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如何处理协调好与正职的关系,是副职搞好班子团结的重要职责之一。副职要掌握与正职相处的艺术,关键是要主动适应,合理适度,注意分寸,把握“火候”。  相似文献   

2.
啸风 《领导科学》2003,(2):26-27
对如何当好副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我先后任县委政研室正副职、县委办公室副职八九年,我的主要体会是:摆正位,守好责,善沟通,多宽容。这12个字也就是我的为副之道。摆正位。既然副职不是主官,是正职的参谋和助手,就应在工作中找准自己的坐标,摆正自己的位置,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摆正位,首先要增强两种意识。一是正职的核心意识。正职在领导班子中居于核心地位。作为副职,必须明白自己的从属地位,始终以坚强的党性和组织原则作保证,突出和自觉维护正职的核心地位,在正职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维护了正职这个核心,副职就像…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领导班子中,体制的规范、制度的约束、分工的制约和情感的交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协调着正副职的关系,但是,正职在班子中的主导地位和副职的从属地位,还是使正职和副职的关系有些微妙。对副职来说,处于从属地位如何主动工作,是一种方法和艺术,也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修养。作为副职,何种情况下该"静",何种情况下该"动",需要审慎思考和把握。否则,就难以处理好与正职的关系,使自己的工作失去应有的  相似文献   

4.
年轻正职如何处理好与资深副职的关系,这是摆在年轻正职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笔者作为一名年轻正职,谈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副职是协助正职工作的,是正职的助手。但由于副职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对正职的“左辅右弼”上,没有最终的决定权,因此,在工作中有的副职便什么事都等正职安排和拍板,自己只随声附和,乐于当个清……  相似文献   

6.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就一个单位来说,再优秀的正职也需要副职倾力相助才能做出成绩.副职是正职的助手,是协助正职考虑全盘工作而又负责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工作落实的领导者.副职处于特殊而又关键的地位,既制人又受制于人,既主动又被动,既是领导者又是执行者.正职拥有得力的副职,便如虎添翼,工作事半功倍.那么,正职如何充分发挥副职的助手和参谋作用呢?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基层任副职多年,对如何做好副职有切身体验,对什么样的正职才是好的正职也有近距离的感受.我认为,好的正职应具有这样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8.
许多副职因工作的需要迟早要走上“一把手”岗位,同时,许多副职也有志于将来能成为正职。那么,作为副职,该如何去培养“一把手风范”以备将来之需呢?  相似文献   

9.
王彦 《领导科学》2000,(11):36-37
大凡人们在讨论领导班子内部关系的问题时,总是着眼于“正职如何善待副职”、“副职如何配合正职工作”一类的问题,这当然是应该的。因为正职居于领导班子的核心地位,对领导班子领导效能的发挥、正副职……  相似文献   

10.
<正>职易对副职失去信任的主要原因有:位置因素,正职害怕副职反叛;权力因素,正职害怕副职分羹;生活因素,正职害怕副职陷害自己;威望因素,正职害怕副职超越;形象因素,正职害怕副职直谏。副职消解正职信任危机的对策有以下几种:一是以诚心取得正职的信任,二是以业绩取得正职的信任,三是以事实取得正职的信任,四是以人品取得正职的信任,五是以善意取得正职的信任。  相似文献   

11.
胡春燕 《领导科学》2012,(28):17-18
在一个班子中,总有正职和副职之分.就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机制来说,每个班子成员都应该闲不着,只有忙和不忙之分.由于正职位置的重要性,一般来说,正职总是"动"得多,副职相对"动"得少.但是,现实中有些副职该"动"不"动",影响了工作的绩效,让正职感到不安、不满和些许的无奈.副职该"动"不"动",原因是多方面的,正职的做法不当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试图从正职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让副职"动"起来.  相似文献   

