使通胀预期位于阈值水平之上,以使货币政策处于高机制状态;如果中央银行更倾向于稳定通胀,则应使通胀预期位于阈值水平之下,以使货币政策处于低机制状态.  相似文献   

4.
5.
郭凯  孙音  邢天才 《管理科学》2018,21(1):31-47
逆序构建了 LSTR-NLRE 模型, 并利用 2000. I ~ 2016. III 的季度数据对我国 LSTR 货币 政策规则的非线性与非对称性、最优阈值、阈值和转移速度对不确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 究. 逆序建模表明,对于 LSTR-NLRE 系统, 若使最优非线性货币政策规则具有 LSTR 的形式, 则非线性菲利普斯曲线具有指数形式. 实证研究表明: 我国货币政策呈现非线性与非对称特 征, 且我国通胀预期的阈值与通胀波动幅度相关, 当通胀波动较大时, 通胀预期的阈值较高, 2000. I ~ 2011. III 的阈值为 3% , 当通胀呈趋势变化且波动较小时, 通胀预期的阈值较低, 2011. IV ~ 2016. III 的阈值为 2. 33% . 同时,合理的通胀目标( 区间) 对非线性货币政策调整至 关重要. 进一步,我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效应受阈值影响较大,受转移速度影响较小. 在高机制 状态下,LSTR 规则更易稳定产出,但却易导致通胀不确定性; 在低机制状态下,LSTR 规则不仅 有较长滞后期,而且易导致产出不确定性,但却更易稳定通胀. 中央银行应依据稳定产出和通 胀的意愿程度,来管理通胀预期: 如果中央银行更倾向于稳定产出, 则应使通胀预期位于阈值 水平之上,以使货币政策处于高机制状态; 如果中央银行更倾向于稳定通胀, 则应使通胀预期 位于阈值水平之下,以使货币政策处于低机制状态.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的理论框架下建立了一个内生R&D投入与技术转化模型,以研究技术扩散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基于我国1989~2008年的年度数据对模型进行的校准与数值模拟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拟合现实经济波动,能解释现实数据中83.3%的经济波动。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结果显示,技术扩散冲击通过企业R&D投入的内生技术转化,在模型中能解释29.32%的相对经济波动。同时,相对于中性技术冲击而言,技术扩散冲击在长期中使产出和技术存量处在更高的均衡水平上。上述证据表明,技术扩散和R&D投入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商品金融化,引起一系列商品价格和库存异象。传统库存理论和诸多关于美国商品金融化经典解释理论均无法诠释中国商品金融化的形成。为此,将库存因素和贸易融资套利交易分别引入经济主体的效用函数和预算约束,根据动态一般均衡方法,建立一个具备微观基础和宏观视野的商品库存理论框架,借助参数校准和系统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永久性货币正向冲击下,商品长期均衡价格上升;若伴随市场利率稳步下降,商品长期均衡库存向上移动;同时,一旦触发贸易融资套利交易,会对即期价格产生负向效应,而对即期库存产生正向效应,并加剧市场波动。研究表明,宏观货币因素是中国商品金融化的主要动因,而贸易融资套利交易则是中国商品金融化的独特模式。  相似文献   

8.
《管理科学》2017,(3):62-62
当前,全球经济有一定回暖,但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各主要经济体经济政策调整的叠加,特别是美联储“先加息,再缩表”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规划逐渐接近第二阶段,这些都可能给金融市场带来新的冲击。中国高度重视金融安全,“强监管、去杠杆”,力求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并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在此背景下,复杂系统中的金融风险、金融创新和监管领域。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测算山东省17地市金融效率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动态面板杜宾模型(spatial dynamical penal Durbin model),探讨金融效率对吸收FDI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市2001-2016年间FDI的分布存在空间相关性和路径依赖性;短期内金融效率对FDI的流入在区域内具有抑制作用,但是在区域间产生空间促进效应,且这种效应在长期内得到了加强。FDI流入的表现方式为"主动型"而非"牵拉型"。无论短期和长期,人均工资对FDI流入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长期内人均工资对FDI流入存在区域间竞争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的"人口红利"在某些省份还依然存在。第二产业占比对FDI的流入在长、短期内都产生促进作用,发展第二产业在一定时期内依然是吸引FDI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计算实验金融、技术规则与时间序列收益可预测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受到广泛关注的简单技术规则视角,运用新兴的计算实验金融方法研究股票市场收益的时间序列可预测性,证明投资者非理性心理和行为是造成时间序列收益可预测性的原因.基于Swarm仿真平台和Objective C语言构建仿真模型TA-ASM,并进行多组不同参数下的计算实验,通过对模拟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简单技术规则能获得超额收益,表明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时间序列收益可预测,该结果意味着收益时间序列存在可被简单技术规则侦测的部分.为确定潜在的影响因素的作用,研究进一步定性定量地对可能的各个内外生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投资者的非理性心理和行为作为一种系统风险被市场收益吸收从而导致时间序列收益可预测性的结论,该结论支持了行为金融理论关于个体的非理性存在于市场收益过程的假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货币政策理论出发,构建以稳定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的“多目标”货币政策规则理论模型,并采用1998年1月至2019年11月的月度数据,建立开放经济下的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货币供应冲击、利率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的时变与动态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时间阶段,货币政策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存在较强的时变特征。(2)等间隔脉冲响应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短期影响效应要高于中长期,而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却存在一定滞后性和扩散性,且价格型规则更有利于熨平外部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3)时点脉冲响应表明,利率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弱于货币供应冲击,且利率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回到稳态均衡的速度更快。总体来看,在调节国际资本流动和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效果上,价格型规则优于数量型规则,我国央行货币政策选择应逐步从数量型规则向价格型规则转变。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度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未能区分金融发展水平的真实提高与过度金融化。因此,本文分别使用金融竞争力指标以及信贷过度扩张指标度量该差异,并且在116个经济体2006年~2015年面板数据的基础上,使用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检验金融竞争力、信贷过度扩张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竞争力的提升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且在经济增长速度较低时影响更大;信贷过度扩张会显著地降低经济增长速度,但在经济增长速度较高时具有较大影响.该结论在次贷危机后子样本、发展中经济体子样本、不同金融竞争力子指标、不同信贷过度扩张虚拟变量设定以及系统GMM估计下均保持成立.因此,改善中国当前金融竞争力不足与信贷过度扩张共存的问题,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货币金融体系有两大特征事实:一是非正规金融(或民间金融)发达;二是利率双轨制。这两个特征事实相互依存,对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产生重大冲击,使得我国货币政策运行模式明显有别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非正规金融不受中国人民银行直接监控,由非正规金融体系中借贷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化的资金价格不同于正规金融体系中的资金价格,资金价格扭曲长期存在。为此,本文将非正规金融和利率双轨制这两个特征事实引入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信贷扩张政策在增加银行系统信贷投放的同时会抑制非正规金融体系的借贷活动,而非正规金融与银行借贷之间的此长彼消关系削弱了信贷政策的调控效果。正向的信贷冲击减少了企业对非正规金融体系的可贷资金需求,从而降低了市场化利率,使信贷政策包含了信贷供给调节和资金成本调节双重效应,增强了信贷政策的调控效果。以降低非正规金融体系借贷摩擦为目标的金融管制放松政策能够减轻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并通过增加非正规金融的借贷资金供给降低市场化利率。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信心和消费者信心在宏观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企业家信心和消费者信心往往为传统的货币政策文献所忽略。本文将企业家信心和消费者信心纳入能够反映时变特征的TVP-VAR模型中,研究中国经济波动的时变成因,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家信心和消费者信心的提高扩大了内需,并通过影响货币政策中介变量推动了宏观经济的发展。