12.
正职对副职“放”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职是正职的助手,是协助正职考虑全盘工作而又负责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工作落实的领导者。副职处于特殊而又复杂的地位,它既制人又受制于人,既主动又被动,既是领导者又是执行者。正职拥有得力的副职,便如虎添翼,工作等于干好了一半。那么,正职如何充分发挥副职的助手和参谋作用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3.
刘勇 《秘书之友》2007,(3):13-15
一个领导班子能不能团结战斗、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干一番事业,关键在于领导班子的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副职也占有一定位置,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副职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着领导班子的整体水平。副职在领导班子中既是正职的配角,又是正职的参谋和助手,处于上传下达、平衡左右的枢纽位置。在实践中,办公室副职要履行好职责、正确地行使权力,就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领导艺术,做到“六要”:  相似文献   

14.
领导班子作为一个整体,总是由正职和副职组合而成,领导活动也总是由正职和副职的共同行为所构成。正职与副职的职责不同,要求不同,因此,在研究如何当好一把手的同时,也必须研究如何作一个称职的乃至优秀的副职的问题。我认为,要当好副职,就要明确角色特征,发挥五个方面的作用,具备四个方面的素质,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一、认识副职的特点才能当好副职。你认为副职领导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要点:任何组织的领导班子里都要有一个或几个副职。认识副职的特点,了解副职和正职的区别,是走上副职领导岗位后,履行好副职职责,成为优秀副职的前提。第一,副职具有执行性。副职没有正职那样的拍板定夺决策权,相对来说,副职要接受正职的领导,服从在正职主导下做出的决定,或执行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的干部职务变动中,多数人都能适应由下级正职升任上级副职,而对于上级副职改任下级正职,多数当事人时常表现出不知所措、迷茫徘徊等种种不适应的状态.因此,对于上级副职如何履任下级正职,笔者根据身边事例和切身体会,谈点看法,与读者讨论.  相似文献   

17.
身为副职,如何使自己的工作被正职认同呢?从哲学的辩证思维角度出发,副职应做到以下"四忌". 一忌站位不分高低.身为副职,欲使自己在所处位置上有所作为,首先,要知道自己与正职的职责、权力之别.副职纵使能力再强、资历再深,也要尊重正职,甘居正职之下.大到决策拍板,小到座位排列、讲话做派等小节,在局外人无法感知的这些微妙之处,正职、副职无不心照不宣.倘有哪位副职擅越"雷池",若遇胸襟开阔的正职倒也无妨,可若遇上个心胸狭窄、斤斤计较的正职,即便嘴上不说,心里也会结个疙瘩.其次,要清楚自己的工作舞台所在.  相似文献   

18.
在领导工作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副职,不懂民主集中制的真谛,不能在领导集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正职不论正确与否,往往言听计从,一律“坚决拥护”,甚至对正职的错误乃至违法行为,也一味迁就,结果酿成大祸端。从近几年发生的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案件来看,在查处正职的同时,副职往往“同根相连”,正职坠入深渊,有的副职非但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职领导大多希望副职能够为自己分担工作任务、分散工作压力、分解工作难题,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希望副职敢于负责,能够独当一面;希望副职踏实肯干,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些愿望能否实现,固然有赖于副职的素质和努力,也与正职领导对副职的态度和工作艺术密切相关。为此,正职领导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尊重副职,主动协商。正职领导如果能够尊重副职,主动与副职协商工作,不仅可以使副职获得被尊重的心理满足,而且可以向副职传达一种角色期待——正职期望副职帮忙分忧解难,从而促使副职注意站在全局高度、围绕正职领导关注的问题思考工作,…  相似文献   

20.
所谓“双赢”价值观,对于副职来说,就是在对正职决策拾遗补缺的过程中,相对正职来说即不出现“越位”现象,赢得正职对自己的信赖;相对自身来说又不出现“空位”现象,赢得部属对自己的认可,进而,在两个层面上同时实现副职岗位上的“双赢”。预防和危机处理是副职对正职决策实施有效地拾遗补缺的两个关键环节,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