(2)公众会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对未来进行预期,因此,货币政策的调整能够影响企业家信心和消费者信心,进而对内需产生影响。(3)从时变角度看,企业家信心的单位正向冲击在整个样本区间内均会促进经济的增长,货币增长率的提高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率有促进作用,在长期内会阻碍经济的增长,消费者信心、利率与经济增长率在短期内呈反向变动的关系,在长期内呈正向变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选取1997年7月至2015年6月中国股市月度收益数据为样本,以营业利润与账面价值的比值作为盈利因素的代理变量,以总资产增长率作为投资因素的代理变量。先后运用Fama-Macbeth回归法和投资组合因子模拟法分析了规模、B/M、盈利和投资等因素与资产定价的关系,并对Fama和French近期提出的五因子资产定价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规模、B/M、盈利和投资四因素在解释个股横截面收益差异上的显著性依次降低,而且B/M因素在规模大组的显著性要大于规模小组,但盈利和投资因素则表现相反;中国股市的平均收益同样存在与规模、B/M、盈利和投资相关的效应特征,其中B/M效应特征表现出了翘尾现象,盈利效应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盈利能力越强的公司的股票收益越低,但规模较大的公司则表现为盈利能力越强的公司的股票收益越高,投资效应特征表现为投资越保守的公司的股票收益越高。使用五因子资产定价模型能较好地拟合这些特征,而且在表现上也优于三因子资产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金融安全与国家利益为视角,首先,根据外汇储备需求理论,将外汇储备划分为金融安全储备和国家利益储备.其次,尝试性地引入安全第一准则,构建基于金融安全的外汇储备优化配置模型.再次,通过对理论模型求解和数值模拟,测算出外汇储备的金融安全规模和国家利益规模,并对其进行优化配置.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可将65%左右外汇储备用于满足金融安全,而其余35%左右可用于实现国家利益.本文认为,外汇储备作为国家金融资产,应主要用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实现国家战略利益及经济利益.外汇储备可通过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和支持企业"走出去",以及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等国家战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自动"冲消"过多的外汇储备.因此,当前外汇储备管理中,外汇储备过多过少的问题已不是讨论的重点,管理部门也不用主动抑制外汇储备增长,而更应关注如何提高其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李健  渠珂  田歆  高莹  蔡宝祥 《管理评论》2022,34(2):326-335
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通过场景创新实现价值创造。在供应链金融中,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是解决好信用传递和风险问题。本文旨在探索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的动因、路径、作用机理以及风险规避措施。首先,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是由场景创新驱动的商业运作模式创新;同时,场景创新过程中可能引发信用传递风险。本文借助“橙分期”的案例分析,提出供应链金融场景创新型商业模式,探讨这种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作用机理及信用传递机制创新机理与风险规避手段。力图给供应链金融行业以更多“场景创新”理念上的启示,从而更好地推进供应链实体经济与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性别、年龄和认知能力等基本个体特征是形成行为偏好的基础,而风险、时间、模糊等基本行为偏好对个体决策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首次对较大样本中国真实投资者的认知能力和行为偏好进行全面测度,并考察其对一系列重要金融决策行为的影响.认知能力低的个体表现为更加厌恶风险和不确定,更加不耐心.认知能力和风险偏好还对于股票投资中的具体行为和其他金融产品的参与决策具有重要的解释力.风险偏好对投资交易风格和是否参与融资融券类高风险金融产品具有解释力,模糊偏好对投资者的投资份额、交易频率、交易风格,以及是否参与贵金属和外汇类金融产品都具有解释力,而时间偏好对投资者交易频率和交易风格,以及是否参与公募基金均具有解释力.认知能力则通过行为偏好的部分中介效应和其他传导途径对特定金融决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深入认识绿色金融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实证检验二者的关系,是科学引导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但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证据都十分有限。本文从绿色金融研究的理论脉络入手,构建了带有资源环境约束和金融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在模型中,自然资源的“公共物品问题”导致经济增长路径偏离最优水平,而绿色金融机构能够通过优化资本配置,改善经济增长路径,降低稳态中的环境损害水平,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基于理论模型,本文使用2005年至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绿色金融活动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实证证据有力地支持了理论模型的推论。据此,本文指出,发展绿色金融的核心是“绿化”金融机构的运营理念和投资决策,从改善经济体的资源配置状况入手,促进经济的绿色发展。此外,本文的理论模型将绿色金融的研究与经济增长理论结合起来,也为绿色金融的理论体系构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红波  王国顺 《管理评论》2010,(10):115-121
运用实物期权及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方法,构建模型分析了管理能力不确定性及交易成本差异、潜在经理人能力与知识的企业专用性对企业选择引入职业经理人方式的影响。分析表明:当且当企业对外部经理人管理能力的判断大到其为企业带来的收益达到或超过内部经理人为企业带来的收益、补偿企业支付的超额交易成本及考虑外部潜在经理人管理能力提高的不确定性所增加的等待期权价值之和时,才会采取外部招聘的方式,否则企业将采取内部提拔的方式。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如果企业对潜在经理人知识与能力的企业专用性要求较低,企业会更注重经理人的能力,因而会倾向于采取外部招聘方式,而当企业对潜在经理人知识与能力的企业专用性要求较高时,企业更倾向于采取内部提拔方式。文章最后运用模型结果对成功引入职业经理人的典型实例进行了解释,并对我国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方式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